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并取胸膜活检。结果 30例患者镜下胸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5例,胸膜转移癌9例,非特异性慢性炎症3例,胸膜间皮瘤1例,脓胸1例,无异常1例,胸腔积液诊断率为97%(29/30)。结核性胸膜炎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淡黄色或灰白色结节,部分有坏死组织;胸膜转移癌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灰白色菜花状或乳头状大小不等结节,可有胸膜增厚。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代替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高,创伤小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 B 超与 X 线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液量的估计与比较。方法:对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清远市 慢性病防治医院收治的 125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 B 超与 X 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 超评估胸腔积液量的 结果与实际抽出胸腔积液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X 线评估与实际抽出胸腔积液量、B 超评估的结果 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检查过程中,B 超应用价值较高,故而 在对患者是否有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进行判断时,借助 B 超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对内科胸腔镜联合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 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胸腔穿刺配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内科胸腔镜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抽吸 和引流出的胸水总量、置管天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出院两个月后的胸膜厚度、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 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抽吸和引流出的胸水总量 多于对照组,置管天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 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的 FVC、FEV1/FVC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包裹性积液患者实施内科 胸腔镜联合尿激酶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不仅治疗安全性高而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52例胸腔积液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活检、胸腔内热化疗治疗或纤维板剥离、胸膜固定。结果52例全部确诊,其中恶性肿瘤3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1例,慢性炎症性胸腔积液3例,结节病1例。52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8个月,总有效率96%。结论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范富辉  边雨田 《中医临床研究》2013,(16):114-115,117
目的:内科胸腔镜对88例胸腔积液进行检查,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常规行胸膜活检。结果:88例胸腔积液确诊85例,确诊率达96.6%。结论: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代替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代胸腔镜对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开放性胸腔镜术,包括胸膜活检、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结果5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均得到了明确诊断,46例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代胸腔镜在临床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应用非靶向超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UHPLC–MS)技术分析结核性胸腔积液(TPE)和恶性胸腔 积液(MPE)代谢组学的变化特征,筛选出两者间鉴别诊断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方法:收集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8 月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 15 例,其中 TPE 组 8 例,MPE 组 7 例。应用非靶向 UHPLC–MS 技术对两组 胸腔积液样本进行正、负离子两种模式的代谢组学分析,并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TPE 组与 MPE 组比较,筛选出 17 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脂质及类脂分子代谢物 11 种(占 64.7 %),有机杂环化合物 2 种(占 11.7 %), 苯类化合物、有机含氧化合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和未鉴定物质均为 1 种(各占 5.9 %)。在 11 种脂质及类脂分子差异代 谢物中,TPE 组中有 5 种上调,其中亚油酸甲酯和替普瑞酮上调倍数高达 62.25 倍和 19.35 倍;MPE 组中有 6 种上调,上 调倍数最高为 2.5 倍。1– 油酰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替普瑞酮、亚油酸甲酯和 1- 十七烷酰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这 4 种代谢物诊断 TPE 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 0.8。结论:1– 油酰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替普瑞酮、亚油酸甲酯和 1- 十七烷酰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在 TPE 组中上调,并初步显示对 TPE 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提示这类代谢物有望成为 TPE 和 MPE 鉴别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所致胸腔积液22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其余原因有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肺炎、肾功能不全等;恶性胸腔积液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EA水平、间皮细胞含量以及LD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积液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尤其要重视肿瘤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胸腔积液中瘦素(LP)、腺苷脱氨酶(ADA)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在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酶显色法及两点终点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胸腔积液中LP、ADA及ACE含量。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血清、胸腔积液LP水平均显著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均<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LP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中的ADA、ACE浓度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均<0.05)。结论血清、胸腔积液中LP水平及胸腔积液中ADA和ACE水平对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基层结核医疗机构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时,经常出现严重胸膜肥厚,病情迁延,少数发展成脓胸、胸壁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瘘,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2005—2009年本院采用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用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8±2)岁。术前抽胸水后行胸部增强CT了解胸腔肿瘤情况。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胸壁作两处分别约1cm、1.5cm长切口,置入60°腔镜及操作钳,行碘伏纱布壁层、脏层胸膜摩擦。结果: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24例术后胸腔积液约5%,3例胸腔积液约10%,2例约20%,1例约50%。结论: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用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50~75岁,平均(68±2)岁。术前抽胸水后行胸部增强CT了解胸腔肿瘤情况。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胸壁作2处分别约1cm、1.5cm长切口,置入60°腔镜及操作钳,行碘伏纱布壁层、脏层胸膜摩擦。结果: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4例术后胸腔积液约5%,3例胸腔积液约10%,2例约20%,1例约50%。结论: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恢复快,减轻患者痛苦,费用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B超检测分析,对110例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使用日本东芝-550A,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平卧位肋下斜切、坐位肋间扫查.总结其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果:黏连型胸腔积液为63例. (1)结核性胸膜炎47例.占42.7%;其中15例形成包裹. (2)胸膜非特异性炎性胸水占15%:化脓性胸膜炎16例;非黏连型胸腔积液为47例.(1)肝源性胸水26例,占24%.(2)心源性胸水12.7%:心包积液、右心衰10例,全心衰4例.(3)肾源性胸水2.6%;肾病综合症、尿毒症3例.(4)胸膜癌性胸水3%,胸膜转移癌4例.结论:超声对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及其对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111例结核性、恶性、肺炎性及漏出液4组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血清IL-2、IL-8、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结核性、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IL-8、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漏出液组(P均<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液中IL-8、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均<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IL-8、TNF-α和IFN-γ联检可能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之间的鉴别都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胸腔内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对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50例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AD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ADA活性水平及阳性率。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胸腔积液ADA活性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配合胸腔置管引流加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胸腔置管引流加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5例观察疗效。结果:15例患者胸水均明显减少,5-7天基本拔掉引流管,且无气胸、胸膜反应、继发感染发生。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胸腔置管引流加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药针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恶性胸腔积液是由于肿瘤细胞浸润胸膜,导致胸膜腔渗出、静脉和淋巴管梗阻。恶性胸腔积液更多发生于癌症晚期,常提示预后不良。中医药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众多,报道最多的是一些中药针剂的应用。笔者对10年中药针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索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 21 日至 2018 年 3 月 21 日期间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组,对 照组的 50 例患者进行化疗,观察组的 50 例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进行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CD8+、CD4+、CD3+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胃肠道反应、骨髓移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化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之一,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近年来胸腔积液的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胸腔积液患者8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