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满茹 《开卷有益》2014,(6):37-37
山柰又称三柰、沙姜,为多年生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产于两广、云南、台湾等高温、潮湿的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茎枯萎时,挖取2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磺烟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晒干。  相似文献   

2.
山柰KaempferiagalangaL.是一种姜科植物,栽培于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是一种传统中药,用于本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以及牙痛等。此外,在食品中可用作香料。对山柰挥发油进行分析,有利于山柰的开发利用和进行医药机理研究。为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分离出山柰挥发性的主成分,经纯化后进行了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共同鉴定,得到了4种借图,确认山来挥发性生成分为反式对甲氧基栓皮酸乙酯。l实验仪器FX-gOQ核磁共振波谱仪;Finnigan4510GC-MS联用仪;Perkin-Elmerl6OO红外光谱仪;Shimadzu…  相似文献   

3.
肝脏疾病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反复难愈,尽管对肝脏疾病治疗手段很多,但其临床效果仍然欠佳。因此,临床上有必要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山柰酚作为中药活性单体,在调节肝脏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改善肝脏疾病的临床预后。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山柰酚治疗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急性肝衰竭、肝癌的文献与研究,对山柰酚抗肝脏疾病的效应及分子机制进行整理与归纳,以期为山柰酚作为护肝药物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柰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苯甲醛的量,采用极差、方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分离压力9MPa,在分离釜Ⅱ中收集主要提取物。结论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对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就云南野生与栽培山柰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与栽培山柰仅存在性状大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柿叶浸膏中黄酮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 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 nm;柱温:室温;体积流量:1.0 mL/m in。结果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均为2.0~3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槲皮素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84%(n=5);山柰酚加样回收率为97.7%,RSD为1.11%(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柿叶浸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紫菀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10、360、36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分别在0.011~0.277、0.004~0.106、0.006~0.126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15批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为0.15~1.43、0.09~0.36、0.03~1.12mg/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紫菀药材3种活性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桑叶中水解黄酮苷元(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湖州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种植基地桑叶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 粉碎的桑叶样品经甲醇-盐酸混合溶液提取水解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甲醇-0.2%磷酸(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中药成分含量测定要求;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基地、不同采集时间桑叶中上述2种成分含量均有较大变化;同一基地、同一品种,冬桑叶中上述2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采集的桑叶。结论 水解后经HPLC测定桑叶中槲皮素、山柰酚含量方法可用于桑叶药材质量控制。桑叶中水解槲皮素及山柰酚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山柰酚干预对大鼠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保护作用和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山柰酚组(KA组)和乙酰唑胺组(ACZ组),每组8只,预给药7 d后利用高原性疾病环境模拟系统(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环境)建立急性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含水量,试剂盒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检测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mRNA水平和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N组相比,M组肺含水量上升,肺水肿病理表现显著,肺组织TNF-α、IL-6水平升高(t=14.753、7.666,均P<0.01),SOD和NOS活性下降(t=9.663、4.681,均P<0.01),MDA含量上升(t=13.906,P<0.01);与M组比较,KA组的肺含水量降低,肺水肿病理表现减轻,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t=9.104、3.843,均P<0.01),SOD活性上升(t=3.715,P<0.01),NOS活性上升(t=2.629,P<0.05),MDA含量下降(t=9.196,P<0.01)。与N组相比,M组PI3K、Akt1 mRNA表达水平升高(t=7.069、5.896,均P<0.01)、蛋白相对含量升高(t=3.552、7.930,均P<0.05);与M组比较,KA组PI3K、Akt1 mRNA表达水平降低(t=8.468、5.871,均P<0.01)、蛋白含量降低(t=6.701、4.010,均P<0.05)。结论:山柰酚可以通过减轻氧化损伤和抑制炎症反应,预防低压低氧诱导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的发生,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上的树脂与蜜蜂自身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天然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菌、防腐、消炎、抑制病毒、镇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及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蜂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和萜类物质。蜂胶活性组分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黄酮化合物中的槲皮素。文献报道多采用紫外分光度法对蜂胶总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 3 ]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较少报道。本实验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采用RP- HPLC法同时测定蜂胶中槲皮素及山柰酚的含量 ,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其结果与比色法比较 ,重现性好、干扰因素少 ,更能反映蜂胶的内在质量 ,使蜂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T.Lichrom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磷酸–水(50︰0.2︰49.8)为流动相,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槲皮素在0.018~0.72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8.41%,RSD为0.91%;山柰酚在0.016~0.64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8.06%,RSD为1.39%。槲皮素和山柰酚在叶中的量最高,其次是茎,根中未检出。结论 对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槲皮素和山柰酚进行了测定,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糙叶五加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柰挥发油对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模型。105只裸鼠随机分为山柰挥发油乳剂高、中、低剂量组,乳剂溶媒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裸鼠予以相应药物实施干预。观察各组荷瘤裸鼠一般情况、肿瘤生长情况及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山柰挥发油乳剂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7.2%、28.0%和5.0%,肿瘤细胞主要被阻滞于G0/G1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电镜下观察山柰挥发油乳剂高剂量组和CTX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而山柰挥发油乳剂中、低剂量组凋亡细胞较少。结论山柰挥发油对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癌细胞周期、促进G1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菟丝子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结果:芦丁的回收率为99.04%,RSD=1.12%;槲皮素的回收率为101.33%,RSD=4.02%;山萘酚的回收率为98.68%,RSD=1.2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菟丝子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沙棘叶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沙棘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 VP-ODS(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7~106.60μg/mL(r=0.999 9)、0.51~32.64 μg/mL(r=0.999 6)和0.78~49.92 μ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0%、98.00%和100.8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沙棘叶的品质评价;不同基源的沙棘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山柰醋炙前后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感染镇痛作用差异,同时测定提取物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质量分数.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质量分数,采用热板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对比山柰提取物的抗感染镇痛作用.结果 山柰各提取物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醋炙醇提物>生品醇提物>醋炙水提物>生品水提物.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山柰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或P<0.01);醋炙醇提物组的抗感染镇痛作用均高于生品水提物组(P<0.05).结论 醋炙后,山柰提取物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抗感染镇痛作用增强,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可能是山柰抗感染镇痛作用药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山柰酚是一种存在于人们饮食和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其抗氧化活性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山柰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该化合物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增殖的影响。将大鼠主动脉VSMCs在有或无山柰酚(5-50μmol/L)或表儿茶素3-酸酯(EGCG)存在情况下,于无血清培养基中预培养24h,然后用PDGF-BB50ng/mL刺激。细胞被胰蛋白酶作用24h后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还以[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了DNA合成、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和c-fos mRNA表达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18.
Kim  SY  刘晓晖 《医学教育探索》2006,(6):259-259
诱生型NO合酶(iNOS)只有在细胞暴露于特殊的刺激剂,如细胞因子、细菌性脂多糖类(LPS)和钙离子载体时,才能够表达。而它一旦被表达,将产生大量的NO,从而介导各种急、慢性炎症发生。人参皂苷Rh2和Rg3具抗肿瘤和抗炎作用,但合成困难。作者研究了发酵人参提取物(BST204)对iNOS表达和NO产生的作用,并与人参粗提物(GE)做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一种快速、敏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及萝卜(Raphinus sativus Linn.)叶的提取物中所含的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方法:使用冷浸法(90%乙醇)对辣木及萝卜叶进行提取。提取物与0.2%甲酸和氰化甲烷混合后以0.4mL/min的速度通过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层析柱,通过时间为5.01min。结果:串联质谱法测定的离子转换分别为槲皮素303.03~153.1,芦丁611.1~303.1,山柰酚287.1~153.2,内参180.1~110.1。对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定量测量的最低浓度为5ng/mL,线性分布为5~2000ng/mL。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的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46、0.9951及0.9969。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对于同时测定辣木及萝卜叶的提取物中所含的槲皮素、芦丁及山柰酚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山柰酚(KFR)对人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HPL-MSC)迁移能力和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PL-MSC细胞系,根据细胞处理方式不同,分为0μmol/L KFR组、0.01μmol/L KFR组、0.1μmol/L KFR组、1μmol/L KFR组、10μmol/L KFR组、100μmol/L KFR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组)、0.1μmol/L KFR+SB203580组(0.1+SB203580组),药物处理24 h或48 h。药物处理48 h后,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7 d。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评估成骨分化能力和p38 MAPK的活化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0μmol/L KFR组相比,处理24 h后的1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高,而100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低;处理48 h后的0.01、0.1、1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高,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