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雄激素受体(AR)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雄激素水平、瘤体大小和淋巴转移的关系。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7例TNBC组织中AR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并对A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雄激素水平、瘤体大小、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组TNBC患者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19.54%(17/87),AR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间年龄、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4,P=0.918;t=-1.081,P=0.283),而在瘤体大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7,P=0.043,χ2=4.827,P=0.028),瘤体大者与有淋巴结转移者AR阳性率高。 结论:TNBC患者AR阳性表达与瘤体大小、淋巴转移有关,提示AR表达阳性的TNBC较阴性者有更加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c-erbB-2的表达与ER、PR,以及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而行手术切除加腋窝清扫的乳腺癌病人34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ER及PR;比较c-erbB-2表达与ER、PR、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c-erbB-2阳性表达者占48.2%,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的c-erbB-2阳性表达为69.6%,而淋巴结阴性者则为34.6%(P〈0.001)。ER、PR均阳性且c-erbB-2表达也阳性者为38.1%;而ER、PR均阴性、c-erbB-2阳性者达64.6%(P〈0.001)。仅ER阳性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分别是40.7%和69.2%(P(0.001)。仅PR阳性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分别为46.4%和49.7%(P〉0.05)。〈2cm和2~5cm肿瘤的c-erbB-2阳性率分别是47.1%和48.8%(P〉0.05)。导管内癌和黏液癌的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达73.8%和60.0%。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与PR和肿瘤大小不相关。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与nm 23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及其与nm 2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2例淋巴结常规检查阴性且病理报告无癌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832枚及相应癌原发灶用抗上皮细胞膜(EMA)及nm23-H1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被检病例的 23.0%(12/52),淋巴结的 4.1%(34/832)存在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癌.低分化组(40.0% , 8 /20)及肿瘤大于2.0cm (37.5% , 9/24)组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12.0%, 4/32)及肿瘤小于 2 cm组 (10.7%, 3/28),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 1和P <0.05).51 .9%(27/52)的乳腺癌组织中nm23为阳性表达.淋巴结微小转移癌组nm23阳性表达率(25.0%,3/12)远低于非转移组(60.0%,24/40),差异具显著性(P < 0.05).结论采用单克隆抗体EMA探针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难以确认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淋巴结可以发现微小转移癌灶;乳腺癌转移早期nm23表达即下降.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P法检测 2 86例原发性乳腺癌c erbB 2和nm 2 3基因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示c erbB 2阳性率为 3 9.5 % ,nm 2 3阳性率为 65 .7% ;c erbB 2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nm 2 3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 ,但与肿瘤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c erbB 2与nm 2 3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提示nm 2 3基因有望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mRNA和VEGF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RβmRNA表达水平与VEGF121和VEGF165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5和0.641,均P=0.000)。VEGF121和VEGF 165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33,0.004)。结论: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受ERβ的影响,而乳腺癌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者可能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亚甲蓝示踪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 2 %亚甲蓝作示踪剂 ,经根治术同一切口 ,对 85例I~III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结果示SLNB的成功检出率为 90 .6% (77/85 ) ,准确性为 96.1% (74/77) ,假阴性率为 3 .9% (3 /77)。SLN的转移阳性率为 3 6.4% (2 8/77) ,阴性率为 63 .6% (4 9/77) ,与腋窝淋巴结 (ALN )的转移阳性率 (3 8.8% ,3 3 /85 )和阴性率 (61.2 % ,5 2 /85 )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SLNB失败的 8例中 ,原发肿瘤位于内上象限 4例 ,中央部 2例 ,外下和外上象限各 1例。假阴性 3例均为T2 N1 期 ,原发肿瘤位于外上象限 ,经洞式探查发现腋尖组 (III组 )淋巴结均有转移。提示应用亚甲蓝示踪的SLNB ,可准确预测乳腺癌ALN的病理学状态。洞式探查III组淋巴结 ,可以弥补SLNB出现假阴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病灶与腋窝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关系。 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肿瘤病灶和转移淋巴结中ER(免疫组化法)和HER-2(荧光原位杂交法)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与一致性。 结果:80例患者中,乳腺癌肿瘤病灶ER阳性34例(42.50%),HER-2阳性26例(32.50%);腋窝淋巴结转移灶ER阳性37例(46.25%),HER-2阳性27例(33.75%),两者在肿瘤病灶与腋窝淋巴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50,P=1.000)。肿瘤病灶与腋窝转移淋巴结ER均阳性32例,HER-2均阳性22例,肿瘤病灶与腋窝转移淋巴结两种受体表达情况总符合率为83.75%,两者在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0.825,0.746;κ=0.823,0.764)。 结论: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病灶与腋窝转移淋巴结中ER和HER-2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应用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标记淋巴管并计数,分析两者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6.5%,COX-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组中淋巴管密度(D2-40 positive lymph vessel density,LVD)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且LVD与COX-2的表达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LVD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在COX-2可能通过受体途径诱导肿瘤淋巴管的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CK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K 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笔者检测了CK 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 :(1) 60例大肠癌患者的 2 3 4枚淋巴结中 ,共有 2 2例 (3 6.67% ) 3 9枚 (16.67% )淋巴结存在微转移 ,主要以单个散在和小团状分布于淋巴结的边缘窦内。 (2 )CK 18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14 .10 % (3 3 / 2 3 4) ,除 1枚淋巴结外 ,HE染色阳性者CK 18染色均阳性 ;PNA受体表达阳性率为 13 .2 5 % (3 1/ 2 3 4) ,HE染色阳性者PNA染色均阳性。CK 18蛋白和PNA受体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E染色阳性者 (P <0 .0 1)。 (3 )CK 18和PNA受体共同表达阳性率为 10 .68% (2 5 / 2 3 4) ;CK 18表达阳性而PNA受体阴性的淋巴结 8枚 ,占 3 .42 % ;PNA受体表达阳性而CK 18表达阴性的淋巴结 6枚 ,占 2 .5 6%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 )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Dukes分期有关 ,C期明显高于A和B期 (P <0 .0 1)。提示CK 18和PNA联合应用可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和Foxp3(调节性T细胞标志)的表达,以42例女性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组织为对照,分析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组织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与Foxp3~+T细胞(Tregs)的数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与Foxp3~+T细胞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但仅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Tregs的浸润数量与Ki-67表达之间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微环境存在免疫抑制,Tregs浸润数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但与肿瘤增殖无关,提示Tregs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男性乳腺癌的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年间收治的1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就诊时已属晚期,活检后分别存活6个月和8个月。其余9例均手术治疗,其中3例失访,1例术后5年肺转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根治术后5年发现同侧腋下结节,活检为癌复发,予放疗及化疗,至今存活已逾7年,另4例术后已生存0.5~7.0年,仍在治疗中。结论重视男性乳腺癌早期诊断,行积极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化型黏膜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EMR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黏膜下癌的患者制定合理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分化型黏膜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管癌栓和癌灶中存在未分化癌细胞成分(危险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两指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危险因素都存在者,淋巴结转移率为75.0%,无危险因素者,淋巴结转移率为0.在11例26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17个淋巴结转移在N1,9个淋巴结转移超过N1 .结论 淋巴管癌栓和癌灶中存在未分化癌细胞成分是分化型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黏膜内癌行EMR术后病理学检查是黏膜下癌的患者,上述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附加手术的简单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mRNA和雌激素受体(ER)β亚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35例乳腺癌和12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PSA mRNA和ERβ mRNA表达;35例乳腺癌组织ERα和P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乳腺癌组织PSA mRNA表达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和PR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PSA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瘤组织(P均=0.00).ERβ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均=0.00).PSA mRNA表达阳性者ER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SA mRNA表达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38).ERα和P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PSA mRNA表达高于ER和PR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04).结论 PSA和ERβ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下调.PSA可能是反映乳腺癌组织中功能性甾体类激素受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癌前哨淋巴结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8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染色后显影的范围及特征。术中向肿瘤边缘的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观察淋巴结显影的情况;切取各站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 288例胃癌术后病理诊断为T1期102例,T2期126例,T3期60例。术中成功显影270例,阳性率为93.8%。102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SNs)与非前哨淋巴结(non—SNs)均有转移者66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仅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结论 通过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人大肠癌细胞(LS-174T)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L—NAME干预LS-174T细胞,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L-NAME对细胞分泌NO的影响;用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1)L-NAME降低了sL-174T细胞NO的分泌,呈浓度依赖性。(2)0.2mmol/L,0.4mmol/L,0.8mmol/L和1.0mmol/LL-NAME处理sL-174T细胞72h,对细胞侵袭重建基底膜的抑制率分别为10.29%,19.62%,34.08%和42.23%(P〈0.05或P〈0.01);(3)对细胞趋化运动抑制率分别为20.76%,24.95%,39.43%和46.85%(P〈0.01),同时可降低细胞MMP2mRNA的表达,而提高TIMP2 mRNA的表达。(4)NO浓度与MMP2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24,P〈0.01),而与TIMP2mRNA呈负相关(r=-0.7106,P〈0.01)。结论L-NAME具有抑制sL-174T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L—NAME的抗侵袭活性与肿瘤细胞MMP2mRNA和TIMP2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国人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乳腺癌传统临床病理因素建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报模型,实现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低危组”和“高危组”分类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期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报模型,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12个危险因素中筛选出3个建模因子: 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和C-erb-B2表达,由此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回顾性与前瞻性预报的正确率分别为79.3%,69.2%。结论:可以通过预测模型将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两个亚型,以预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性,该预测模型为乳腺癌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乳管内窥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FDS)对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为乳管炎59例(10.8%),乳腺导管扩张症117例(21.4%),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乳管炎185例(33.4%),乳管内乳头状瘤159例(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1例在FDS定位下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甲组),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美蓝后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乙组)。甲组术后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乙组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91例术后无上肢感觉异常,9例出现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麦默通)系统对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及其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监控下,利用Mammotome系统对115例患者152个乳腺病灶进行切除或活检,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及所有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并进行活检;其中86个病灶病理检查为纤维腺瘤,34个为乳腺腺病,2个为脂肪坏死,3个为男性乳房发育症,1个为导管炎症,26个为乳腺癌。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符合率100%。术后3例出现局部血肿,4例皮下瘀血,1例出现皮肤破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ammotome技术是一项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可对乳腺良性病灶进行切除,并可用于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前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