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霞  何年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89-1691, 1696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肿瘤病人临床特点和超声图像特点,为甲状旁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肿瘤病人80例临床资料,其中甲状旁腺腺瘤69例(腺瘤组),甲状旁腺癌4例(癌组),甲状旁腺囊肿7例(囊肿组)。结果腺瘤组病人以肾结石(9/69,13.04%)为主要临床表现。腺瘤组和癌组病人血磷水平均低囊肿组(P < 0.05),腺瘤组病人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囊肿组(P < 0.05)。不同类型甲状旁腺肿瘤病人超声定位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以腺瘤组最高,为79.71%(55/69)。不同类型甲状旁腺肿瘤病人肿瘤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腺瘤组和癌组病人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小于囊肿组(P < 0.05)。甲状旁腺腺瘤组病人误诊14例,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和甲状腺腺瘤(5例)最为常见。结论甲状旁腺腺瘤诊断时应综合考虑其临床表现、血磷和碱性磷酸酶等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并结合超声声像图特点,必要时还需要联合99Tcm-MIBI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旁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7年9月至2023年4月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3例(102个结节)甲状旁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个甲状旁腺结节中,术后病理证实甲状旁腺腺瘤80个(78.43%),甲状旁腺增生15个(14.71%),甲状旁腺囊肿2个(1.96%),甲状旁腺癌5个(4.90%)。超声共检出90个甲状旁腺结节(88.24%),结节多位于甲状腺下部背侧,其中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增生多呈低回声,边界清,内部回声多为不均匀,血流信号多较丰富;甲状旁腺囊肿则为无回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无明显血流信号;甲状旁腺癌多呈低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较丰富。93例患者术后均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检测,除2例转移性甲状旁腺癌为阴性外,其余91例均为阳性。结论 超声对甲状旁腺病变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在彩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年来对住院患者甲状腺常规扫查,发现2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其彩超诊断结果并与CT、X线相对照.结果: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扫查方法于正常位置甲状旁腺腺瘤的扫查方法不同,容易漏诊,误诊.结论:彩超诊断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诊断率高,结合CT、X线,为临床提供早诊断,早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独使用核素显像、超声、CT、磁共振(MR)检查以及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旁腺腺瘤及并发甲状腺结节时对腺瘤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3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素显像和超声检查,其中10例行CT检查,8例行MR检查.在并发甲状腺结节的13例患者中,均行核素显像和超声检查.结果 核素显像、超声、CT和MR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67.4%,50.0%和37.5%.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为97.7%.而并发甲状腺结节的13例患者中,核素显像、超声和二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2.3%,46.2%,100.0%.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核素显像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度最高.核素显像与超声相联合应用似乎没有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同样,在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核素显像的敏感度要高于超声检查.因此核素显像应该作为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龙平荣  赵兴友  刘健  袁顺娴 《西部医学》2009,21(10):1792-179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TA)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由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12例,同时检查胆囊、胰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软组织剧烈疼痛处。结果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本组12例均经超声检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有助于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本文12例PTA合并肾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胆结石2例、下肢软组织钙化2例、前列腺钙化3例。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诊断PTA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玲  王萍 《中国病案》2013,(11):72-73,7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病变的超声表现,提高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变34例,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8例,甲状旁腺囊肿2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2例。所有患者资料均包括术前甲状腺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报告及印象诊断,对比其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析,评估超声检查甲状旁腺病变的正确率和误诊率,并分析原因。结果34例甲状旁腺病变中,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3_3%,误诊率:11.8%。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引起超声及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康冰飞  隋秀芳 《安徽医学》2012,33(4):460-46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病变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变26例,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2例,甲状旁腺囊肿2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甲状旁腺癌1例。结果甲状旁腺病变26例中,18例彩超诊断为甲状旁腺病变,8例误诊为甲状腺病变。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以~(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门急诊就诊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检出高钙血症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及调查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如~(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超声、CT等,手术患者的病理结果等资料,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所选患者分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组和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组。通过对数据统计及分析,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58例高钙血症患者中,经~(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35例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甲状旁腺腺瘤32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1例。经B超检查,35例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0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另外有38例CT检查资料,30例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4例。结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尤其甲状旁腺腺瘤,~(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应用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滟  张劲松  缪刚  李淼  周雁  张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92-439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PHPT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2015年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病房、骨质疏松症门诊确诊的PHPT患者687例,根据血钙(SCa)水平分组,SCa>2.54 mmol/L者作为1组(348例),SCa为2.03~2.54 mmol/L者作为2组(339例);根据年龄分组,≤50岁为A组(93例),51~60岁为B组(191例),61~70岁为C组(173例),≥71岁为D组(23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发现病变组(345例)、腺瘤组(320例)、腺癌组(8例)、其他病变组(14例)。收集一般资料、合并症、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情况,检查甲状旁腺病变情况,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SCa、血磷(SP)、血肌酐(Scr)、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尿钙(UCa)、尿磷(UP)。结果 1组与2组甲状腺病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肾结石、骨折、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2组(P<0.05)。B组骨折所占比例低于A组(P<0.05);C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高于A组(P<0.05);C、D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低于B组,腺瘤所占比例均低于A、B组(P<0.05);D组男性、骨折所占比例均高于B、C组(P<0.05)。腺瘤组年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SP、Scr水平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骨折所占比例、SCa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P<0.05);腺癌组年龄、SP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肾结石、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其他病变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肾结石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PTH、SCa、SP是PHPT患者甲状旁腺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HPT以甲状旁腺瘤最常见,但无病变的PHPT病例亦增多,临床医师需提高对PHPT的认识,常规检测PTH、SCa及颈部超声,尽早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0.
左庆瑶  刘宝岳  邓丽丽 《重庆医学》2012,41(20):2027-2028,203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5例PH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6.0±13.2)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复杂,误诊率为81.2%(69/85)。PHPT定位检查:99 Tcm-MIBI扫描敏感性为95.4%(62/65),B超敏感性为80.0%(60/75),CT敏感性为63.0%(34/54)。85例PHPT中,甲状旁腺腺瘤81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甲状旁腺腺癌3例。甲状旁腺癌中2例血钙水平高于中位数,1例并发甲状旁腺危象。甲状旁腺腺癌中1例曾于4年前诊断为甲状旁腺非典型腺瘤。结论对骨痛、骨质疏松、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应注意筛查PHPT。PHPT的定位检查首选99 Tcm-MIBI扫描,同时结合甲状旁腺B超和CT。甲状旁腺非典型腺瘤须注意随访,警惕肿瘤复发或发生腺癌。  相似文献   

11.
甲状旁腺腺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adenoma,PTA)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旁腺腺瘤42例资料。结果:42例中,平均病程为(3.56±2.95)年;全部42例血钙和血清PTH均高于正常;定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Doppler彩超:96.4%和93.1%,99Tmc-MIBI:100%和96.8%;在Doppler彩超和99Tmc-MIBI结果吻合的27例中,单侧甲状旁腺探查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双侧探查组(15例,87.5min/12例,115.5min,P<0.05)。结论:对慢性骨病、反复发作泌尿系结石、溃疡病及胰腺炎患者,应作为PTA的疑诊对象,血钙检查作为筛查手段应列为常规;血钙和血清PTH测定是可靠的定性诊断手段;Doppler彩超和99Tmc-MIBI相结合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定位明确的腺瘤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行单侧甲状旁腺探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甲状旁腺亢进的病人中有80%~90%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瘤可分泌大量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引起高钙血症,危害极大。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001-2008年检查的11例甲状旁腺腺瘤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由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26例,同时检查胆囊、肾、输尿管、膀胱及软组织剧烈疼痛处。结果 26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病灶均为低回声结节,呈单发,有包膜,彩色多普勒均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同时伴有结石、骨折等相应症状及体征。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定位和定性非常重要,彩色多普勒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并对发现较小瘤体极有价值,同时可以准确的诊断其并发症。具有价廉、方便和无创伤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奚栋  孙亚伟  徐学忠  杜建国  金雷 《吉林医学》2011,(36):7651-765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3例,表现为肾型的1例,以全身性骨痛和(或)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的3例,胆总管结石1例,发现颈部肿块的1例。术前检测血钙高、血磷低,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行骨扫描和(或)X线片示骨质疏松和普遍脱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检查或99mTc-MIBI扫描,考虑甲状旁腺肿瘤,予手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示甲状旁腺腺瘤,血钙、血磷、PTH恢复正常,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复杂,结合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PTH等,以及多普勒超声、CT、99mTc-MIBI显像,可明确诊断。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行甲状旁腺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血钙和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均高于正常;定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Doppler彩超90.0%和100%,99Tmc-MIBI100%和100%;11例行单侧甲状旁腺探查,均发现单侧腺瘤,2例行双侧甲状旁腺探查,其中1例发现单侧腺瘤,1例未发现病变。1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症状(占84.6%)。结论血钙和血清PTH测定是甲状旁腺腺瘤可靠的定性诊断手段;Doppler彩超和99Tmc-MIBI相结合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对于定位明确的单侧腺瘤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仅行单侧甲状旁腺探查是可行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惟一有效的方法;术后给予10%葡萄糖酸钙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1997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PHPT的临床表现,定性、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53例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素均高于正常值.诊断:43例为甲状旁腺腺瘤,6例为甲状旁腺增生,4例为甲状旁腺癌.B超、CT及99mTc-MIBI三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4.3%以上,术后均发生短时的低血钙症.结论 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PHPT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近年收治的2例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病变及血钙明显增高。手术患者均经超声、CT定位,手术方式为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后所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无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甲状旁腺良性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可减少严重骨病变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状旁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甲状旁腺疾患中,甲状旁腺癌3例,甲状旁腺腺瘤43例,其中伴包膜侵润9例,一般腺瘤34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42例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和肾结石。术前多普勒超声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准确率为86.96%(20/23)和34.78%(8/23),^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24%(40/42),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86%(39/42)。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例死亡,47例经3月~10年随诊,46例获得临床治愈,1例复发。结论:临床医师应对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疾病的患者,进行血钙、血磷、血PTH检测。术前影像学检查应首选多普勒超声,并辅以^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并根据术中冰冻病理和(或)快速PTH测定获得较确切诊断.决定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9.
刘金霞 《当代医学》2013,(22):37-38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腺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经验。方法结合20例甲状旁腺腺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实践,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并发泌尿系统结石;背部、四肢、胸肋骨处骨痛各1例。受检者全部存在血钙高、血磷低、尿钙高、尿磷低、甲状旁腺激素高。B超检查、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检查、CT检查、MRI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0%、100%、61.54%和70%。2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一次性切除病灶。结论甲状旁腺腺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术前必须仔细全面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骨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所致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致破骨细胞增多,使骨质吸收加速而导致骨骼改变,以弥漫性骨密度减低及纤维囊肿形成为主要变化.结论 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对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骨病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