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肿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18例)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开放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患者的失血量较少、术后进食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但是手术时间及肾热缺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整体上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略有延长,但比较并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四项指标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随访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兼具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其整体疗效更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肾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3例;将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3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多少、住院时间的长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等相关的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住院时间的天数、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时,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新君  朱峰  陈帅奇  唐钊  张会清 《安徽医药》2019,40(12):1377-1380
目的 探讨程序化解剖性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局限性肾癌(LRC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LRC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行程序化解剖性RLPN,对照组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1、2、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GF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肾脏热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引流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1、2、3个月患侧GFR较术前均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15%)与对照组(12.7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1.49%)较对照组(7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3~24个月,两组随访期间均实现无瘤生存,且未出现复发、远处转移及癌特异性死亡情况。结论 LRCC患者行程序化解剖性RLPN治疗安全有效,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朱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4,(25):64-65,68
目的:比较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4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实验组在腹腔镜支持下实施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热缺血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开放性手术,虽然腹腔镜手术用于肾肿瘤的手术时间长,但出血量少,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晶  冯建华  莫卒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46-247
目的对治疗肾脏小肿瘤的两种手术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后腹腔镜(LPN)与开放手术(OPN)治疗肾脏小肿瘤,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LPN组患者平均出血量、肾热缺血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O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N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脏小肿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7例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小肾癌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输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热缺血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没有患者输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对小肾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肿瘤彻底切除,对术中出血量有效控制,尽可能保留肾单位,对肾脏功能进行保护,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后腹腔镜(A组)及28例开放手术(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未输血。A组手术时间(134.6±34.2)min,略长于B组的(114.3±35.5)min。A组术中估计出血量(127.6±28.3)ml,明显少于B组的(288.1±18.5)ml(P<0.05)。A组在镇痛药用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3年,两组均无肿瘤复发,未见操作通道部位或后腹腔内种植。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LPN)和开放性(OPN)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为(98.5±42.3)min、(120.8±58.8)min(t=3.217,P<0.05);术中失血量为(120.4±104.1)mL、(142.1±82.5)mL(t=1.135,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1.3)d、(3.9±1.4)d(t=2.346,P<0.05);引流时间为(3.2±1.2)d、(3.7±1.5)d(t=0.572,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为(8.5±2.2)d、(11.4±3.5)d(t=7.678,P<0.05).结论 LPN较OPN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快、术后住院天数少,是治疗肾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在后腹腔镜辅助治疗下的肾癌患者应用根治性切除术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接受后腹腔镜辅助治疗的肾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血肌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98.55±10.44)ml少于对照组的(199.38±29.32)ml,手术时间(162.19±6.03)min长于对照组的(138.02±5.5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试验组患者的血肌酐(83.67±6.9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34±7.6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腹腔镜辅助治疗下的肾癌患者应用根治性切除术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疗效基本相当,但肾部分切除术能对肾功能进行更好的保留,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术式,以肾部分切除术为优先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52例,实验组(n=30)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对照组(n=22)采用普通薇乔缝线缝合肾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缝合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患肾GFR等,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8.2±12.9) min和(90.4±10.6) min(P=0.507)、平均缝合时间分别为(11.7±2.6)min和(15.5±2.9) min (P<0.01)、平均WIT分别为(24.5-3.0) min和(28.2±4.3) min (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1±12.7) ml和(90.8±17.1) ml (P<0.01)、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1.9)d和(6.7±1.9)d(P=0.251).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肾GFR分别为(40.7±11.9)ml/min和(32.0±8.1)ml/min (P<0.01).术后随访5~48个月,两组术后均无尿漏等相关并发症,无结石形成,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可以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保护患肾功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丽萍  李静 《安徽医药》2014,(8):1535-1537
目的观察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1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无负压自然引流组(观察组,31例)和持续负压吸引组(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液引流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不适症状、胃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胃液引流量、不适症状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拔出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75±1.03)、(3.02±0.71)、(14±5.62)d,均低于对照组的(3.89±1.01)、(4.45±0.65)、(18±5.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负压引流方式相较于持续负压引流方式,具有缩短患者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优势,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二、三期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Ⅰ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Ⅱ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Ⅲ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胃肠或胆管损伤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残余或继发胆管结石例数、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肠黏连肠梗阻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3组患者75例均治愈出院,Ⅰ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120.43±19.05)min,平均出血(93.66±27.6)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56.5±5.95)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6.6±10.68)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5±1.1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8±0.74)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3例、便秘2例、腹泻1例;术后残余肝胆管结石7例,继发胆管结石5例,术后肠黏连肠梗阻2例;Ⅱ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63±19.21)min,平均出血(73.57±27.38)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7.0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0±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43±1.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0.5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2例、便秘1例、腹泻1例;继发胆管结石3例;Ⅲ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33±19.11)min,平均出血(73.75±27.83)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03±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1±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14±1.2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0.4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1例、便秘0例、腹泻1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在临床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5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胸组(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电视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肾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56.3±42.1) min和(151.3 ±40.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2.6 ± 32.3) ml和(6.5±1.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9.3±4.9)h,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疗效确切,具有微创、痛苦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祝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5-18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64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6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5)min,术中失血量为(150.8±180.5)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17.8±4.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4±0.8)d,术后病率为7.81%;TA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0)min,术中失血量为(245.1±281.1)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40.2±12.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0.8)d,术后病率为41.27%,与TAM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重度积水无功能肾而进行肾切除术的患者46例,其中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组(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的22例为后腹腔镜(RN)组,开放肾切除术组(open nephrectomy)的24例为开放(ON)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RN组[(1293±20.5)min]与ON组[(118.2±19.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RN组[(162.0±22.1)m1]少于ON组[(259.2±18.5)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口长度RN组[(47.3±19.4)mm]少于ON组[(151.2±25.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25.6±4.9)h]及住院时间[(8.1±1.8)d]均少于ON组(P〈0.01);RN组术后并发症率(9.1%)低于ON组(33.3%)(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重度积水无功能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周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42-43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包括接受阴式子宫肌瘤术(阴式组)90例和接受腹式子宫肌瘤术(腹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62.78±26.28)minvs(68.28±25.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2.68±56.43)mlvs(210.12±56.8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3.61±5.63)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15±0.32)d]、术后病率(2.22%)均显著短(低)于腹式组[(34.65±6.63)h、(7.12±0.33)d、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