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Billroth-Ⅱ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43例患者行ERCP。结果 43例行ERCP的患者中插管成功39例(90.7%),插管失败2例(4.7%),并发消化道穿孔2例(4.7%)。39例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31例(79.5%),其中3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8例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取石;诊断为胆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15.4%),其中4例行单纯乳头球囊扩张术、2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诊断为壶腹部肿瘤、胃癌肝门部转移各1例(2.6%),分别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2.6%)。结论对胃Billroth-Ⅱ式术后患者进行ERCP检查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内镜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接受了50例次ERCP诊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2.0%(46/50)、93.5%(43/46)、88.4%(38/43)和76.0%(38/50)。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的成功率分别为76.0%(19/25)和75.0%(18/24);共有3例不良事件, 1例患者术中发生胆肠吻合口黏膜撕裂, 1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ERCP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具有相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毕Ⅱ式胃切除术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总结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37次ERCP治疗的178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ERCP操作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的进镜成功率为83.5%(198/237),选择性胆胰管插管成功率为91.4%(181/198),完成预期操作的治疗成功率为98.9%(179/181)。毕Ⅱ式ERCP的总成功率为75.5%(179/237),各年总成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胆总管结石ERCP总成功率为85.2%(127/149),结石一次取净率为56.7%(72/127)。毕Ⅱ式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3%(34/237),其中穿孔1.7%(4/237)、出血1.3%(3/237)、胰腺炎3.4%(8/237)、无症状性高淀粉酶血症8.0%(19/237)。1例穿孔和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因继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3%,3/237)。大部分ERCP相关并发症经药物保守治疗或内镜再次干预得以好转(91.2%,31/34)。 结论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ERCP总体上是有效和安全的,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术者经验的成熟,进镜、选择性胆胰管插管和治疗性干预的成功率均可接近正常解剖结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短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e, SBE )辅助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Roux-en-Y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5月—20...  相似文献   

6.
Billroth-Ⅱ式胃切除患者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诊断和治疗Bilroth-Ⅱ式(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胆胰疾病,61例毕Ⅱ式胃肠重建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乳头插管成功率为75.4%,胆道造影成功率63.9%;胆管引流9例,括约肌切开取石1例。全组有3例(4.9%)发生肠穿孔。作者对造成ERCP及治疗操作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胃肠重建的方式,采用前视或侧视型内镜对成功率的影响不大,并对此类患者的内镜治疗及肠穿孔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镜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261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进镜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所获得的潜在因素对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的261例患者共行345例次ERCP操作,进镜成功率为82.3%(284/345),插管成功率为89.1%(253/284)。ERCP技术性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镜未能到达十二指肠盲端及找到壶腹乳头(66.3%,61/92)和选择性胆胰管插管失败(33.7%,31/92)。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49/345),其中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3.2%(11/3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ERCP操作(OR=7.717,95%CI:2.581~23.068,P<0.001)、合并Braun吻合(OR=8.737,95%CI:2.479~30.797,P=0.001)和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OR=2.774,95%CI:1.283~5.997,P=0.009)是进镜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B值进行赋分,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为1分,首次ERCP操作为2分,合并Braun吻合为2分,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当临界值为2.5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70.8%。结论首次ERCP操作、合并Braun吻合和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是影响毕Ⅱ式胃切除术后ERCP进镜失败的危险因素。对操作失败高危患者早期识别干预有助于提高进镜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及其相关疾病谱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该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入院行ERCP诊治的52例PBM患者的资料。总结PBM的临床特点、分型、相关疾病谱变化和ERCP诊治过程。结果52例PBM患者中,女性多见,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和黄疸,其中Ⅰ型20例、Ⅱ型25例 、Ⅲ型7例,合并胆总管囊肿者占50.0%。从首次发病到我院明确诊断为PBM的时间跨度平均为12.2年,其中主要临床问题发生变化的有24例(46.2%)。共进行69例次ERCP操作,5例次患者失败(7.2%),PBM的困难插管率为34.6%(18/52),其中11例需借助高级插管技术,同期可比非PBM4 275例ERCP的困难插管率为15.4%(657/4 27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5,P<0.05)。患者行多种治疗性ERCP操作,包括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胰管支架置入术、胆管和胰管结石取石术等,操作成功率为92.8%(64/69),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5.4%(8/52)。结论PBM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ERCP技术在PBM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插管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从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为胆胰疾病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术者的操作技术和术中的准确判断与处理,以及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ERCP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并使得ERCP广泛开展受到一定困扰。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该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优化的预防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主要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2017年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RCP诊治的年龄≤14岁胆胰疾病患儿61例,共行ERCP操作101例次,回顾分析行ERCP的病因、麻醉方式、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先后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1例次操作中成功97例次,成功率为96.0%。慢性胰腺炎(68.3%,69/101)、胰腺分裂(11.9%,12/101)、胆管结石(8.9%,9/101)分别占适应证的前3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7%(33/101),以高淀粉酶血症(13.9%,14/101)及术后胰腺炎(13.9%,14/101)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呈负相关(P<0.01,OR=0.020,95%CI:0.002~0.160),而胰腺分裂(P<0.01,OR=7.4,95%CI:1.4~37.9)、胰管插管(P<0.01,OR=79.7,95%CI:6.5~972.6)为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行ERCP以慢性胰腺炎为主要适应证,总体操作成功率较高,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尤其在一些特殊患儿(如胰腺分裂)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诊治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技术,术后胰腺炎(PEP)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自ERCP诞生以来,PEP防治便成为国际性研究焦点,近年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危险因素、药物预防、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但研究结论不甚一致,仍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诊治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以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172例16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麻醉方式、疾病诊断、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72例患儿共接受375次ERCP操作,胆道疾病210例次(56.0%),胰腺疾病245例次(65.3%)。分别完成胆、胰管开口切开,胆、胰管取石,胆、胰管内支架置入,鼻胆管、鼻胰管引流等相关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9.5%(373/375),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5/375),包括13例次(3.5%)术后胰腺炎,8例次(2.1%)术后出血,6例次(1.6%)术后胆管炎,并发症均于治疗后缓解。无重症胰腺炎、穿孔、ERCP相关死亡发生。首次ERCP操作及反复多次插管的术后胰腺炎风险更高(P<0.05),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患儿术后出血风险更高(P<0.05)。结论 儿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成人相近,并且与治疗方法有关,内镜医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选择合适的方法操作时,儿童ERCP仍可被视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胆胰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ERCP教育与培训为推广和普及ERCP技术做出巨大贡献,但目前的ERCP培训模式仍以传统的师徒模式为主,缺乏标准化的ERCP教育与培训模式,近年来ERCP模拟器在培训中有所应用,手把手培训也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报道。本文对目前ERCP教育培训模式及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评价西咪替丁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414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58例)分别于术前一日、 当日及术后一日给予西咪替丁(800mg/d,静脉滴注),B组(147例0分别于术前30min及术后4h内给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C组(109例)给予安慰剂,术前、术后3h及24h检测血清淀粉酶(正常参考值10~1  相似文献   

16.
范玲  傅燕  刘懿  黄华  倪静  唐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10):2497-2505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出血多数轻微且具有自限性,但有时仍需要输血以及内镜下止血。然而常规内镜止血治疗后可能发生再次出血,需进行血管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干预,这些将显著增加ERCP术后出血相关的死亡风险。本文探讨了影响ERCP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特定因素、患者相关因素以及操作相关因素,并阐述了预防和治疗ERCP术后出血的不同措施,以期能为临床识别出血高危人群和制订精准手术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技巧,分析影响插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完成的小儿和成人ERCP操作各90例,统计其解剖相关数据、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中重度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PEP)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6 731例初始乳头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插管操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参数均为前瞻性收集。主要研究终点为中重度PE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PEP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6 731例初始乳头的ERCP患者总体PEP发生率为5.3%(n=359),中重度PEP发生率为1.0%(n=6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ERCP适应证、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误进胰管次数以及有无学员参与插管等因素与中重度PEP发生有关(P均<0.1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2, 95%CI: 1.28~4.21, P=0.006)、非胆总管结石(OR=2.04, 95%CI: 1.16~3.59, P=0.014)、插管时间≥5 min(OR=2.23, 95%CI: 1.20~4.13, P=0.011)、误进胰管次数≥1次(OR=1.88, 95%CI: 1.03~3.44, P=0.040)和无学员参与插管(OR=1.81,95%CI: 1.02~3.22, P=0.043)是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非胆总管结石、无学员参与的插管以及困难插管等。ERCP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杨明  张文杰 《胃肠病学》2000,5(3):174-176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55列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MRCP和ERCP,其中1例行ERCP失败改行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MRCP采用重T2加权及超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进行,ERCP和PTC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MRCP与ERCP(或PTC)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50/55)和98.2%(54/5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行ERCP的术后并发症,7例为迟发性胆道出血,对出血时间、疾病谱、出血量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患者均存在胆管炎症,出血时间在术后24 h至2周,出血量为少量至中等量(≤1000 ml),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RCP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临床罕见,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