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的治疗方案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中国医刊》2006,41(12):17-19
最常见偏头痛类型是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两型, 故一般教科书、药物临床试验和药品说明书等所指的偏头痛都是指这两型而言.以下介绍的偏头痛治疗也只限于这两型偏头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经络腧穴作用的特异性,寻找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最佳经络腧穴,为偏头痛提供一个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针刺手少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3条经络腧穴治疗偏头痛,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特征.结论针刺足少阳经络腧穴治疗偏头痛是用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最佳经络选择.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型脑梗死是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发生的脑梗死,是一种偏头痛所致的特殊类型的脑损害.本文通过一则偏头痛型脑梗死的病例,将本病的诊断依据,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了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紊乱疾病,重度的偏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病之一.按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笔者应用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治疗无先兆偏头痛4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困扰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偏头痛的药理实验模型不断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偏头痛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根据中医证候特点建立的偏头痛模型为阐释中医药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及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常用的偏头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包含实验模型的建立机制、造模方法、评价标准与特点,为后续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偏头痛病名的由来、偏头痛在中西医内涵上的区别以及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偏头痛一病无论在病名上还是在临床上都容易在中医学和西医学范畴内引起混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作者认为偏头痛在中西医的内涵上是有区别的,中医所说的"偏头痛"部分属于西医的偏头痛;而西医说指的偏头痛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多种病名,在临床上应用中医古籍研究偏头痛时,明确其表述,应该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杜业亮 《中国医刊》2006,41(12):14-17
偏头痛高发于中青年(25~39岁)和女性(女∶男=4∶1).全球患病率约为12%,亚洲和非洲低于欧美国家.   1 偏头痛的分型   ICHD-Ⅱ将偏头痛分为6类: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儿童周期综合征(常为偏头痛的先驱),视网膜偏头痛,偏头痛并发症和可能偏头痛6大类.其中以无先兆型偏头痛最多见约占80%;先兆型占15%,其他类型少见.以下主要介绍无先兆和先兆偏头痛.……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类具有复发倾向和有刻板式特征的常见综合征.在临床上常难以确定某些头痛症状是偏头痛结束,还是紧张性头痛开始,而且患者两种头痛常同时存在.患者常有偏头痛的家族史.  相似文献   

9.
李秀美  苏家茹 《中外医疗》2008,27(22):27-28
目的 研究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中西医的有关理论进行治疗.结果 总体疗效有效丰显著,无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式是防治偏头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达到14.3%[1].近几年对于偏头痛患者颅内血管功能状态报道不少,但关于蒙族偏头痛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研究较少,为了解蒙族偏头痛患者的特征,本文就40例蒙古族偏头痛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与偏头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英杰  李达 《医学综述》1997,3(1):52-53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有许多证据表明偏头痛与免疫反应有关,而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免疫调节关系密切.为此,我们检测了48例偏头痛患者血浆TNF水平,以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测查,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偏头痛与年龄、性别、工作紧张、人格特征等有关,工作性质特点分布以教师,微机操作者及财会人员发病率最高.结论偏头痛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韩蕴丽  于道华 《广西医学》2006,28(9):1384-1385
目的 探讨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表现.方法 对30例诊断偏头痛的患儿进行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分析.结果 30例偏头痛患儿均表现为发作性头痛,部分伴有先兆,11例(36.7%)患儿脑电图表现异常.结论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的发作性疾病,部分表现有脑电图异常,应避免误诊为癫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以偏头痛为主要症状并确诊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共65例,其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3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17例,慢性偏头痛患者12例,术前详细收集一般资料,均行介入封堵术,于封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超声心电图、心电图,记录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估患者头痛缓解程度.结果 65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治疗后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之间差异,结果发现先兆性偏头痛组在VAS评分、MIDAS评分上明显低于慢性偏头痛(P<0.05),即先兆性偏头痛组头痛缓解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无先兆性偏头痛,最后是慢性偏头痛.结论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相较于其他类型偏头痛更能从中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15.
常见的癫痫共患病 偏头痛 偏头痛和癫痫是神经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两大类疾病,其中偏头痛的患病率约为12%(女性15%~17%、男性6%),明显高于癫痫人群的0.5%~1.0%.而偏头痛患者癫痫患病率为1%~17%,癫痫患者偏头痛患病率为8.4%~23.0%,比普通人群高2倍.约4.7%癫痫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20.6%癫痫患者有癫痫家族史,与癫痫的遗传倾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之一,常有遗传背景,多起病于儿童期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 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 ~10%,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 : 3. 偏头痛被认为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脑功能失调,与认知损害相关. 为探讨影响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及可能机制并提出防治偏头痛的措施,对偏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时间知觉等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疾病.也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多见和难以治疗的功能性疾病.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偏头痛全球患病率10%,终身患病率14%[1].患者会长期受头痛的折磨和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偏头痛病因多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偏头痛和抑郁焦虑之间的双向影响已被确认[2].躯体症状和焦虑抑郁并存,两者在发生上并没有因果关系,但在病程和预后上相互影响,以致病情复杂化、难治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偏头痛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偏头痛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偏盲多见,其次是偏身感觉障碍,感觉性失语、眩晕、四肢轻度偏瘫.CT及MRI扫描发现梗死部位主要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表现为大脑枕叶梗死18例、皮质梗死8例、内囊区梗死9例、多发性梗死4例、小脑梗死3例.治疗主要是控制偏头痛发作及改善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措施,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39/42).结论 偏头痛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要重视偏头痛性脑梗死的病因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的偏头痛患者有前驱症状,并有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睡眠不足,饮酒等.现将偏头痛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患者的情绪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偏头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临床观察显示,偏头痛患者不仅遭受着剧烈的躯体痛苦,同时也伴随着明显的负性情绪表现.有关情绪改变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论,有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偏头痛发生的诱因[2,3],也有人持不同观点[4].为了探讨偏头痛与情绪状态的相互关系,现就偏头痛发作期及缓解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一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