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双侧颞叶癫痫(bilater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是癫痫治疗的难点问题,当不适合单侧颞叶切除手术时,探讨应用神经调控治疗BTL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TLE患者,经过术前评估和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明确诊断,且无法明确主要责任侧,施行神经调控治疗。其中4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1例接受双侧海马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疗效评估采用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和McHugh疗效分级评价标准,随访术后效果。结果 5例BTLE患者,经过4~72个月(平均23.60±25.18个月)随访,采用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评价:1例患者发作频率改善100%,3例发作改善60%~75%,1例发作改善50%;采用Mchurgh分级评价:1例患者为MchurghⅠ级,3例为MchurghⅡ级,1例MchurghⅢ级。其中1例行双侧海马DBS治疗患者发作频率较术前改善约6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调控方法微创,治疗BTLE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不适合单侧颞叶切除的BTLE患者,VNS和DBS可以作为一种外科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1]),其中约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2])。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常用的治疗方法,能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当患者不符合切除性手术的适应证或术后发作无缓解时,脑深部  相似文献   

3.
正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5.0‰~11.2‰,全球大约7000万癫痫患者,据统计我国癫痫患病率约为7.2‰~([1]),照此计算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药物治疗是癫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2/3的新诊断癫痫患者通过适当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获得发作缓解,但仍有25%~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差,称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或者药物抵抗性癫痫~([2-3]),依此推算我国约有  相似文献   

4.
正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1])。截至目前,癫痫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防治措施有限,其中30%左右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病情依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长期反复的癫痫发作不仅使得癫痫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癫痫患者及其家庭长期受他人歧视的现象亦不少见。目前神经递质调控失衡参与癫痫的机制研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核苷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不仅参与调节脑内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还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密切相关性~([3])。核苷调节系统由核苷、核苷代谢酶、核苷受体和核苷转运体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积极、迅速、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新定义为~([1]),持续性临床癫痫发作大于5 min或期间反复发作,但意识水平不能恢复基线。常规抗癫痫药物对大部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有效,但仍有部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成为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1]),即癫痫发作通常大于60 min,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一种严重困扰着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据WHO统计,世界上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尽管癫痫药物不断改进,但仍有20%~ 30%的患者难以通过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外科切除性手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手段,但切除性手术仅对致痫灶明确的患者有效,而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1-2].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微创、可逆、可调控的神经外科疗法,广泛应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DBS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癫痫治疗方法[3-5].DBS治疗癫痫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的靶点和不同的参数进行了许多探索,对何种癫痫类型选择何种靶点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世界第六起、中国第一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迄今已影响全球数百万人~([2]),造成10万余人死亡。新冠肺炎可累及神经系统,出现类似癫痫发作样的临床症状~([3, 4]),此类患者作为疫情的隐形传播者,存在极大隐患。与慢性病管理一样,癫痫治疗需要定期随访和持续  相似文献   

8.
正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元性疾病之一,以神经元持续性的异常放电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任何年龄均会发病,全世界约7000万患者,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心理及经济等方面造成负担~([1])。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是控制癫痫发作最基础、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临床上仍有30%的患者在足量、足疗程治疗后复发~([2])。丙戊酸是一种非选择性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是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对控制癫痫全身发作和局部发作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受基因变异的影响较大。Feng~([3])等发现CYP3A4、SCN1A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治疗癫痫的疗效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虽然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有25%左右的患者不能被药物控制而成为难治性癫痫。一项欧洲多中心2年前瞻性研究表明:给予24 Gy的处方剂量,50%的剂量曲线治疗体积包括杏仁核、海马头,和海马旁回,可以取得65%有效率~([1]),因此伽玛刀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手术替代治疗。本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放射治疗中心经伽玛刀治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对癫痫的定义为,癫痫是一种持续存在着能够增加未来出现癫痫发作的脑部疾患,会引起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功能的改变,诊断癫痫至少需要一次癫痫发作~([1])。2010年ILAE对难治性癫痫的定义达成共识,两种正确选择、可耐受的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经足够疗程及剂量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的癫痫~([2])。目前国内对难治性癫痫尚无统一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1.
神经调控技术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新方向,可有效的减少及减轻药物控制不理想或不适合切除性手术及术后控制不理想的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目前应用及研究比较广泛的神经调控技术有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刺激及闭环刺激,三者均可有效控制一部分难治性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性疾病,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约60%~70%的癫痫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发作。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可有效控制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特别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强直性发作和失神发作~[1]。此外,VPA还可作为情绪稳定剂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等的治疗~[2]。VPA的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体重增加、震颤和嗜睡等外~[3],研究发现VPA可影响女性癫痫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正>肌阵挛失神性癫痫(epilepsy with myoclonic absence,EMA)是一种以肌阵挛失神为主要发作形式的罕见癫痫综合征。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1989年将其定为症状性或隐源性全身癫痫综合征~([1])。2001年EMA被归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2]),在2010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中将其归为伴特殊表现的失神发作。该病临床少见,发作时表现为失神发作伴双  相似文献   

14.
正癫痫是最常见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世界上有7000多万癫痫患者,我国目前约有900万以上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65~70万,这一数字将在未来逐步增加~([1])。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有效手段,但治疗差距大,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癫痫患者很少有机会接受标准和长期的抗癫痫治疗。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来降低癫痫的易感性、降低癫痫的发病风险、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癫痫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可以作为治疗癫痫的一个靶点~([2]),但其相关性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肠道菌群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以及以肠道菌群作为靶点治疗癫痫可能存在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付孟  张锦凤 《癫痫杂志》2023,(2):147-150
癫痫是一种短暂性脑神经异常放电引起人体机能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目前已然波及全球5 000万余人,人们通常使用药物控制发作,尽管引入了各种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仍有约1/3的患者无法通过ASMs正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持续的癫痫发作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随着神经外科对立体定向技术的逐步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精神和神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DBS在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同时该技术的可调节性、可逆性及良好的安全性促使人们通过DBS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地已有一定数量的患有不同精神障碍或神经障碍的患者接受DBS治疗,其运用于DRE也得到了良好疗效,本文就DBS的神经调控机制、相关靶点、副作用及研究现状作如下概述,以期对DRE的治疗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和无端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典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可以有效控制70%的患者的癫痫发作,但是它们都没有显示出预防或延缓癫痫发展的令人信服的效果~([1])。由于目前可用的AEDs主要是对症的,可以阻断癫痫发作,但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许多癫痫患者经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后仍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并且不适合脑部手术治疗。为搜索其替代疗法,电刺激脑深部结构从而治疗难治性癫痫这一观点重新受到关注。丘脑前核(An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ANT)在癫痫发作的维护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靶  相似文献   

18.
正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同步异常化放电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痫性发作。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5亿人口被此病所困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它为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虽然有20余种不同的抗癫痫药物,但仍至少有1/3患者的癫痫是难治性癫痫。另一方面,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十分严重,包括加重癫痫发作或者是引发新的癫痫类型~([2])。因此,针对癫痫,发现更有效和更易耐受的药物,亟待解决。在过去的几年里,遗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癫痫治疗仍以药物为主,近年来临床使用的10余种新一代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依然以控制癫痫发作症状为主,癫痫的整体治疗状况并未明显改善,仍有20%~30%的患者无法由AEDs完全控制发作,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P)~([1])。确认病因并给予相应针对性治疗对控制DREP患儿癫痫发作,改善神经发育结局十分重要。当DREP患儿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未发现结构性病变,脑电图(EEG)未提示单灶性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20.
70%~80%的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内科治疗,可以得到缓解或控制。但20%左右为难治性,这其中至少有50%的病人适合手术治疗。适当的外科手术能够减少、减轻、甚至完全控制癫痫发作。癫痫的手术治疗涉及到手术时机、术前定位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只有熟练掌握了三方面的知识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所以,开展癫痫手术治疗,加强神经内、外科及精神科医师的协作是非常必要的。1手术适应证1.1病灶性癫痫主要是由相应脑部病变所致癫痫,且内科治疗无效。此类癫痫常呈进行性发展,发作频繁,严重影响脑功能。随着CT、MRI、fMRI、DSA、PET和MEG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