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亚 《浙江医学》1998,20(6):330-331
为了探索肺癌患者血清铜、锌的变化,测定43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铜、锌含量及铜/锌比值,并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血清铜、锌含量及铜/锌比值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0.01),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术后血清锌含量升高,而血清铜含量下降。提示血清铜、锌含量的测定对肺癌的诊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癌、胃癌患者血清铜、锌、镁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了 40例肺癌及 1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铜、锌、镁3种元素,并探讨了3种元素与上述癌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肺癌、胃癌患者血清铜及血清铜锌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锌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镁略低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清铜及血清铜/锌比值升高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铜,锌对肺癌,结核及肺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rkinElmerZeeman/303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癌、结核、肺部感染、健康对照血清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铜升高,血清锌降低,铜/锌比比值升高;肺结核组血清铜升高,血清锌正常,铜/锌比值高于肺部感染组,低于肺癌组;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及肺癌患者血清铜,锌,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29例肺结核,17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73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血清铜、锌、镁、铁含量。结果表明,血清锌、铁降低,血清铜升高,提示支气管管肺部有感染存在。铜/锌比值的显著升高,对诊断支气管肺癌有一定价值,并可作为原发性肺癌高危人群普查的检测方法之一。对感染过程中血清金属元素含量改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铜、锰、硒、锌等的含量,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患者血清铜、锰、锌高于对照组,硒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铜、锌、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硒水平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UV-210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1 43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铜、锌、硒水平.结果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发组及有肿瘤负荷组患者血清铜及铜/锌比值高于无复发及无肿瘤负荷组(P<0.01),血清锌、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与其它肿瘤患者组间也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锌、硒进入方程,且为保护因素.结论低锌、低硒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血清铜升高则可能是肿瘤存在的结果.血清铜及铜/锌比值与肿瘤负荷状态及复发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铜、锌对肺癌、结核及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rkinElmerZeeman/303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癌(56例)、结核(30例)、肺部感染(25例)、健康对照(118例)血清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钢升高,血清锌降低,铜/锌比值升高;肺结核组血清铜升高,血清锌正常,铜/铸比值高于肺部感染组,低于肺癌组;肺部感染组血清铜、锌、铜/锌比值均无变化。认为铜/锌比值界限划分以肺癌组铜/锌比值>1.5,肺部感组铜/锌比值<1.2.结核组铜/锌比值介于1.2~1.5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2例长期血液透折的尿毒症患者的血清锌、铜、铁、铝浓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血清铁、锌浓度可降低,铝有升高趋势,铜无明显变化;单次血液透析,血清锌、铁浓度无明显变化,而铝、铜有所增高。为避免透析液对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作者认为进行软化水的离子交换和反渗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40例 Graves 病患者和91名健康成人的血清锌、铜、镁浓变;并将患者组分为重型和典型两组,相互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raves 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锌、镁浓度和锌/铜比值降低,铜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ves 病重型组与典型组血清镁浓度较低,而锌、铜浓度和锌/铜比值均较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锌、铜、镁值浓度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并认为 Graves 病患者可能存在铜利用障碍.  相似文献   

10.
131例胃癌、萎缩性胃炎及浅表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正常人血清铜、锌、铁、锰的浓度和铜/锌比值测定结果发现:1.胃癌患者血清铜、锌及其比值与正常人比较,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病情发展趋势中发现,其铜、锌和铜/锌比值的变化也呈对应趋势。3.铜、锌及其比值在诊断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Perkin Elmer Zeeman/30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锌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肺病患者(P<0.01),而血清铜和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肺病患者(P<0.01)。以铜锌比值1.60作为分界值,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诊断符合率为98.8%,特异性100%,灵敏度为90.9%,信息量为0.3205;肺癌患者与良性肺病患者之间上述各值分别为85.9%,76.7%,90.9%和0.2449。铜锌比值在肺癌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血清锌、铜浓度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锌、铜在体内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肝与锌、铜代谢关系密切,体内80%的铜经胆道排泄,胆汁排泄障碍时可引起血清铜的升高和铜/锌比值的改变。因此,我们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锌、铜浓度改变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消息:肺癌患者的血清铜/锌(Cu/Za)比明显高于良性肺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如治疗前肺癌患者血清Cu/Zn比为2.25以上,肿瘤不能切除的可能性很大,能存活24个月者不超过5%。肺癌患者的平均血清锌值(62.7ug/dl)较健康者(73.3ug/dl)及良性肺病患者(69.9ug/dl)明显下降。TNM分类的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在第Ⅲ期平均为60ug/dl,Ⅱ期和Ⅰ期平均为66.7ug/dl。肺癌患者的平均血铜值(140.1ug/dl)较健康暂(100.0ug/dl)及良性肺病患者(112.5ug/dl)明显升高。Ⅲ期患者血清铜平均值为150.3ug/dl,而Ⅰ期和Ⅱ期患者则为125.0ug/dl。  相似文献   

14.
报告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50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锌值明显下降,铜/锌比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据测定的正常(对照)组、有心脏病无心衰和充血性心衰三组患者的血清铜、锌浓度及铜/锌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无心衰组血清铜、锌浓度及铜/锌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而心衰组三项均有变化(P<0.001),似可作为心衰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其机理可能是机体的营养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锌、铜含量,探讨微量元素铜、锌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2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64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锌、铜含量。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锌低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铜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锌代谢紊乱,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变化对妊娠糖尿病的病情估计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和病情判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75例肺癌、54例非肿瘤性肺病及50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铜/锌比值(Cu/Zn)。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EA、β_2-MG、Cu/Zn 均显著升高(P<0.05),对肺癌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血清CEA 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CEA、β_2-MG、Cu/Zn 三者联合检测,使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84%和79.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岛津AA—646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46例白血病患者血清铜、锌含量及铜蓝蛋白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锌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而血清铜、铜/锌比值显著升高,而且与血清铜呈现有意义的相关正r=0.415铜蓝蛋白氧化酶活性升高,n=46,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铜、锌、铜/锌比值及铜蓝蛋氧化酶活性未见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6例肺癌患者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性质及量的变化,并与10例良性胸部疾病作对照,结果显示:癌变组免疫学性质改变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Ⅰ)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对11例切除原发灶的肺癌患者行手术前后对照,结果表明:术后 CuZn-SOD-Ⅰ明显下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量(CuZn-SOD-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A)则升高。作者认为:肺癌可导致全身抗自由基损伤酶 CuZn-SOD 在性质及量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8,5(1):044-44
<正> 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铜、锌及全血硒的研究表明,其血清铜增高、锌降低,全血硒升高;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铜升高、锌降低而硒无变化,此有助于其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心绞痛者3项指标均无变化;心衰与AMI二者都表现为血清铜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