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1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遍布全球,国内多见于内蒙古,我们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畜牧业在当地经济占主要地位,牛羊家庭畜养占相当大比例。这些家畜患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病畜乳汁中带菌较高,排菌可达数日至数年之久,我们于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共治疗羊布氏杆菌病3000只,占羊发病20%,经过我们成功诊治挽救了患羊的生命。2临床资料(1)母牛:2200只,公牛:800只,季节性春秋发病率高。(2)临床表现:无力、低热、烦躁、不吃食、多汗、呻吟、不能行走。(3)化验:血清凝集试验1:100以上( )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性、皮内试验( )性。3治疗(1)给…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 -变态反应性疾病 ,其病原菌可分为羊布氏杆菌、牛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 ,其中以羊布氏杆菌引起的发病居多。为了有效地预防此类传染病的继续发生。特将我们近几年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及方法样品来源包括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病,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大兴安岭农管局自2002年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自外地大量购入牛羊发展畜牧业以来,因为防疫工作疏忽,引起布氏杆菌病在本地区人群中广泛流行。由于布氏杆菌病临床变化多样,不易早期诊断。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布氏杆菌病183例,其中43例在院外或本院首诊时误诊,误诊率达23.6%,现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近几年,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来,笔者所在地区布氏杆菌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总结我院2008年2月1日~2008年3月15日的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病例,均出现了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患布氏杆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及肝脾肿大等,其中约5%~10%的布氏杆菌患者累及神经系统。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常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但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混淆(如结核性脑膜炎)。为加深对本疾病的认识,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病菌主要由羊、牛等携带。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是其骨关节系统并发症之一,为布氏杆菌侵袭椎体或椎间盘引起感染所造成的脊椎炎症性疾病。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病报道均较少,极易误诊为脊柱结核或强直性脊柱炎,从而导致病情延误,严重者出现脓肿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瘫痪,本文报告作者所在骨科1例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误诊为腰椎结核的患者,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1]。此病在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等牧区[2],北京地区少见。传染源主要是病畜,以羊为主,牛次之,猪仅见于个别地区。病原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黏膜的接触进  相似文献   

9.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和肝脾肿大等,主要集中于牧区及兽医、屠宰人员等相关职业人群[1-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即家畜流产季节为多),以羊、牛及猪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破损的  相似文献   

10.
布氏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本是家畜中散发流行的一种传染病,人类由于不慎被感染而罹患。布病旧称马尔他热(Malta fever)。1887年D.Bruce氏从一尸脾中检出本病病原体——羊布氏杆菌。1897年以后相继分离出牛、猪、狗等布氏杆菌。1914年Wright氏发现了布氏菌凝集试验,对诊断布病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一般为接触感染。临床特点为寒战、发热、多汗、发热,关节痛,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流产。病理特征为多脏器的炎性变化及弥漫性的增生现象。预防原则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用布氏杆菌猪型Ⅱ号弱毒活菌苗预防。  相似文献   

12.
王晓云  李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31-2132
<正>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轨,本地区的畜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牛、羊、猪的存栏数逐年增加,同时由其引发的人畜共患疾病——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因此  相似文献   

13.
王英颖 《新疆医学》2015,(4):524-52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存在羊、牛、猪、沙林鼠和犬,以前3种为主,本病患者长期以发热、多汗、关节痛为主要特征,但主要表现在腰背部疼痛,往往被误诊为腰椎结核、上感,腰肌劳损,终板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游牧地区,并且是结核高发地区,现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以发热,腰背疼痛在门诊收入院患者,但最终诊断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布氏杆菌病例。结果:布氏杆菌病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传播途径复杂,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初期易误诊。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症状重者加用喹诺酮药物疗效肯定。结论:掌握布氏杆菌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率,合理规范抗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可引起发热、乏力、关节疼痛伴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近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不典型病例明显增多,其临床表现也日益多样化。现将2013年我科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佟长青  张斌  房胜春  王蕾 《广东医学》2008,29(2):193-19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病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很广泛,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易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救治与护理效果。方法2006年9月对5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救治与护理。结果发现布氏杆菌病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病程。采取注射疫苗、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病     
<正> 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见发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布氏杆菌感染者掌握疫情动态,为预测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方法:根据布氏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布氏杆菌病疑似病例和有接触史等的人员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结果:1433例监测对象中布氏杆菌抗体阳性病例104例。阳性率为7.26%,在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4∶1,40-69岁年龄组站80.76%。畜牧养殖人员占49.69%。屠宰作业者占32.35%。结论:英加强对养殖业和畜牧业人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布氏杆菌病(布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为全球性疾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牧区。布病具有多种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布氏杆菌在胞内寄生、繁殖的特点可导致疾病向慢性化发展,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为加深对布氏杆菌病的临床和流行特点的认识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