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一种检体诊断法—鼓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胸骨后甲状腺肿亦称胸内甲状腺肿,纵隔甲状腺肿,可部分或全部位于胸内,多为颈部甲状腺峡部、下极的结节或腺瘤逐渐坠入胸内上纵隔所致;极少数为胚胎期在纵隔内遗存的甲状腺组织,以后发展成为胸内甲状腺(迷入甲状腺)。胸骨后甲状腺肿居前上纵  相似文献   

2.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分类方法较多,一般根据甲状腺在纵隔内的位置可分为:①颈纵隔甲状腺肿由颈部甲状腺部分或大部分坠入纵隔内;②纵隔内甲状腺肿又称完全性胸内甲状腺肿;③胸内迷走性甲状腺肿(1)。我院外科自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共收治33例,其中颈...  相似文献   

3.
张晓忠 《右江医学》2007,35(3):295-296
胸骨后甲状腺肿又称胸内甲状腺肿、纵隔甲状腺肿,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多位于前纵隔,以右侧多见,为临床少见病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院自1998-2006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均沿颈路手术切除,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前上纵隔常见的肿瘤,病理上可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偶可为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炎.因病理类型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各异.又因异常的甲状腺位于胸内,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同于一般颈部甲状腺肿[1].现回顾我院2001~2009年手术治疗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纵隔内甲状腺肿95%的病例病变与颈部甲状腺组织相系,为颈部甲状腺向胸骨后下延发展而成。纵隔内甲状腺肿可压迫气管、食管、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而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以至呼吸系统感染、吞咽困难及颈静脉怒张等。我科自1996年2月至1997年6月,手术成功治疗纵隔内甲状腺肿病人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系女性,年龄约30-47岁。因发现颈部肿块而来就诊,无伴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等症状。入院后经X线、CT检查确诊为“颈部甲状腺肿伴胸内甲状腺肿”。在气肉麻下行右颈、右纵隔内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前上纵隔肿瘤,发生率比较低,病理上可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偶可为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炎。因异常的甲状腺位于胸内,与纵隔关系密切,而纵隔结构复杂,分布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近年来我们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物取得较满意效果犤1犦,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89年5月~1999年10月我们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23例,女16例,男7例,女:男为2.28:1;年龄25岁~62岁,平均49.6岁,患者中以40岁以上者居多,占全部病例的65.2%(15/23)。发生于甲状腺左叶12例,右叶8例,双叶3例。临床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测定、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前纵隔肿瘤的X线表现.方法 对患者的X线检查图像进行诊断.结论 胸内甲状腺肿正位胸片显示前上纵隔部肿块阴影,常将气管压迫移位,肿物边缘光滑,凸向两侧或一侧肺野.透视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此瘤影随吞咽而上下移动,此乃甲状腺肿的影像特征.因胸内甲状腺肿在上方前纵隔,可产生"颈胸征".  相似文献   

8.
李智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82-1183
目的:回顾性总结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2006年收治的13例本病患者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12例得到确诊,1例误诊。全组均经手术治愈,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正常甲状腺组织各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随访2~10年,全组无复发。结论:本病诊断主要靠病史,体检,X线及CT检查。位于前上纵隔的胸内甲状腺,其胸内病灶与颈部甲状腺相连,X线透视可见肿物随吞咽移动,是本病与其它前上纵隔肿瘤鉴别的依据。治疗首选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是术后重要并发症。依据肿物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颈前低位领壮切口适合大多数病灶位于前上纵隔的病例。估计操作困难病变达主动脉弓以下者,宜行胸骨切开或开胸处理。  相似文献   

9.
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偶见于临床,其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部入口水平以下,其下极可伸延至主动脉弓,常需劈开胸骨显露前纵隔,切除甲状腺,也因此常引起一些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我院自1988~2002年共进行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67例,其中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通过劈开胸骨切除手术4例,现针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36~65  相似文献   

10.
梁晓敏  肖丽颜  肖翠群  区爱武 《广东医学》2002,23(11):1201-120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与纵隔关系密切 ,主动脉、头臂静脉、作用头臂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血管神经分布在纵隔 ,给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我院头颈科自 1985年 8月至2 0 0 0年 8月对 2 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进行手术切除。其中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 2 3例 ;颈部领式切口的胸骨劈开入路 3例 ;开胸加颈部领式切口 1例 ;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有关手术配合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5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头颈科共收治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 2 7例。女2 0例 ,男 7例 ;年龄 2 5~ 82岁 ,中位年龄5 3岁。发…  相似文献   

11.
<正> 胸内甲状腺肿瘤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为发病率较低者,而大多数病例为颈部肿大的甲状腺下降到胸骨后即前上纵隔所致。胸内后纵隔甲状腺肿瘤则属罕见。查阅国内有关文献尚未见专文报道,兹报告我院所见一例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胸骨后甲状腺肿(substernal goiter),是指甲状腺体积的50%以上位于胸骨上缘以下[1],属于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有恶变可能且可产生压迫,常需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喉返神经损伤、感染、气胸等。现将本院近年来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病例53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4月—2014年7月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53例,男18例,女35例,男女比例1:  相似文献   

13.
胸内甲状腺肿临床上并不少见,占前纵隔肿瘤的第3位[1]。然而胸内巨大的甲状腺肿少见,国内仅见少数病例报告[1,2]。兹报告1例资料较完整的胸内巨大甲状腺肿,并着重就CT、MRI诊断依据进行初步分析。患者,男,63岁。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疼、胸闷,伴干咳、颜面部肿胀,偶有低热。当地医院予"先锋霉素"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查胸部CT提示"纵隔占位"。患高血压十余年。吸烟30年,2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发生误诊的原因,开阔临床对纵隔肿瘤诊断的知识面,本对一例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的误诊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认为导致临床对其误诊的原因有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罕见;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无特异临床表现;临床思维的局限性;诊断的先入为主等。并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光耀  孔颂阳 《浙江医学》2000,22(10):628-629
胸内甲状腺肿诊断不难,但手术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切口选择、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与一般甲状腺切除术有所不同。现将我们两院遇到的9例报道如下,并对外科治疗作一探讨。1.一般资料:1989年4月至1999年3月,我们共收治胸内甲状腺肿9例,其中女8例,男1例;年龄49~62岁,平均53岁。有咳嗽、胸闷等症状者8例,无症状者1例。仰卧位颈部可扪及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8例,未扪及肿块1例。胸片发现前上纵隔椭圆形或圆形阴影8例,并可见气管受压移位;发现右上纵隔块影1例。CT检查均见前上纵隔块影和气管移位。颈部肿块B超、同…  相似文献   

16.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甲状腺大部分或全部进人胸骨入口的一种类型,因其与纵隔邻近,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处理有特殊性,其定义、诊断、定位、手术径路及并发症等诸多方而还有不同的观点[1-4].本院1993年5月至2009年5月共行甲状腺手术2 979例,其中发现为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后病理诊断有多种病变)85例(2.85%),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年间手术治疗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物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3例(88.5%),颈部低位领式切口 胸骨正中劈开入路3例(11.5%)。术后并发症5例(19.2%),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结论:胸内甲状腺肿物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胸片以及CT。一旦诊断为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应手术治疗。大多选择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具有容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马玉华  高丽莲 《广东医学》2007,28(5):851-851
胸骨后甲状腺肿因其部位隐蔽,与上纵隔关系密切,容易压迫气管引起窒息,故手术切除是最好治疗方法.我科于2006年7月17日收住1例老年痴呆并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现将我们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邓淼  陈登庭 《中原医刊》2009,(20):15-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手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1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伴气管旁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20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术后1~5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前行CT和MRI有助手术入路的选择;颈部低位领状切口手术对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多发生在40岁以上。现就我们遇到1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