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24 h内凝血因子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L 8000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份血浆样品进行融化后0、6、12、24 h分别测定FIB、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血浆融化后24 h之内无明显改变的有FIB(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各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显示FⅧ半衰期为12~24 h.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放置会有凝血因子活性的衰减,为保证输血质量,尽可能融化后立即输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水平进行检测,挑选出适合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浆,从而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合格率。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采集6 h内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四种血型的血液各10份,其中男女各半,对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检测,然后提取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凝血因子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为72.5%。进行制备前检验,要求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水平55%以上的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则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达到89.7%;要求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水平70%以上的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则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达到95.2%。结论通过对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水平的检测,只选取Ⅷ因子水平高的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可以大大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合格率,保障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燕红  王敏  夏晓 《中国校医》2020,34(5):372-374
目的 探讨冷沉淀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期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160份,根据采集后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时间分为4组,分别为6 h组、8 h组、12 h组和18 h组,每组各40份。将4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成冷沉淀,对比FVIII、Fg含量和冷沉淀中凝血因子质量。结果 随制备时间延长,FVIII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制备的冷沉淀中Fg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合格率为97.50%高于8 h组87.50%、12 h组75.00%和18 h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 h组、8 h组和12 h组均达到标准,18 h组未达到标准。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对冷沉淀中的凝血因子影响较大,对纤维蛋白原影响无明显影响,并且全血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最佳时间在6~8 h,最长不能超过12 h。  相似文献   

4.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是将采集后6 h以内的新鲜抗凝全血,于4℃离心分离,并迅速在-50℃冰冻成块而制成。FFP含全部凝血因子:含血浆蛋白60 g/L~80 g/L,纤维蛋白原2 g/L~4 g/L,其他凝血因子0.7 IU/ml~1.0 IU/ml。在-20℃可保存一年,一年到期后可作为普通血浆使用。虽然目前国内外已发表多篇FFP临床使用的相关报道,且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1],但目前人们对FFP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白细胞滤除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来源于血站的新鲜冰冻血浆30袋(50 ml/袋),每袋解冻后分为2组,1组不做处理,为A组;另1组进行白细胞滤除,为B组。分别检测2组样本的凝血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比、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Ⅺ)、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A组相比,B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其余指标未见异常(P>0.05)。结论滤除白细胞能够明显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3年4月以来使用多美达速冻机冰冻的2176袋新鲜血浆和320袋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的冰冻时间,保证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减少速冻机不必要的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方法按照不同的包装,不同容量分别放置或混合放置,到设定45min后,记录冰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销售商预先设定的45min,冷沉淀凝血因子全部冻好,冻透率100%;血浆冻好1708袋,冻透率只达78.72%。结论:按预先设定的45min冷沉淀凝血因子可以完全冻好,而血浆仍有21.18%没有冻好。应根据不同的容量和不同的放置方式延长冰冻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凝血因子损失,保证新鲜冰冻血浆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过程中,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变化情况。方法将含有0.93~1.33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医用血浆病毒灭活柜中,经光照强度为(35000~38000)LX的可见光照射35min。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后,血浆中的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卢欣伟 《现代医院》2007,7(Z1):9-10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的疗效.方法 11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均治疗15天和30天,分别观察白蛋白(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TbiL,还观察两组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在治疗15天后,血浆组在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较不使用血浆组有疗效,但30天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组血氨下降不显著.血浆组总体死亡率较低,其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结论 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在治疗重型肝炎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可有效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但长期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可能会使血氨和毒素增加,疗效降低,不宜作常规或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姣杰  李建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15-1616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新鲜冰冻血浆和新鲜冰冻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应用CA500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Ⅷ因子(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Fb)的含量,比较2种原料制备的冷沉淀成分变化。结果新鲜冰冻灭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FW:c、vWF及F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损失量均小于25%,仍然符合血液成分质量的国家标准。结论新鲜冰冻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血采集后在不同时间段分离的冰冻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FⅧ)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全血采集后不同时间段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各50份进行检测,比较其中FⅧ和FIB含量差异。结果全血采集后﹤8h和8~10h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FⅧ)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符合2012年制定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规定的相关标准;采集后10~12h、12h~14h、14h~18h分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FIB含量虽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但随着分离时间的延长,含量明显下降,和﹤8h分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Ⅷ含量在分离时间﹥10h分离的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明显偏低,含量已不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标准。结论新鲜血液采集后超过10h分离的血浆,其冷沉淀中FⅧ明显偏低,质量已不符合相关要求规定,为保证血液制品质量,应选择在血液采集后10h内分离的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病原灭活对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分批抽取新鲜冰冻血浆(FFP)和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MBPPS)各200ml×20袋,37℃水浴融化,无菌操作取样2ml,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凝血因子FⅡ:C、FⅤ:C、FⅧ:C、FⅨ:C水平。结果 FFP与MBPPS凝血因子水平比较,TT、FⅡ:C的活性变化不显著(均P﹥0.05),PT、APTT、Fbg、FⅤ:C、FⅧ:C、FⅨ: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仍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结论新鲜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病原灭活后,凝血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仍能满足临床输注血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临床新鲜冰冻血浆(FFP)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使用中的误区。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8月临床FFP输注信息统计资料,与其合理的临床用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临床FFP正确使用率仅为33.93%,使用目的不明确占19.31%,不符合输注适应症则高达46.76%。结论临FFP滥用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理想血液制品。[方法]应用O型悬浮红细胞经过1~2次洗涤后加入AB型新鲜冰冻血浆。[结果]经过几年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结论]O型洗涤红细胞+AB型新鲜冰冻血浆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脐血FⅧ活性对产前诊断甲型血友病的意义。方法:对25例有甲型血友病家族史的妊娠21~32周妇女行产前B超筛查,鉴定胎儿性别和有无结构畸形;在超声介导下行脐静脉穿刺术,脐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血常规、核型分析和测定血浆FⅧ活性。结果:产前B超检查结果22例为男性胎儿,3例为女性胎儿;24例胎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1例发现右侧盆腔异位肾。脐血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2例46,XY,2例46,XX,1例46,XX,inv(9)(p11q13),与B超性别鉴定结果相符。脐血FⅧ活性为0.6%~124.6%[(51.1±24)%],其中23例大于34%,诊断为正常胎儿,出生后随访均正常;2例分别为0.6%和3%,诊断为甲型血友病胎儿,引产终止妊娠。结论:超声介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脐血检测FⅧ活性用于产前诊断甲型血友病方法安全可靠;当无法获得家族中先证者或女性携带者的基因突变信息时,它甚至是唯一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后,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含量有无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袋血液,滤前、滤后各取样5 ml,分别用血凝仪进行凝血因子FⅧ、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检测,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观察滤过前、后凝血因子变化。结果PT、APTT、FIB、FⅧ经白细胞过滤后延长(P<0.05),FIB(P>0.05)。结论经白细胞过滤后的血浆虽然部分凝血因子活性丢失,但其仍保持在正常水平,可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6):479-481
为探究人凝血因子Ⅷ对机体的毒性效应,于2013年6~7月采用完全随机法对小鼠分组,通过剂量摸索性实验、预实验和最大耐受剂量实验对人凝血因子Ⅷ在小鼠体内的急性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人凝血因子Ⅷ最大浓度64IU/ml,最大体积0.5 ml/20g鼠次;尾静脉注射,每日2次(相隔6h),剂量为3 200IU/kg,20只小鼠摄食、饮水、大小便及行为、活动、体重、死亡等指标均未发生异常病变;人凝血因子Ⅷ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推算为3 200IU/kg,人凝血因子Ⅷ注射显示的临床剂量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8.
凝血因子Ⅷ(FⅧ)以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在血液中形成复合体。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两者分离,前者形成有活性的三聚体而与凝血因子Ⅸa共同作用,激活凝血因子Ⅹ。人类精液的液化和凝固与凝血作用相似,正常精液体外凝固成絮状,5~20min后即可液化,而这一过程可使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获能。精囊分泌促使精子凝固的蛋白(高分子精囊蛋白,HMV-SV蛋白),包括精液凝固蛋白Ⅰ和Ⅱ,以及纤维连接素。其他纤连蛋白样物质对精液也有凝固作用。以往有文献对精液中凝血因子Ⅴ、Ⅶ、Ⅶa、Ⅸ、Ⅸa、Ⅺ和Ⅻ进行过定量,也有文献阐述过凝血因子Ⅶ对精液的凝固作用,但没有具体定量。本文对凝血因子Ⅶ抗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和FⅧ凝血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通过选取3个时间段(6 h~8 h、10 h~12 h和14 h~18 h)、3个温度段(2℃~6℃、10℃~13℃和20℃~22℃)制备的冰冻血浆、冷沉淀各20份,检测纤维蛋白原和FⅧ凝血因子水平。结果 在2℃~6℃、10℃~13℃、20℃~22℃条件下的不同时间段内FFP和冷沉淀中Fbg水平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Ⅷ随时间延长水平降低。在6 h~8 h、10 h~12 h、14 h~18 h条件下的不同温度段内FFP和冷沉淀中Fbg、FⅧ凝血因子随时间延长而水平降低。结论 温度和时间是影响Fbg、Ⅷ凝血因子活性的主要因素,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必须从血液采集过程、制备时间、制备温度、运输温度上严格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6,(10):1478-1480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亚甲蓝浓度及血浆容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12月(每月10份)60份新鲜血浆,分成两组,一组进行病毒灭活,一组不灭活,灭活前后留样,制成新鲜冰冻血浆,48小时后融化,分别对病毒灭活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检测病毒灭活前后血浆中亚甲蓝浓度和称取病毒灭活过滤MB前后血浆的重量,同时计算有效成分的回收率。结果经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亚甲蓝浓度、血浆重量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回收率分别为84.81%、82.46%和93.76%,亚甲蓝的清除率可达83.93%,血浆回收率为93.97%。结论经MB-P病毒灭活血浆能提高血浆输注的安全性,同时,血浆中的有效成分及容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应加强从采血到血浆病毒灭活各环节的冷链及时间控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原料血浆的有效成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