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服越婢加半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越婢加半夏汤,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为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显效率为64.5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加服越婢加半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越婢加半夏汤加味治疗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越婢加半夏汤随证加减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为94.60%、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联合越婢加半夏汤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周正 《光明中医》2022,37(5):732-735
目的 明确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越婢加半夏汤联合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壅肺证)疗效.方法 设立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越婢加半夏汤联合微创埋线治疗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更优;治疗组炎症因子下降更明显.结论 在西医用药治疗的同时,加用越婢加半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运用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半夏)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结果:总有效率90.57%。结论:越婢加半夏汤具有清宣肺热,化痰降逆的作用,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越婢加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越婢加半夏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配合以越婢加半夏汤为基础方且随证加减治疗口服,均为14d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为97.14%、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一年内未复发率分别为85.71%、3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越婢加半夏汤为基础方口服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及减少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用西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观察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及治疗组(西药+越婢加半夏汤),观察各组发热患者热退的时间,出入院CAT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并进行组间差异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发热患者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 2组患者经治疗后CAT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但治疗组CAT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出院时CAT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且其在改善患者症状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越婢加术汤对急性湿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7月就诊的70例急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各35例。参比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常规治疗,试验组增加给药越婢加术汤,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证候积分表评测急性湿疹病症反应,治疗后,试验组证候积分低(P<0.05),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湿疹复发情况汇总,试验组复发率低(P<0.05)。结论:予以急性湿疹临床治疗,用药越婢加术汤,预后远期疗效较为良好,可见较高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8例急性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患者给予越婢加术汤、防己黄芪汤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枳半夏汤、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加用柴枳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半夏汤、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BRG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依达拉奉及常规治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通窍活血汤疗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0%)远远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症状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2组均治疗4周.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痰湿型反复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6例痰湿型反复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汤剂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汤剂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治疗14d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予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部不适、嗳气、泛酸、腹胀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桂枝人参汤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且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医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1例CA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症状环境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咳嗽、黄痰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炎症症状控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M、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WBC、PCT、CP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AP患者能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王艳威  季杰  巩子汉  孙学东 《陕西中医》2020,(4):500-501,537
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研究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变化(IL-2、IL-6、G-17、ET、EGF)、证候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G-17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IL-2及IL-6、EGF、ET均较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证候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证候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89.1%患者HP转阴,对照组为77.3%,观察组HP清除率较对照组高;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6.0%; 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提高脾胃湿热证CA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制酸,护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半夏泻心汤口服。两组均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症状,实验室指标亦有显著疗效(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余达  张凌燕 《新中医》2020,52(2):112-116
目的:观察抗癌生髓煎防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TP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则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癌生髓煎治疗,21天为1个疗程,2组均连用3个疗程。观察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检测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免疫球蛋白,自然杀伤(NK)细胞,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3.46%、46.1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淋巴细胞CD4^+、CD4^+/CD8^+、IgA、IgG、IgM及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上述6项指标上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WBC、Hb、BPC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WBC、Hb、BP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30.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癌生髓煎能降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何蕊  程玉峰  李艳彬 《陕西中医》2021,(9):1211-1214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免疫球蛋白E(Ig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EOS、N、CRP、PCT、血沉、FeNO、I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NO、VA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常规治疗及运动、日常生活、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外周血EPCs数量、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变化情况、外周血EPCs分泌VEGF、NOF功能变化进行比较。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临床总有效率、EPCs数量、增殖细胞、迁移细胞较、NO、VEGF、MDA、SOD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EPCs数量,提升分泌VEGF、NO的能力,促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升血压控制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312例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片和西比灵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少。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