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医诊断学 (下简称西诊 )是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本科必须学习的一门临床课程。本人在高等中医院校从事西医诊断学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十多年 ,教授过中医本科、针灸推拿本科、中医骨伤本科和传统中医专业本科等专业的学生 ,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就此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1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的特殊性  中医院校其目的是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要求这些专门人才必须掌握西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西医诊断学的教学是在这一大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丰富中医临床诊断手段服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基础医学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现象,以及高等中医院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等问题,提出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中医院校学生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学时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自制问卷从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毕业班级中整群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中医院校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8.38±11.27)分,该中医院校二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9.99±10.53)分,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86.15±9.36)分,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P<0.01).其中中医院校二本与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06,p>0.05),中医院校二本、三本均与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7.79,P1<0.01; q2=9.03,P2<0.01).该中医院校三本、二本及西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5.32%、66.66%和71.79%.结论: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低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学生对《预防医学》现有内容设置满意度较低,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内容设置不甚合理,导致中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较差,需要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状况,探讨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据。方法: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10所中医院校和11所西医院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课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类护理院校本科必修课程,西医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数、学时数均高于中医院校(P〈0.05)。其他必修课程类型中、西医护理院校差异不大。选修课程,中医院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总学时数均高于西医院校(P〈0.05)。结论: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具有异同点,应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建立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学分制与学年制各方面的比较,引出学分制在中医院校实施利大于弊的结论,学分制在中医院校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地调动教学互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针对学分制的一些弊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在中医院校应大力积极地推广学分制。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医德理念与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医德理念是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伦理指南。当前,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高等中医院校要弘扬中医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医医德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医院校特色,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培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7.
《四川医学》2015,(2):123
内江市中医院始建于1952年,50多年来医院由小到大已发展为今天一所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特色浓厚、设备先进、医德医风好的全国市级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学院、内江医科学校等院校临床教学医院,是内江地区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  相似文献   

8.
《四川医学》2008,29(11)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是一所全国市级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院。医院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队伍结构合理。医院功能健全,医德医风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三峡医学院、内江医科学校等院校临床教学医院,是内江市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是内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各商业保险公司定点医院。  相似文献   

9.
《四川医学》2013,(1):193
内江市中医院始建于1952年,50多年来医院已发展为一所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特色浓厚、设备先进、医德医风好的全国市级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学陆军、内江医科学校等院校临床教学医院,是内江地区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医院校高等护理教育刚刚起步,本科生专业思想相对西医院校护生更为不稳定,中医院校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四川医学》2010,31(4):F0004-F0004
内江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2年,50多年来医院已发展为一所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特色浓厚、设备先进、医德医风好的全国市级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学院、内江医科学校等院校临床教学医院,是内江地区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  相似文献   

12.
综合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何伟  李军昌  张煜  李蕊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66-467,500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已成为大多数西医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开始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的必由之路,但由于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科学导入法,突出重点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综合教学法,提高了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龙国存 《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96-97,F003
中医院校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在对外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目前 ,中国各中医院校的对外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此 ,中医院校必须发挥中医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进一步改进与发展对外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中医院校在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不同角度加强和改进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医院校在努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应该大力挖掘中医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把人文精神的构建纳入到中医教育平台中,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发挥中医院校的优势,弘扬独具特色的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研究型中医院与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认为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来建设研究型中医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通过对具有全国首创中医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建立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前后医疗质量、业务量、科研研究能力、病人满意度等主要方面对比性研究,突显了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在研究型中医院建设中的显著作用,讨论了整个体系对研究型中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效用。  相似文献   

17.
张犁  叶明  刘宁  毛艺生 《重庆医学》2012,41(6):622+625
医科大学讲授的"外科学"课程在高等中医院校中被称为"西医外科学",以区别于传统的"中医外科学"。随着全国范围内各中医院校的发展和扩招,师资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外科教师,作者从"西医外科学"在高等中医院  相似文献   

18.
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中医国际化的趋势。但在改革与发展中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任然存在,限制中医药发展的矛盾问题突出,如何有效的加快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医院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与分析中医院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中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有效的加速中医院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国24所中医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为中医药科研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面上项目数据分析其在地区及院校层面资助的分布,通过综合项目数和金额构建的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7年,中医院校整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量年均增幅远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和中医药领域,2017年占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资助项目数的57.26%。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医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可分为5个层次。结论:中医药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整体增长乏力,而中医院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则整体增长迅速。地区和中医院校间的科研竞争力虽差异显著,但呈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扩招规模与培养质量实现有效的统一,是摆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面前的一个实际而又紧迫的任务。该文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经验,就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构建及时有效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一些阐述,供各高等中医院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