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应用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蛋白盒转录因子3a(FoxO3a)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探讨PCO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1日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PCOS模型组(DHEA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DHEA组给予DHEA皮下注射,NC组给予等量芝麻油注射,两组持续给药20d。观察卵巢光镜下(HE染色)形态学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DL、LDL、TC和TG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的表达;应用荧光定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SIRT1、FoxO3a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HEA组卵巢体积明显增大。镜下见多个囊性扩张的卵泡,多见闭锁卵泡,卵泡膜细胞细胞层局部凹凸不平,颗粒细胞层几乎消失不见。血清T、LDL、TG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FoxO3a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mRNA水平显著高于NC组(均P<0.05)。结论SIRT1/FoxO3a信号通路在PCOS模型大鼠的病理过程中可能通过作用于局部卵泡微环境,调节颗粒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金丝桃苷(Hyperin)对雷公藤苷(TG)诱导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卵巢储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以成年雌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POI模型组和Hyperin治疗组,每组40只。雷公藤苷40 mg/kg,每日2次,灌胃2周,构建POI小鼠模型,Hyperin治疗组于造模后给予Hyperin 75 mg/(kg·d),灌胃4周。称取小鼠体质量,计算性腺指数。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学改变,计算各级卵泡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Caspase3、Bcl-2、Bax的mRNA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水平。H2DCFDA探针法检测颗粒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TUNEL法检测颗粒细胞凋亡水平。  结果  与POI模型组相比,Hyperin治疗组小鼠体质量和性腺指数均上升(P<0.05);卵巢病理损伤减轻,各级卵泡数和黄体数均增加(P<0.05);血清E2、AMH、SOD、CAT水平升高,FSH水平降低(P<0.05);卵巢颗粒细胞中的Nrf-2、HO-1、p-PI3K、p-Akt、Bcl-2表达上升,Caspase3、Bax表达下降(P<0.05);ROS水平降低(P<0.05);TUNEL显示颗粒细胞凋亡降低(P<0.05)。  结论  Hyperin通过Nrf-2/HO-1抗氧化应激和PI3K/Akt抗凋亡途径改善TG诱导的POI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系统的表达变化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从灌胃后第10天开始,PCO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改变;大鼠卵巢皮质中含有较多的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多数卵泡成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均在细胞质表达,kisspeptin/kiss1r主要在颗粒细胞、膜细胞和黄体中表达,而FSHR仅表达在颗粒细胞。PCOS组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PCOS卵泡发育中,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PCOS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及子宫内膜糖蛋白因子(Glycodelin-A,Gd-A)的表达,分析PCOS卵泡发育障碍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的机制。方法 选择21日龄SD雌性清洁级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PCOS组(50只,DHEA皮下注射构建),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P-15及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在对照组和PCOS组卵巢组织的表达及不同受孕时间Gd-A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宫内膜的定位表达,并测定宫腔冲洗液中Gd-A和LIF浓度。结果 PCOS组卵巢组织BMP-15和FSH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Gd-A及LIF的阳性表达随受孕时间增加逐渐上升,而同时期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Gd-A及LIF的阳性表达随受孕时间增加改变幅度并不明显,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冲洗液Gd-A和LIF浓度变化与子宫内膜表达结果类似。 结论 PCOS大鼠卵巢BMP-15表达降低与PCOS卵泡发育不良有关,子宫内膜Gd-A合成异常是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佟庆  金哲  沈喜萍 《疑难病杂志》2011,10(5):364-365,403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及正常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的差异,从而探索PCOS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10只建立来曲唑诱导PCOS大鼠动物模型(模型组),10只作为对照组,21d后抽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清学指标测定,提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MDC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率(18.6%)明显高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减少与颗粒细胞的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DR5、DcR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COS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以构建PCOS模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q PCR分析观察并比较DR5、DcR2在PCOS组和对照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PCOS组大鼠卵巢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DR5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强(P0.05),在PCOS组大鼠卵巢窦前卵泡和窦状卵泡颗粒细胞中,DcR2的表达较对照组同级别卵泡显著增强(P0.05),在始基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RT-q PCR分析显示,DR5 mRNA和DcR2 mRNA在两组中都有表达,且二者在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DR5和DcR2在颗粒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对PCOS大鼠卵泡的异常发育起到了一定作用,它们可能是通过参与颗粒细胞凋亡过程而对卵泡的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和在超促排卵(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探讨颗粒细胞AQP9表达水平与COH周期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收集卵泡(直径≥1.8 cm)液,测定甾体激素E2、P和T水平;取卵时分别收集大卵泡(直径>1.6 cm)和小卵泡(直径<1.4 cm)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用RT-PCR检测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定位AQP9在PCOS卵巢内窦状卵泡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证实黄素化颗粒细胞有AQP9 mRNA表达,PCOS组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大卵泡的颗粒细胞AQP9表达高于小卵泡,但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显示PCOS患者卵巢的窦状卵泡内颗粒细胞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的表达,染色定位于胞浆和胞膜。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卵泡液中E2、P和T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在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表达,推测AQP9可能通过水转运介导卵泡发育和窦卵泡形成。在COH周期,PCOS的大卵泡AQP9的表达有高于小卵泡的趋势,可能与卵泡发育有关。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甾体激素的分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麦芽丸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雌激素受体α亚型(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亚型(estrogen receptor β,ERβ)的影响,探讨其对PCOS的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48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复方高剂量组),21 d造模成功后,灌胃治疗21 d。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印迹和RT-PCR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卵巢囊状扩张数较正常组增多,颗粒细胞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囊状扩张的卵泡明显减少并缩小,原始卵泡、黄体、颗粒细胞增多。模型对照组ERα和ERβ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ERα和ERβ的表达升高(P<0.05或 P<0.01)。结论:复方麦芽丸可通过调控卵巢组织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而在PCOS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特点。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 例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肥胖型PCOS 40例(肥胖型PCOS组),非肥胖型60例(非肥胖型PCOS组);同期70例正常青春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CRP、TNF-α及IL-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胰岛素( fasting serum lisulin, FINS) 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PCOS组中血清CRP、TNF-α、IL-6及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肥胖型PCOS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P < 0.05)。  结论  青春期PCOS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炎症因子可能参与青春期PCO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PCOS组应用来曲唑{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运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光镜观察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中IGF—Ⅰ和TGF—β1的表达。结果PCOS组大鼠失去规律性动情周期变化。血清T、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2、FSH、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IGF-Ⅰ在PCOS组颗粒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TGF—β1在PCOS组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诱导的大鼠动物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IGF—Ⅰ和TGF—β1与PCOS的发病密切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改变,研究3种模拟肾虚痰湿特征信息的改良造模法对肥胖型PCOS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在Letrozole、DHEA、INS+HCG造模基础上分别加用高脂乳剂造模,取双侧卵巢进行HE染色,观察卵巢中各级卵泡数及卵巢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3种模拟肾虚痰湿特征信息的造模法的大鼠卵巢次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黄体、白体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P0.01),囊状卵泡数、闭锁卵泡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3种造模改良法的大鼠卵巢形态学改变均符合PCOS造模要求,能更好表现改良型PCOS卵巢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TGF-β1及其受体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GF-β1及其受体TGF-β1受体-Ⅰ(TGF-beta type I receptors,TβRⅠ)和受体-Ⅱ(TGF-beta type II receptors,TβRⅡ)mRNA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的方法建立PCOS动物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TGF-β1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1受体TβRⅠ和TβRⅡ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在PCOS各阶段卵泡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COS间质细胞、窦状卵泡膜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0.01)。凝胶图像分析显示TβRⅠ和TβRⅡ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PCOS组TGF-β1表达异常是导致卵巢间质纤维化,包膜增厚的主要原因;TGF-β1也参与PCOS卵泡发育、闭锁的调控。PCOS大鼠TGF-β1受体表达上调,是使TGF-β1致纤维化功能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21 d、49 d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学改变,比较不同时长DHEA诱导PCOS大鼠模型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诱导时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8只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18),正常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0.2 m L的注射用大豆油剂48天,造模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20天。于第11天采集并观察各组大鼠阴道脱落细胞;第21天,尾静脉采血检测各组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各组随机抽取2只大鼠进行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并将造模组再分为模型组Ⅰ(n=8)和模型组Ⅱ(n=8)。模型组Ⅰ每日皮下注射0.2 m L的注射用大豆油剂,模型组Ⅱ每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均连续注射28 d。第49天,采集各组血清及卵巢标本,分别检测各组血清T、FSH及LH水平,HE染色法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动情周期失去规律;第21天,造模组血清T、LH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FSH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9天,模型组Ⅰ及模型组Ⅱ的T、LH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Ⅱ的T水平高于模型组Ⅰ(P<0.01);模型组Ⅰ及模型组Ⅱ的FSH水平和黄体个数均低于正常组(P<0.05,P<0.01),同时模型组Ⅱ黄体个数少于模型组Ⅰ(P<0.01);模型组Ⅰ卵巢指数高于正常组,模型组Ⅱ卵巢指数低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Ⅱ卵巢指数低于模型组Ⅰ(P<0.05)。结论采用DHEA诱导20 d的PCOS大鼠模型,经历4周后,不存在自愈,与持续造模相比更为简便易行,同时其卵巢形态结构以及激素水平变化也更符合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萜调控伴胰岛素抵抗的PCOS大鼠及其卵巢颗粒细胞分泌作用的机制。方法22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9 mg·100g-1·d-1共20 d,伴高脂饮食喂养60 d建立伴IR的PCOS大鼠模型,将PCO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山茱萸总萜、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同时,随机取各组大鼠2只皮下注射PMSG 10 IU/kg,48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剖取卵巢,刺破卵泡,获取卵巢颗粒细胞。光镜观察卵巢形态及颗粒细胞分布,用不同浓度山茱萸总萜、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干预培养,检测颗粒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分泌孕激素(P)的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Fins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ISI显著升高(P<0.01),T和E2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FSH浓度显著升高(P<0.01),大鼠卵巢卵泡内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增加,孕激素分泌增加(P<0.05),葡萄糖摄取能力增加(P<0.05)。与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双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P>0.05)。结论山茱萸总萜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摄取,并增加其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补肾化瘀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蛋白的表达,探讨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局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补肾化瘀方作用于以丙酸睾酮联合HCG诱导PCOS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OS大鼠颗粒细胞FSHR、LHR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体质量增加,呈多囊性改变,卵泡颗粒细胞减少而膜细胞层增加,补肾化瘀方组卵巢形态接近正常组.补肾化瘀方能明显提高PCOS大鼠颗粒细胞FSHR、LHR蛋白表达,补肾化瘀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和妈富隆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化瘀方能提高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SHR、LHR蛋白表达,可能与补肾化瘀方具有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出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和血清、卵泡液瘦素水平。方法对超促排卵条件下16例非肥胖PCOS不孕患者和24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卵泡液中瘦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两组对象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上均有瘦素mRNA的表达,但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对象血清瘦素、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PCOS组患者血清瘦素与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瘦素与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对象中卵泡液瘦素水平均与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COS组rs=0838,P=0000;对照组rs=0837,P=0000),血清瘦素水平均与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PCOS组rs=0665,P=0005;对照组rs=0712,P=0000);(5)两组对象中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表达与卵泡液瘦素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非肥胖PCOS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有瘦素mRNA的表达,其表达量无异常;非肥胖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瘦素水平与正常妇女类似,血清瘦素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卵泡液瘦素水平主要取决于循环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中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的表达,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应用来曲唑诱导大鼠PCOS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学变化,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SHR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显著增高(P<0.05),雌二醇(E2)、孕酮(P)浓度降低(P<0.05)。卵巢质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囊状扩张卵泡明显增多,卵巢白膜增厚,黄体数量明显减少。模型组卵巢组织中FSH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诱导的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FSHR基因表达水平与人类PCOS患者相似,该模型是研究PCOS病理机制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MicroRNA-215-5p(miR-215-5p)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GC)凋亡的影响,并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大鼠模型,分离并培养原代PCOS大鼠卵巢GC,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h-NC组、sh-YY1组、sh-YY1+LY2109761组、miR-NC组、miR-215-5p mimic组、miR-215-5p mimic+pc-NC组、miR-215-5p mimic+pc-YY1组。TUNEL法检测PCOS大鼠卵巢组织GC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卵巢组织/GC中miR-215-5p、阴阳-1(YY1)mRNA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COS大鼠卵巢组织/GC中YY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蛋白表达。结果 miR-215-5p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低表达,YY1 mRNA和蛋白水平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敲低YY1或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采用硫酸普拉睾酮钠皮下注射建立PCOS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高、低剂量组[120 mg/(kg.d)、80 mg/(kg.d)],另取20只健康雌性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雄激素(Testosterone)水平变化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及排卵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TGF-β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葛根素高、低剂量组血清雄激素水平和卵巢TGF-β1表达较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2组卵泡膜及间质细胞增生明显改善,卵泡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增多,且囊性扩张卵泡及闭锁卵泡减少,有优势卵泡和黄体形成。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下调卵巢局部TGF-β1表达水平从而降低PCOS大鼠雄激素水平,减轻卵巢多囊样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道地通管汤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将40只动情周期规律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补佳乐0.099 mg/kg)、道地通管汤高剂量组(1.4 g/100g)、道地通管汤中剂量组(0.7 g/100 g)。模型组、阳性组、道地通管汤高剂量组、道地通管汤中剂量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50 mg/kg)连续灌胃14 d,构建卵巢早衰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剂,连续28 d。干预结束后,各组均取大鼠血清和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H水平;IHC检测卵巢组织中的Bcl-2、Bax及VEGF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卵巢内的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级生长卵泡均减少,闭锁卵泡增多;血清AMH水平显著下降(P<0.01);卵巢组织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Bcl-2、VEGF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卵巢组织内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剂量组血清AM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