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832株念珠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冬梅  陈求刚  崔颖鹏  廖康  罗兰  建美  曾燕 《广东医学》2001,22(11):1058-1059
目的 对本院临床送检的标本所分离的念珠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血培养用Bact/Alert血培养瓶抽血后在仪器上培养,阳性后转种沙保罗培养基,其他标本直接接种沙保罗培养基,分离纯菌用API 20C AUX进行鉴定,ATB FUNGUS进行药敏。其中氟康唑用Etest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32株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药敏结果:总敏感率由高到低是两性霉素B97.7%、制霉菌素95.4% 、5-氟胞嘧啶92.2%、酮康唑68.5%、益康唑62.5%、咪康唑53.6%;氟康唑共测33株全敏感。结论 念珠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最常见,其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敏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感染切口的主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地实施预防性及治疗性用药,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332例病例,取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回顾性分析菌群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有氧条件下切口分泌物培养有244例248株菌株生长,培养成功率为73.5%;无菌落生长者88例,占26.5%。致病菌以G-性杆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42.3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8.95%。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8.8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45%。其中产ESBLS株、产β-Lac株和HLAR株的耐药菌株共为97例,占39.11%。大部分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大部分球菌对替拉考宁、万古霉素敏感,其次对氯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敏感。结论:剖宫产手术感染切口的菌群以G-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培养出的耐药菌株比例较高,提醒我们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88份培养基无细菌生长,考虑可能为取材影响或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后致病菌被杀灭以及分泌物中的细菌可能为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形成菌落,故有条件者应加做厌氧菌培养。  相似文献   

3.
了解医院深部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为此进行调查 ,现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院近几年来疑有真菌感染病人的送检标本5 2 0份。1.2 方法 菌种的分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进行 ,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2 结果2 .1 标本主要来源 于痰、尿、大便分别占 6 1.9%、18.9%、15 .2 % ,在所有检出的各种真菌中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占绝大多数 ,分别为 5 0 .9%、17.5 %、10 .8% ,另外 ,毛霉菌占检出真菌的 5 .2 %。2 .2 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  相似文献   

4.
187株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冰  朱家源  崔颖鹏  朱斌  刘阳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407-407,424
目的了解外科病房检出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外科各病区住院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引流液和大便等标本培养分离菌株。分离出的真菌用API20CAUX鉴定.用ATBFUNGUS进行药敏实验。结果2003年4月.2004年12月从外科病房检出真菌187株,居前3位为白色念株菌99株(53.0%)、热带念珠菌38株(20.3%)和光滑念珠菌26株(13.9%)。以痰液、尿液、大便3种标本的检出率较高。分别占45.4%、13.4%、10.2%。科室来源主要是SICU、器官移植外科、胃肠外科。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总的敏感率分别为93.0%、98.9%、90.8%、59.8%。结论外科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株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以呼吸道、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常见。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对菌株的敏感性高,是治疗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149株临床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分布、分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BACIEC9050全自动培养仪和API20CAUX生化鉴定仪鉴定真菌;ATBFUNGUS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医院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株菌、光滑念株菌和热带念株菌为主;分布病区以呼吸内科、ICU、肿瘤科和内分泌科为主;真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对酮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真菌感染在临床存在,临床医生应及时检验可疑真菌标本,合理使用对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床念珠菌感染类型、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 分离培养真菌,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培养出的599株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并用微生物药敏进行真菌药敏分析.结果 (1) 599株念珠菌标本来源构成比,念珠菌的检出率以痰液为主(89.8%),其次为尿液(4.5%),念珠菌的检出率在血液中最少(0.7%).(2) 599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检出最多,为372株(62.1%),其次为热带念珠菌61株(10.2%)、光滑念珠菌59株(9.8%)、克柔念珠菌21株(3.5%)、近平滑念珠菌16株(2.7%)、其他念珠菌70株(11.7%).(3)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5-FC)、伏力康唑(VRC)的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念珠菌在医院内感染呈上升趋势.药敏监测非常必要,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7.
67株白色念珠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病员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用珠海丽拓公司的真菌培养、分离检测试剂盒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在临床分离鉴定的致病菌440株中,念珠菌97株占22.1%,白色念珠菌67株占检出致病菌的15.23%,占念珠菌的69.07%;在体外药敏实验中,制霉菌素(NYS)、氟胞嘧啶(5FC)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4.5%及4.5%,但三者的敏感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逐渐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心血管手术和各种介入操作技术的深入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了解真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正确合理地选用抗真菌药物,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临床检出的527株念珠菌。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临床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 -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门诊的95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953份尿标本同时进行支原体、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95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中,395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检出率41.45%,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 90%;154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检出率16.16%,分离菌株156株,大肠埃希菌71株占首位,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14株、粪肠球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无乳链球菌11株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5.07%和18.18%,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结论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解脲支原体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对泌尿系感染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液感染常见病原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真菌性血液感染常见病原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导致真菌性血液感染的病原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结果从血液标本共分离出94株病原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5.5%,22.1%,19.1%,19.1%。4种主要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的总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6.8%,100%,对氟康唑的总的敏感率为87.2%,对伊曲康唑的总的敏感率最低仅为51.1%。结论应重视对血液真菌感染患者的检测及合理用药以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2.
371例甲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371例甲真菌 病的调查,探讨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防治方法。方法 靶甲进行10%KOH镜检、沙保氏琼脂培养基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和AMS分析等研究。结果 真菌镜检发现310例阳性(83.6%),真菌培养阳性296例(79.8%)。共有305株致病菌株。其中酵母菌115例(38.8%),皮肤病癣菌123例(41.6%),霉菌49例(16.5%),混合真菌感染9例(3.0%)。结论 甲真菌病的致病仍以皮肤癣菌为主,近年来酵母菌和混合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病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1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病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状况,为临床防治老年病人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台州市立医院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有医院真菌感染的175例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此175例老年病人中,有151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有171例1周前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在真菌培养结果中,白念珠菌123株,占首位;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治疗的,病死率为7.0%;晚期诊断的,病死率为55.6%。结论老年病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上升很快,病死率增加。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对我院送检的痰液、血液、胸腹水、尿液、粪便等950例患者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50例患者共检出真菌115株(占17.7%),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73.9%(85/115)。药敏结果表明,本组真菌对所试药物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 B)、制霉菌素(NYS)、益康啶(ECO)、酮康啶(KET)、咪康唑(M IC)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是ECO和KET,耐药率高达25.2%和26.1%,NYS和M IC的耐药率也在10%以上。结论:及时掌握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凯 《海南医学》2010,21(22):32-33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血培养分离的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分布显示白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高(46.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达到95.6%,其次为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91.1%。结论加强真菌感染的检测,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致病性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用API-20CAUX鉴定系统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用ATB真菌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06例受检标本分离出致病性真菌146株,阳性率为29.41%.白色念株菌分离率最高,为45.89%.药敏试验显示:146株致病真菌对5-氟胞嘧啶(5-FC)、二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益康唑(ECO)、酮康唑(KET)的敏感率分别为93.8%、91.7%、89.7%、83.6%、82.2%和75.3%.结论致病性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礼锋  祝进  陈娟  陆军  余爱萍 《浙江医学》2015,37(18):1532-1534
目的 监测近 6 年来浙江衢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中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 至 2014 年浙江衢州地区两家医院血培养标本中真菌分离率、菌种分布特点、科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 况。 结果 在统计年限内,两家医院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真菌 126 株,占所有血培养检出菌的 5.8%。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 48 株 (38.1%),热带假丝酵母菌 29 株(23.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26 株(20.6%);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最多;分离的真菌对 5 种抗真菌药 物的敏感率分别为:5- 氟胞嘧啶(100.0%)、两性霉素 B(100.0%)、氟康唑(97.6%)、伏立康唑(98.4%)、伊曲康唑(87.3%)。 结论 血流感染真菌种类复杂,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血培养检出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临床应加强对 血培养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目前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医院病区2009年送检的各类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 1582份标本中共分离262株阳性致病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4.43%,大肠埃希菌占21.37%;致病菌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呼吸道标本;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酶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占23.53%.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最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掌握细菌变迁动态,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从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达到有效的抗菌目的并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江晓红 《中原医刊》2011,(12):38-4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应用板条培养药敏试剂法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检测,并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05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总阳性例数1035例,阳性率为43.04%。其中Uu阳性836例(34.76%),Mh阳性43例(1.79%),Uu+Mh阳性混合感染156例(6.49%)。21~40岁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6.2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99.22%,98.16%,97.68%),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64.06%)。结论Uu在女性NGU疑似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年龄以21~40岁多见;临床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