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为血液肿瘤(hematologic neoplasms,HN)血小板减少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Site Rite5超声系统引导下PICC置管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21年6月~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HN血小板减少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Site Rite5超声系统引导下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相对较高,二次以上置管成功率、置管失败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且疼痛程度更为轻微,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HN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Site Rite5超声系统引导下PICC置管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置管成功率、置管失败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肿瘤中心拟择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置管前采用PICC术前评估表.结果 :观察组采用评估表后,放弃采用PICC置管患者11例,对照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非常了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术前评估表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量表可指导PICC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肿瘤中心拟择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置管前采用PICC术前评估表指导PICC管理.结果:观察组采用评估表后,放弃采用PICC置管患者11例,对照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非常了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术前评估表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量表可指导PICC管理.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首次使用以来,因其方便有效安全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与传统的深静脉相比,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留管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常用于长期输液或输刺激性,高渗透性及黏稠性的药物的患者。特别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出血和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为肿瘤患者提供长期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金辉 《健康天地》2010,4(8):22-22,24
目的:探讨全程无间断交流在PICC置管中取得的效果。方法:PICC置管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应用全程无间断交流,了解患者在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护患之间的理解与相互配合,使工作能顺利进行,PICC管能长期有效的保留,患者置管期间能有舒适的感受。结论:全程无间断交流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也促进了PICC置管这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了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5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顺利完成化疗,均未出现药物外渗等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在1~6个月之间,平均为(3.5±1.2)个月。在留置PICC导管后,患者主要出现了穿刺点感染、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结论:早期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将患者的病痛减轻到最低限度。而正确的导管护理在PICC置管成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3):392-394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符合置管指征的11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按早产儿PICC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早产儿PICC常规护理加上精细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可靠、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ICC置管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70例危重患者(2017年3月到2017年8月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ICC置管护理),各35例,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危重患者中采用PICC置管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施持续质量高进前后两个阶段中的PICC置管成功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监护期间穿刺成功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88.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护期间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护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7.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导管监护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且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PICC置管监护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早产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我院生产或转至我院就诊的早产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36例早产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PICC置管操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操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置管前及置管时早产儿的血流动力学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估置管起始与结束时早产儿的疼痛程度;评价置管操作的顺利性,包括置管时间与成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特征显示,PICC置管前两组研究对象在血氧饱和度与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对照组早产儿可见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心率显著升高,与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PICC置管起始时疼痛程度均较明显,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置管结束时可见疼痛程度明显降低,相反对照组仍有所升高,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3);置管顺利程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平均置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P=0.036)。结论音乐疗法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操作过程中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疼痛程度及不适,同时平稳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顺畅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曹阳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6):74-74,87
目的:探讨常见的硅胶、聚氨酯二种材质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有无差异。方法:通过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不同材质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硅胶材质的PICC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能有效减少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显著减少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留置达到计划性拔管的满意度高。结论:硅胶材质的PICC较氨酯较聚氨酯材质的PICC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超对经上肢静脉PICC管置入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经上肢静脉行PICC后出现上肢肿胀并发症患者的上肢皮下组织及上肢静脉声像图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49例患者均可见上肢皮下软组织水肿增厚;25例患者PICC侧上肢静脉有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其中1例合并穿刺口皮下脓肿形成。结论彩超作为一种无创且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对经上肢浅静脉PICC后上肢肿胀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委员会管理模式对保证PICC置管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成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核操作者资质准入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规范PICC置管技术操作方法、流程;制定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标准,置管安全评价指标。结果:对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前后的一次置管穿刺技术、穿刺置管不同时间下例数、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建立完善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质量管理机构,对PICC置管技术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不仅有利于技术水平、维护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满足了病人的治疗需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发生PIC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口感染8例,静脉炎1例,堵管12例,皮肤过敏8例,导管破裂3例,穿刺点渗血3例.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均得以控制.结论 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堵塞再通方法。方法PICC堵管的分类、各种堵管分类的相应再通方法及具体操作方面的综述。结果笔者认为临床上PICC管堵管再通的方法,无明确的指南及操作规范,无论在药物使用方面还是在操作方面上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及局限性。结论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管,才是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放疗模拟定位机在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疗模拟定位机在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异位入颈外静脉、右心房、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及头臂静脉的导管,在放疗模拟定位机下进行机下调管。正位后应用计算机的可视功能确定导管头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记录正位后导管头端的位置及成功率。结果:56例导管异位患者中,除2例血管畸形者,正位成功率为85.2%。结论:放疗模拟定位机是一种实用、直观、简便、科学的用于PICC导管异位后正位的机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ICC导管回血相关因素,探讨减少导管回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PICC带管患者中出现过回血现象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方法和护理对策。结果:18例患者出现过回血现象,发生率为24%;其中多次回血现象占回血人数的44.4%。结论:通过导管回血原因分析,要预防导管回血,降低导管堵塞率,就必须规范化的培训,掌握PICC冲封管技巧,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样本取自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应用PICC导管,采用"双盲法"分参照组(传统护理,n=25)、试验组(综合护理,n=25),两组生活质量、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成功率比较.结果 护理前比较SF-36评分、情...  相似文献   

19.
介绍PICC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合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PICC现状、PICC临床应用、PICC置管方法、PICC主要并发症的防治。PICC较CVC相比,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可用于TPN治疗且并发症较少,节约患者的治疗成本。笔者针对PICC穿刺过程、操作机制及并发症等作详细介绍,PICC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置管方法。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多种优点,通过合理护理和治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护理人员需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有效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简易PICC维护模型的研制与应用,以加强护士对PICC维护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利用自制的简易PICC模型对该科1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PICC维护培训。选取某院肿瘤科的20例PICC穿刺患者,将经培训后护士进行的PICC维护,设为观察组,与未经培训进行的常规维护作对照,比较分析培训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的PICC维护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0.0%>65.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PICC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96>8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简易PICC模型对护士进行PICC维护培训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科室护士PICC维护操作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