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与足部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选取9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足部自护知识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的足部自护知识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足部自护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其治疗依从性、足部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依照入院就诊登记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0)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30)应用传统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入院时、出院第1天、出院第90天的治疗依从性,Wagner分级情况,足部自护知晓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agner分级较对照组下降(P0.05),研究组足部自护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均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疼痛感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依从性与足部自护能力。同时,还可减少溃疡、感染、脓肿等不良事件,有效减轻了疼痛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综合科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评分、足部健康行为、血糖水平、遵医自护行为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糖尿病足基本知识、足保护性护理知识、肢体功能锻炼、自我足部检查等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正确选择鞋袜、正确洗脚、正确修剪趾甲、合理足部保健运动等足部健康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量运动、血糖监控、低血糖预防、情绪管理、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等DMQLS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增强患者自护意识及遵医依从性,正确规范足部健康行为,使血糖控制更为平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自护干预对尿毒症透析患者水钠控制与睡眠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6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护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透析期间的水钠控制依从性及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L)评估]与自护能力[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SQ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透析患者应用Orem自护干预可有效提高水钠控制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姁怿  张维林  杜春萍 《浙江医学》2018,(13):1503-1505
目的探讨出院后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将98例经治疗出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3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出院时及随访1、2、3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腰腿痛VA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3个月时,观察组VA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随访1个月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3个月时,观察组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出院后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齐春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721-3723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家庭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将2组患者出院时及延续性护理1个月、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Barthel 评分及 NIHSS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及延续护理1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延续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Barthel 评分及 NIHSS 评分均有较大改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61-16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宣教对颈淋巴结结核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颈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临床路径健康宣教。比较出院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比较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淋巴结结核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健康宣教能显著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老年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和三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GDS评分均有差异,治疗前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出院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 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158-161
目的研究针对性延续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儿鼻症状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延续护理干预模式护理,设为治疗组。两组均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若症状较重合用布地奈德及氯雷他定鼻喷剂。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治疗组使用针对性延续性护理方法护理。并对两组护理后的鼻炎评分、疗效、认知效果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鼻炎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鼻炎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认知效果为(3.83±0.82)分,对照组认知效果为(3.25±0.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59例依从性好,占98.33%;对照组中,40例依从性好,占66.67%。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延续护理可提高变应性鼻炎的疗效,降低鼻炎评分,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后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定期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方法分为IKAP组78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IKAP组除了对照组宣教措施以外,重点进行IKAP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后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IKAP组患者干预后自我保暖、不负重不受压、遵守治疗方案、定期健手操、定时测血压、保护血管通路6项遵医行为配合度优于对照组,ESCA量表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KAP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8.97%)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干预后6个月SF-36问卷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血液净化患者而言,开展IKAP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血管通路建立后遵医行为、提高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甘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34-173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06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知识、自护能力、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3、6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知识评分及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3、6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空腹血糖及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3、6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出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顺序入选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采取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干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的门诊或上门随访,提供药物治疗调整、患者和家庭成员咨询等服务;出院前患者接受当面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1次上门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对照组患者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于12个月后进行1次临床随访,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指标,使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评估糖尿病知识,使用《改良的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能力,使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3例(3.0%)患者因出院后失去联系失访,3例(3.0%)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干预组1例(1.0%)患者由于搬离原住址而中途放弃,1例(1.0%)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随访结束时,干预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使用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DKT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具体饮食、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每日吸烟量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治疗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判院外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4月16日—2019年7月16日接收的100名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小屏 《吉林医学》2013,34(21):4354-4355
目的:进一步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所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践效果,从而为临床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继发感染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在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变化上干预组患者各项日常正确的足部护理行为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护能力得分方面,干预组患者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足溃疡继发感染率方面,干预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所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预防糖尿病足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8.
肖惠兰  梁健瑜 《吉林医学》2013,34(2):335-33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治疗12个月之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但干预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干预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对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护理4~8周后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56-159+163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对预防0级糖尿病足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KABP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及糖尿病足危险程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为(4.77±1.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1.60)分(P0.05);实验组糖尿病足危险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KABP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加强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改善足部神经病变程度,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