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在体外实验中诱导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于FB,应用MTT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变化.以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蛇床子素对FB相关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蛇床子素作用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MTT法检测的IC50为(15.5±2.2)μmol/L.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了凋亡小体;DNA ladder法检测到细胞凋亡时DNA降解形成的梯带,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细胞周期的变化.蛇床子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同时下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 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Bax等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低血清及白介素1β(IL-1β)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对6例瘢痕疙瘩、6例增生性瘢痕及6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方法,通过检测Bax,Bcl-2蛋白及特异性DNA梯形条带,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低血清中及IL-1β作用后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结果 (1)在低血清中,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Gax/Bcl-2蛋白表达比值没有明显改变,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出现程度较轻的细胞凋亡,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凋亡,且Bax/Bcl-2比值升高,表明发生细胞凋亡,(2)IL-1β作用下,三者成纤维细胞均发生凋亡,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凋亡比正常皮肤严重。但Bax/Bcl-2比值在瘢痕疙瘩升高,在正常皮肤降低。增生性瘢痕无明显变化。结论 不同的成纤维细胞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人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0、10、50、100μmol/L浓度的虾青素作用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中的TIMP-1、MMP-1、COL-I及COL-Ⅲ的浓度;Western-blotting检测Bcl-2、α-SMA、TGF-β1及Bax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虾青素使人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力降低而凋亡率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同时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及TIMP-1、MMP-1、COL-I、COL-Ⅲ合成。结论:虾青素能诱导人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并抑制HSF细胞增殖、转化,减少胶原分泌,促进胶原酶解,继而有效改善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对瘢痕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 cell FB)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体外培养FB的Bax和Bcl-2蛋白以及DNA的变化。结果:瘢痕疙瘩FB的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瘢痕疙瘩FB的Bax、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FB Bax和Bcl-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变化(P>0.05)。三者FB Bax/Bcl-2b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DNA检测三者FB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的梯形条带。结论:干扰素α-2b不能诱导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痛FB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低血清及白介素 1β(IL - 1β)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对 6例瘢痕疙瘩、6例增生性瘢痕及 6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方法 ,通过检测Bax、Bcl 2蛋白及特异性DNA梯形条带 ,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低血清中及IL 1β作用后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在低血清中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Bax Bcl 2蛋白表达比值没有明显改变 ,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出现程度较轻的细胞凋亡 ,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细胞凋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凋亡 ,且Bax Bcl 2比值升高 ,表明发生细胞凋亡。②IL 1β作用下 ,三者成纤维细胞均发生凋亡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凋亡比正常皮肤严重 ,但Bax Bcl 2比值在瘢痕疙瘩升高 ,在正常皮肤降低 ,增生性瘢痕无明显变化。结论 不同的成纤维细胞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CF-β1的表达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Genistein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Genistein(25、50、100μmol/L)处理,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48h后细胞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测Genistein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内Ca2+浓度以及Genistein预处理后再加bFGF刺激的细胞Ca2+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Genistein作用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的mRNA与蛋白量均显著下调,并具有剂量依赖性;bFGF可使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经Genistein预处理的细胞内Ca2+的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Genistein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拮抗生长因子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的效应,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获取患者经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从中提取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采用MTT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黄芪甲苷作用后的成纤维细胞的周期进行分析。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经黄芪甲苷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验证黄芪甲苷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凋亡调节蛋白Bcl-2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愈发明显。大多数的成纤维细胞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且细胞周期受到阻断;通过黄芪甲苷对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并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实现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适于对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cl-2、Bax及Caspase-3中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组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g/ml)。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培养24h后,采用RT-PCR检测Bcl-2、Bax及Caspase-3 m RNA的表达,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Bcl-2、Bax及Caspase-3 m RNA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高剂量组Bcl-2 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Bax及Caspase-3 m 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能上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激素和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后是否产生凋亡,以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是否一致.方法 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吸光度A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地塞米松(0.1 mg/ml)和干扰素α-2b(1000U/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 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干扰素α-2b不能诱导这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明显细胞凋亡,且IFN α-2b抑制增殖瘢痕的ERK1/2通路,而对JNK通路无影响,其不引起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RK1/2和JNK通路的变化.结论 激素类药物和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Ⅰ型(angiotensinⅡtype1,AT1)和Ⅱ型(angiotensinⅡtype2,AT2)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AngⅡ受体的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受体的表达,用3H-TdR的掺入法检测AngⅡ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可见AT1和AT2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正常皮肤增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在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T1和AT2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fmol/106个细胞,(4.9±1.05)fmol/106个细胞。RT-PCR结果显示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3H-TdR的掺入率,AT1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AngⅡ的这种促进作用,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明显增强AngⅡ的这种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通过激活AT1和AT2受体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产生调节作用,AngⅡ产生异常和受体表达比例失衡可能导致瘢痕的过度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激素治疗瘢痕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Bao W  Xu S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78-381
目的 明确类固醇治疗瘢痕的具体作用机理。 方法 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 6例瘢痕疙瘩 ,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及 6例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在激素作用下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 6例激素局部注射后的在体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生物合成及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 结果  (1)激素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不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同时伴有Bax/Bcl 2蛋白比率的升高。 (2 )局部注射激素可以通过抑制PDGF基因表达而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在体增殖。 (3)局部注射激素可以通过抑制转录而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在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I、III型胶原合成。 (4)激素局部注射可引起瘢痕c myc和p5 3基因表达增高从而诱导在体瘢痕的细胞凋亡。 结论 激素治疗瘢痕的疗效是通过抑制增殖及生物合成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Hypertrophic scar (HS) is a pathological scar that often occurs in burn patients. Its hist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cessiv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FB) and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FB is ess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HS. The crude extra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have benefic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HS besides possessing fewer side effects and being easily available. Polyphyllin VII (PP7) is an isoprene saponin isolated from Rhizoma paridis. It has a pro-apoptotic effect on cancer cel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monstrate that PP7 exert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HSFs) in vitro.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PP7 considerably induces the apoptosis of HSFs and inhibits their activity. Our data show that the PP7-induced HSFs cell apoptosis was mainly due to the enhanced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genes (Bax, Caspase-3, Caspase-9) an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2. Moreover, PP7 treatment also enhances the expression of JNK, but that of extracellular protein kinases (ERK) was reduced, and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ERK/JNK pathways. Thus, PP7 can be used as a drug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H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TAM)与 γ-干扰素(γ-IFN)联合抗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γ-IFN,TAM或雌二醇(E2)作用于ER阳性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用药前后Bcl-2,Bax,Fas,FasL及Caspase-8蛋白的变化;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TAM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生长作用。γ-IFN预处理细胞24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增强。联用γ-IFN与TAM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8表达上调;但药物处理前后,细胞Bax,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体外条件下,TA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ER阳性乳腺癌细胞作用;γ-IFN能加强TAM的抗乳腺癌作用。两者作用机制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Caspase-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 μmol/L浓度的5,7,4′-三羟基异黄酮共培养48 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成纤维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各组5,7,4′-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细胞PCNA的表达均降低(P<0.05),50 μmol/L及100 μmol/L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表明细胞分裂受到抑制;100 μmol/L组的S期细胞数量比例也有增加,并于G1期前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 5,7,4′-三羟基异黄酮可通过影响细胞分裂与DNA合成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在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C3G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ICAD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C3G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呈凋亡特征性改变;TUNEL法检测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3G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蛋白的比值,促使Caspase-3酶原蛋白活化,下调ICAD蛋白表达(P<0.01).结论 C3G具有在体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降低导致Caspase-3活化、ICAD蛋白表达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SRL)在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RL(5、10、20、30、40和50n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24、48和72h时的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观察BEL-7402细胞中Caspase-3、Bcl-2、Bcl-xl和Bax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酶的活性;JCl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bm)。结果SRL可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并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SRL作用BEL-7402细胞后48h,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Caspase-3酶原蛋白激活,伴有Bcl-2、Bcl-xl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SRL能使抗凋亡蛋白Bcl-2、gcl-xl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激活Caspase-3酶原蛋白,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三种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表柔比星组、5-FU+奥沙利铂组、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FU组。经MTT实验方法确认各药物48 h的IC50做为联合用药的浓度分别为表柔比星(3.44μmol/L)、5-FU(1.76 mmol/L)、奥沙利铂(6.89m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测定各组间Bcl-2基因、Bax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测定各组间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用药组均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Bax mRNA及Bax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Bcl-2mRNA及Bcl-2蛋白的表达,且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FU组的作用优于表柔比星组、奥沙利铂+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FU组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联合作用可能通过促进Bax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七氟醚诱导的离体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SD孕鼠的胎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原代神经细胞,然后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的原代神经细胞;3%七氟醚组(S组),3%七氟醚混合气体处理的细胞;3%七氟醚+RES组(SR组),用RES处理细胞6h后,再用3%七氟醚混合气体处理的细胞;RES组(R组),RES处理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CCK-8试剂盒检测神经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和Bace-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APP和Aβ的表达水平。结果 S组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Bace-1、APP及Aβ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5);细胞增殖能力和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SR组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Bace-1、APP及Aβ的表达明显低于S组(P0.05);细胞增殖能力、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以缓解七氟醚诱导的离体神经细胞损伤,这可能与Aβ的表达下调,从而降低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肾癌ACHN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姜黄素诱导ACHN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人肾癌ACHN细胞24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肾癌ACHN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诱导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姜黄素对ACHN细胞Bcl-2、Bax、NF-κBP65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对细胞Bcl-2、Bax、NF-κBP65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人肾癌ACHN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并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后,Bcl-2、NF-κBP65 mRNA水平下降,Bax mRNA水平升高(P0.05),Bcl-2、NF-κBP65蛋白表达量下降,BaxI、κB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IκB,下调NF-κB活性,调控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抑制人肾癌ACHN细胞的增殖,诱导人肾癌ACHN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观察塞来昔布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i采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T24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T24细胞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塞来昔布(≥100μmol/L)作用24h及48h后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凋亡;塞来昔布100μmol/L作用,24h及48h后,T24细胞COX-2蛋白表达量下降,Bcl-2基因表达亦下调,而Bax基因在塞来昔布作用24h后变化不明显,48h后表达上调。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T2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