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THA)、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来治疗髋、膝关节方面的疾病,这就要求人工THA、TKA术后的患者康复治疗也要不断发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1]。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与THA、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之后对THA、TKA术后的临床现状和其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综述。1国内外关于THA、TKA术的文献报道综述人工THA、TKA术后,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方汉萍  杜杏利 《中国康复》2008,23(2):126-128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活动障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美国行THA的患者逐年增多,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THA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 THA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平衡能力和改善其他方面的神经肌肉的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产生持久的作用。本文就影响THA术后功能锻炼的因素、住院康复和家庭康复的选择、THA术前康复训练计划、THA微创技术与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术后早期负重训练对的影响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开始时间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实施康复的影响,选择出康复效果最佳的时间。方法选择本院THA术后患者9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THA1组)、第3天(THA2组)、第10天(THA3组)开始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功能锻练,并于术后第1、3、6个月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末THA1与THA3组、THA2与THA3组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3个月末THA1与THA2、3组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个月末3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康复训练于术后第1天开始为最佳;THA术后早期(1~3d)开始功能锻炼效果优于晚期(10d)开始锻炼,但术后1d或3d开始锻炼可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骨科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是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THA术后并发症也较大程度影响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通过对80例THA患者进行早期、系统、规范的护理,较好地预防了TH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后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THA)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后外侧入路小切口患者45例48髋,经精心护理后与常规THA患者在手术切口、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早期活动方面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手术患者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及术后早期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THA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急性疼痛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顶(THA)及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急性疼痛的程度,探索THA及TKA术后急性疼痛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THA及TKA的患者各6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侧别及麻醉分级等资料,并在术前24h及术后24h、2d、3d、5d对手术关节静息及行走疼痛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THA及TKA组患者的年龄、手术侧别及麻醉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KA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及BMI均高于THA组(P0.05)。TKA组术后第3天静息VAS评分低于THA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各时间点行走VAS评分均高于T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手术侧别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BMI及ASA分级与静息VAS评分无相关性,年龄与行走VAS评分也无相关性,但BMI与各时间点行走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ASA分级与术后第1天行走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TKA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高于THA患者,BMI与术后急性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术前控制体质量对减轻THA、TKA术后急性疼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励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3):360-360,F000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及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THA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由于术后采取强制性体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常使患者处于不舒适状态.本次研究对THA术后患者出现的不舒适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常规THA组和小切口THA组各34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h引流量及平均输血量;术前、术后3d及术后6月的VAS评分和HHS评分。小切口THA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h引流量及平均输血量小于常规TH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THA组术后3d VAS评分和HHS评分优于常规THA组(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切口保留关节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普通切口不保留关节囊人工全关节髋置换术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小切口保留后方关节囊THA组56例,普通切口不保留关节囊THA组4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结果 小切口保留后方关节囊THA组手术出血量较普通切口不保留关节囊THA组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小切口保留后方关节囊THA组的平均切口长度(9.1±0.6)cm,普通切口不保留关节囊THA组平均切口长度(13.4±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切口保留后方关节囊组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1例,发生率为1.78%(1/56),普通切口不保留关节囊组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3例,发生率为6.52%(3/4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切口保留关节囊THA具有手术出血少、切口小、创伤少以及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低等特点,对合适的患者选用小切口保留关节囊THA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可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及调整双下肢的目的。术后康复训练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有关文献资料,以为THA术后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提供参考。现将THA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5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Gamma钉固定组和THA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HA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均优于Gamma钉固定组,但手术时间长于Gamma钉固定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THA组的KPS和Harris量表评分高于Gamma钉固定组,Harris量表评分差的患者占比低于Gamma钉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84)。结论THA和Gamma钉固定术均安全有效,THA可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等,有助于患者髋部功能早日恢复,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整体效果优于Gamma钉固定术,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THA的患者52例(56个髋关节),入院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和步态训练。结论:THA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能减少髋关节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利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的股骨头及髋臼,目的是减轻、消除关节疼痛, 增加肢体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肢体稳定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预计未来20年,手术数量将会增加1倍[2]。THA只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第一步,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在手术疗效评价和患者生存质量中占重要地位。刘晓虹[3]的研究指出,不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能影响 THA术后患者假体的使用寿命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对避免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指导THA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目前骨科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话题。当前,大家对THA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功能锻炼锻炼时机选择还不统一,指导功能锻炼的模式多样。本文就近年来THA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重要性、开始时间、指导模式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退行性髋关节疾病、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以及髋关节表面软骨损伤等疾病~([1])。尽管THA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但研究表明THA易出现并发症,如术后脱位、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Delphi法检索文献循证研究,优化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功能锻炼方案,探讨该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选定小组组成、专家的选择和两轮咨询,选择变异系数(CV)为0.00~0.20的条目内容,确定最终功能锻炼方案。选取2017年1月~5月实施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前40例THA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10月实施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后40例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5.0%)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1例(2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可有效改善THA患者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分为BFHR组与THA组,每组40例。BFHR组采取BFHR方案治疗,THA组采取TH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随访3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评估系统(WOMAC)评分。结果 BFHR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HA组,输血量、出血量低于TH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Harris优良率、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均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较少,其中BFHR方案手术创伤较低,适合身体状况较差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THA且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38例患者(脱位组)和同时间段内接受THA但未并发髋关节脱位的216例患者(非脱位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患有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应用抗生素、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不恰当搬运均是影响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发现,患有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不恰当搬运是影响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可能与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术后不恰当搬运等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可以此为参考,采取主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可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及调整双下肢的目的[1].术后康复训练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2].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有关文献资料,以为THA术后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提供参考.现将THA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THA术后早期下地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下称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后依据THA实验方案一周内下地不负重行走进行系统锻炼.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在术后两周以上才开始下地不负重行走锻炼.两组病人在术后近期、中期、远期(6周)对一般精神生理状态,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评价,并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2周,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骨科领域在本世纪取得最成功的发展之一,随着假体材料和技术的目渐成熟,THA已成为相当成熟的一门技术。但THA术中术后仍会有很多的并发症,甚至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笔者2000—01-2009-02收治全髋置换术患者295例(330髋),现就并发症发生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