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阑尾炎致感染性休克的特点及诱因。方法:对4例中青年急性阑尾炎致感染性休克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手术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积极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切除阑尾,病情得到迅速控制并恢复。结论:急性阑尾炎可导致中青年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机体免疫力低下为其诱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性休克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对35例严重胆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并急性胆管炎22例、胆道蛔虫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例,治愈18例,死亡4例.内科治疗12例,治愈8例,死亡4例(均为胆石症并感染患者).总治愈率77.2%,死亡率22.8%.结论胆道感染性休克易并发多器官衰竭(MOF),其高发因素主要与休克时间的长短、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年龄以及有否心衰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其中手术治疗组40例,一般治疗组30例,早期诊断患者急腹症病因并实施相应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急腹证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好发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率为45.7%;手术治疗为解除病因缓解临床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总有效率为97%,高于一般组,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多样,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为缓解关键.  相似文献   

4.
急性阑尾炎误诊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育清 《当代医学》2009,15(36):83-83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误诊的48例患者进行探讨。方法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862例,误诊48例,误诊率5.57%,现将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47例经多种治疗,痊愈出院,1例因乙状结肠穿孔伴腹膜炎,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分析和总结误诊原因,尽早确诊,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患者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及常州市新北区圩塘卫生院收治的5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非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47例痊愈,治愈率达94%,平均治愈时间为(13±5.3)d,有3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转作手术治疗。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多数发生在手术后2周,具有典型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梗阻等临床症状。引起发病的原因多为肠壁水肿、炎性渗出、肠粘连等。该病经非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星华  龚志 《新疆医学》2003,33(3):89-90
我院于1996年8月25日,在无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监测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大剂量输液治疗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致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维吾尔族,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天并腹膜炎由外院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4℃,脉搏120次/件,细速,血压9/4.5kPa,呼吸30次/分,述口渴,精神萎靡,表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9例,均并发感染性休克,根据病情选择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律过快、尿量下降、血尿淀粉酶浓度下降等,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理化指标异常情况均有所缓解。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复杂,若并发感染性休克,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控制病情发展,并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性休克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对35例严重胆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并急性胆管炎22例,胆道蛔虫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例,治愈18例,死亡4例,内科治疗12例,治愈8例,死亡4例(均为胆石症并感染患者),总治愈率77.2%,死亡率22.8%,结论:胆道感染性休克易并发多器官衰竭(MOF),其高发因素主要与休克时间的长短,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年龄以及有否心衰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该院近十年来收治的3142例胆道外科患者中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简称AOSC)死亡的65例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发病情况,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做了回顾和总结。认为胆道感染加重导致全身性感染引起重度感染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就诊偏晚或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丧失手术时机等是造成“AOSC”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AOSC”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其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休克治疗后,手术治疗59例,治愈41例(69.5%);非手术治疗16例,治愈5例(31.2%),两组治疗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75例患者病死率为38.7%(29/7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58.6%(17/29).治疗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6%(27/75)和32%(24/75).结论 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休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致急诊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共计85例作为对照组,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共计15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导致急诊重症肺炎患者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当急诊重症肺炎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双肺病变、应激性肠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高等情况时,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概率会明显升高,这些因素都是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此外,高龄、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也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通过加强对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应当对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感染性休克的发生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临床较为多见,患者常表现出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麦氏点压痛的症状,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如阑尾穿孔、腹膜炎,甚至导致休克,给患者身体健康、生存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1]。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不够,加上对侵入性手术存在恐惧的心理,导致患者在围术期间易出现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康复[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方法 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计8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其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较短,有助于其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X线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20例门诊急腹痛患者均行立、卧位腹部平片,血液常规等检查.结果所有急腹痛患者通过上述检查后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后所切除阑尾组织病理诊断确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结论腹部平片对不典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通过手术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胆道梗阻在急腹症中占有较大比例,常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胆源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胆道和消化道大出血及肝、肾衰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往往困难,死亡率高,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对115例急性胆道梗阻手术患者进行分析,认为早期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有力措施,并对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休克处理河南安阳电厂医院(0471000)李林波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有高烧、黄疸和腹疼,常并发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休克是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并发症,纠正休克是防止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浓度NO吸入对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的治疗价值。方法  17例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 ,Swan -Ganz导管检查 ,观察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10 ppm)前后氧合功能的变化。 结果 吸入NO后 ,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 /吸氧浓度比值皆显著上升 (P <0 .0 0 1) ;肺内分流率显著下降(P <0 .0 0 1)。结论 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对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之氧合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326例阑尾炎切除术后41例切口裂开,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78例,化脓性阑尾炎68例并发穿孔41例,坏疽性阑尾炎59例并发穿孔30例,阑尾周围脓肿21例;285例切口一期愈合,41例切口二期愈合,就其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进行探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4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7例,占总手术人数的6.4%.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大多数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如果不及时进行合理的诊断、处理、治疗,术后并发症就会明显增加.高度重视急性化脓阑尾炎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郭伟  陈远光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284-1285
目的 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休克治疗后,手术治疗72例,治愈59例(78.7%);非手术治疗23例,治愈10例(43.4%),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95例患者病死率为27.4%(26/9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57.7%(15/26)。治疗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5.8%(34/95)和30.5%(29/95)。结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体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体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