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遗传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布娟  赵堪兴 《眼科研究》2006,24(2):219-221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儿童致盲眼病的第2位。先天性白内障种类较多,且病因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遗传性白内障在先天性白内障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近来不断有致病基因被发现。就遗传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其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特殊表型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hentu XC  Yao K  Sun ZH  Xu W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306-310
目的 探讨一表型特殊、晶状体呈簇状混浊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的超微结构,并初步定位该疾病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 收集特殊表型ADCC一家系资料,对家系成员行眼部检查;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晶状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选择γ-晶状体蛋白基因附近多个微卫星位点,对该家系ADCC疾病相关候选基因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特殊表型ADCC患者晶状体纤维细胞失去正常排列规则,产生不规则折光,并可见网格样改变、黏液样变性及结晶样物质析出等局灶性退行性变;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皱缩、变形,失去正常长六边形形态,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内可见异常高密度球形颗粒沉着。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ADCC疾病相关候选基因与微卫星位点D2S2208、D2S2382及D2S164连锁,最大LOD值为3.34。结论 特殊表型ADCC的特异性病理学改变集中在晶状体纤维细胞,其疾病相关候选基因极可能为γ-晶状体蛋白基因。(中华眼科杂志,2004,40:306-3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γ晶体蛋白基因与白内障有否连锁关系。方法 应用P5G1 γ晶体蛋白基因探针,对Coppock 白内障家系成员的γ晶体蛋白基因区存在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发现了5 个单体型。结论 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 连锁分析,未发现γ晶体蛋白基因簇与白内障的位点有必然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白内障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儿童致盲眼病的第二位.在先天性白内障中,约有一半的病例与遗传有关,且绝大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种类较多,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被发现,本文对先天性白内障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一先天性核型白内障家系的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所在位置。方法:收集一个3代遗传性白内障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选取62个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应用LINKAGE软件(version 5.2)中的MLINK程序计算两点连锁LOD值,并人工构建家系成员的单体型。结果:确定该家系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大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22S689可获得最大LOD值2.71(θ=0时),单体型提示该家系表型可能与染色体22q11.2-12.1区域连锁。该区域含有CRYBB1,CRYBB2,CRYBB3,CRYBA44个候选基因。结论:本研究先天性核型白内障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其致病基因定位于22q11.2-12.1区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一例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进行γ晶状体蛋白基因筛查,探讨基因与该家族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一例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进行CRYGA、CRYGB、CRYGC、CRYGD的基因筛查,确定基因变异与该家族的关系.结果 在该家族中发现了9种,核苷酸序列改变,它们分别是:CRYGA的1986→A、196T→C(L48P)、CRYGB的2218→2219insC、2437C→T、5391C→A(L111I)、CRYGC的18782T→G和CRYGD的286T→C、517→、570C→T,其中两种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但这些基因突变并没有在该家族中和疾病共分离.结论 初步排除γ晶状体蛋白基因与该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有关.该家族白内障的发生可能由其他位置的基因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7.
Qi YH  Jia HY  Huang SZ  Lin H  Gu JZ  Su H  Zhang TY  Gao Y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2):824-827
目的 初步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ADCC一家系资料,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选择合适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STRP),对ADCC一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使用Mlink软件采用对数优势记分法(LOD)计算LOD值。结果 在STRP中,D17S805、D17S1294及D17S1293与致病基因位点连锁的最大LOD值分别为2.03、2.49及2.22(重组率0=0)。结论 该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7对染色体上;CRYBA1基因为候选基因。(中华眼科杂志,2004,40:824-827)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定导致一个4代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大家系的遗传学缺陷.方法 详细收集家族史及临床资料.提取所有家系成员外周血DNA,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型建立,并应用连锁分析软件包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微卫星标记D1S1 156(LOD score[z]=2.36,recombination fraction[θ]=0.00)和D1S514(LOD score[z]=2.12,recombination frac-tion[θ]=0.00)得到有意义的连锁结果 .单倍体图形的建立显示致病基因位于D1S2 888和D1S3 466之间40 Mb的区域内.该区段内含有位于1q21-25编码缝隙连接蛋白50的GJA8.结论 本研究家系的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发生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并将导致这个大家系发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定位在1q21-25的40 Mb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吕世荣  王巍 《眼科学报》1994,10(2):98-101
本文应用γ—晶体蛋白基因的P5G1探针在正常人与两个先天性白内障大家系中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并通过遗传连锁分析确定了单体型。与国外报道相同,TaqI/p5G1可检出三个多态性位点,而且各等位基因频率也接近国外报道。国外报道单体型P与Coppock白内障有连锁关系,而本文实验结果经单体型分析未发现此连锁关系的存在,提示并非所有遗传性白内障都与γ-晶体蛋白基因连锁,不能简单地以单体型P作为产前诊断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的最主要结构蛋白,其中γ-晶状体蛋白在总的晶状体蛋白中占1/4.近年来,定位于γ-晶状体蛋白基因簇上的突变在先天性显性白内障家系中的报告迅速增多,使其成为研究先天性白内障发生发展机制的一个热点.这些γ-晶状体蛋白的突变,主要通过构象改变,溶解度降低,自我聚集以及与其它晶状体蛋白的相互作用改变,最终导致先天性白内障发生.本文归纳γ-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并对γ-晶状体蛋白致先天性白内障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多态性(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眼病研究”流行病学人群,包括ARC组780例和对照组525人。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四种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copy number,CN),分析ARC组和对照组基因CN的差异以及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 在WRN基因中发现了新的CNV。WRN基因高拷贝(CN=3+)与ARC的易感性有关(OR=1.88,P=0.02);HSF4基因低拷贝(CN=1)的人群对ARC易感(OR=4.09,P=0.004)。WRN基因高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2.06、3.72,均为P=0.02)。HSF4基因低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5.73,P=0.001;OR=6.80,P=0.01)。WRN和HSF4基因的联合作用显著增加了ARC的易感性。经过多重校正以后,仅有HSF4的CNV与ARC的易感性有关,尤其与核性和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结论 HSF4基因与WRN基因的CNV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ARC的易感性有关。DNA修复基因对ARC易感性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不同亚型ARC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分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唐建  刘谊 《眼科新进展》2003,23(1):52-55
通过白内障在分子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大分子、氧自由基、细胞骨架、膜复合体、离子与酶等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转变与联系,说明白内障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臻臻  吴明星 《眼科学报》2007,23(3):129-135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γD-晶状体蛋白(γD-crystallin,CRYGD)及其与遗传性白内障相关的五种突变型进行比较,通过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探讨这些突变引起白内障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中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信息以及各种分析软件,分析野生型CRYGD蛋白质及其五种突变型(R14C、P23T、R36S、R58H和W156X)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结果:R14C、R36S、R58H和W156X等电点较野生型低;R14C较野生型多一暴露于分子表面的半胱氨酸残基;R14C、R36S、R58H突变局部电荷减少、疏水性增加;P23T局部柔性增加;R58H分子局部温度降低。结论:CRYGD突变表达的变异蛋白质可通过影响分子表面电荷、疏水性和空间结构导致蛋白沉积形成白内障。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白内障的病因学及影响因素,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有力措施。白内障主要是因晶状体的透光性改变所引发;晶状体的透光性是由晶体蛋白的有序结构所决定的。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晶体蛋白的组成与结构、翻译后修饰及热休克蛋白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μ(glutathioneS-transferaseμ,GSTμ)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对59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GSTμ基因检测。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GSTμ基因缺失率达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9%(P<0.05)。按吸烟与否分析表明,吸烟的白内障患者GSTμ基因缺失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吸烟的白内障患者GSTμ基因缺失率虽达到72.4%,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GSTμ基因缺失密切相关,该基因缺失可能是个体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Pigmentosa ,RP)与视紫红质基因的数十种突变有关 ,其中大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RP (ADRP)。由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RP (AutosomalRecessiveRP ,ARRP)家系相对较小且致病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7.
先天遗传性白内障是常见儿童致盲眼病,临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研究,揭示该病的致病基因,不仅可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更能找到新的致病途径。本就先天遗传性白内障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是除先天性白内障以外的所有类型白内障发生的共同细胞学基础。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多种调控基因参与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我们将近年来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白内障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眼内应用γ-干扰素防治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γ 干扰素眼内应用时对眼组织的毒性反应 ,为γ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前房注药组 :大耳白兔 15只 ,分为 5组 ,向前房内注入γ 干扰素 0 .2ml,浓度分别为 5 0万IU、2 5万IU、12 .5万IU和 6 .2 5万IU ,对照组注射平衡盐液 0 .2ml。晶状体囊袋内注药组 :大耳白兔12只 ,分为 4组 ,右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向囊袋内注入γ 干扰素 0 .2ml,浓度分别为 5 0万IU、2 5万IU及 12 .5万IU。对照组同时行手术 ,术中囊袋内注入平衡盐液 0 .2ml。结果 :前房注药组 :5 0万IU组用药后 1~ 3d前房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2 5万IU组用药后第 1天前房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所有实验组兔眼角膜透明 ,眼底未见异常 ,眼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切片检查 :5 0万IU用量组有一只眼见虹膜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其余实验组兔角膜、虹膜及视网膜均未见异常反应。晶状体囊袋内注药组 :5 0万IU用量组术后 1~ 3d前房反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理切片检查所有实验组角膜、虹膜及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就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进行了线粒体DNA的探讨。方法:应用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式对LHON一家系11人以及非LHON家系的对照者4人进行了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LHON患者有限制性内切酶SfaNI酶切位点丧失,家系中女性是此病的遗传基因的携带者。结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线粒体的点突变,造成限制性内切酶SfaNI酶切位点丧失,这一改变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