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及绿原酸含量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媒、提取时间和溶媒用量测定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含量。结果:采用超声提取方法提取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且绿原酸高效液相法测定进样量在0.0908~1.362μg(r=0.9999)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1.31%。结论:绿原酸超声提取方法和高效液相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呼伦贝尔市生长的蒙医用药材漏芦花中化学成分绿原酸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提取供试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Wondacract ODS-2。检测波长340n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38:62)。结果:呼伦贝尔市产漏芦花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为0.55%。结论:漏芦花具有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生长的蒙医用药材蓝刺头叶中化学成分绿原酸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提取供试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Wondacract ODS--2。检测波长250n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38:62)。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境内产的蓝刺头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在0.75%。  相似文献   

4.
正交实验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913-914,910
目的: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绿原酸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影响超声提取绿原酸的因素为溶剂类型>预处理>提取时间>物料比.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是60% 乙醇为溶剂,物料比1:30,提取时间45min,远红外微波1min.结论:超声微波应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具有提取率高、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菊叶中绿原酸含量,正交试验法优选甜菊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甜菊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12,在最佳提取工艺下,绿原酸的提取率是4.03%。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甜菊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陆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制钉陆英药材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陆英中绿原酸含量。结果陆英全草绿原酸含量不低于0.1%;不同部位间绿原酸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花、根茎、果、茎。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制订陆英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血藤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红景天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5μL;柱温:30℃。结果 10个产地的大血藤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以上,共标定14个共有峰,可确认红景天苷和绿原酸两个峰。红景天苷和绿原酸含量在不同产地大血藤中差异很大,以安徽产大血藤药材中含量为最高。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大血藤药材的鉴别和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金银花的提取工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捷检测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方法。方法以HPLC同时测定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醇浓度、回流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4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超声波辅助醇法提取金银花的工艺。结果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最佳提取工艺是60%乙醇超声(功率500 W)45 min,再回流提取1 h。结论建立了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经济、高效,能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杠板归中绿原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0∶9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42~1.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为1.7%。结论:本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条件的考察.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芩苷和绿原酸吸收点、提取溶剂、提取时间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流动相组成、比例的考察.结果: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经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结论:该研究为银黄胶囊含量的测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中氯原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准确测定杜仲叶中氯原酸含量的方法,为下一步氯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色谱扫描法分别测定。结果:纸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剪洗法)测得杜仲叶中氯原酸含量为1.949%,变异系数(CV)1.34%,回收纺100.44%。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得含量为1.886%,变异系数1.72%,回收率101.27%。结论:纸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杜仲叶中氯原酸含量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胶囊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以75%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提取上述3种不同蒲地蓝剂型中绿原酸和咖啡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C18(5μm,4.6×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9∶91),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绿原酸的检测浓度在14.7~3750.0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74),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1.3%;咖啡酸在68.4~4376.0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4),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1.3%。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剂型蒲地蓝消炎制剂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不同剂型蒲地蓝消炎制剂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不一致,应该尽快建立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鼻炎灵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研究指标,对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鼻炎灵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的影响。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Symme-try C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1.0 mL.min-1;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得低于3000,分离度大于1.5。结果鼻炎灵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中药材和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0 h,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绿原酸含量达10.7 mg.g-1。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金银花的新型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比较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别.结果: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得浸膏率低、绿原酸占浸膏比率高.结论: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提绿原酸虽在含量上低于普通水提取,但其纯度高,杂质含量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双花解毒合剂金银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优选乙醇提取工艺条件,以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收率作为评价指标,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经过验证试验确定最佳工艺:65%乙醇浸泡药材0.5h、每次提取1h、共提取3次。结论:优选双花解毒合剂金银花的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青海地区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含量测定参数及测定条件的比较研究,确立适用于高海拔试验条件下绿绒蒿属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样品提取溶剂、水解酸液的浓度、时间进行了考察,对HPLC法测定五脉绿绒蒿药材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总含量的色谱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70%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率较高,盐酸-70%甲醇(5:25)水解1 h时酸水解率高。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3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026~0.26μg、0.0177~0.177μg、0.0053~0.05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7.61%、97.37%、97.34%。测得青海产5批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含量在0.513~1.271 mg﹒g-1之间。结论本研究确定的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参数及测定条件能够准确测定绿绒蒿属药材中总黄酮含量,与原标准相比能够更好地反映高原地区绿绒蒿药材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