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ABC法标记肝组织中VEGF。结果:VEGF表达于肝细胞中不同部位,还可表达于肝窦内皮细胞、贮脂细胞,成肌纤维细胞,且显色程度不同。结论:VEGF在肝组织中表达的强度及部位与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乙肝)的关系。方法:对210例乙肝患者肝活检组织及40例CCl4实验大鼠不同时期肝组织,用 VEGF mAb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对其中 75例乙肝患者用EIA法定量检测其血清 VEGF含量。结果:在 CCl4大鼠实验早、中期(2~5周),肝组织炎症反应显著,变性肝细胞 VEGF阳性表达;晚期(8~12周)VEGF阳性肝细胞较少。在急性乙肝,VEGF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血清VEGF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在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VEGF散在表达,以扩张肝窦的内皮细胞及周围肝细胞较显著,其血清VEGF含量并无升高,至LC反而下降(P<0.01)。结论:VEGF与乙肝的发病阶段、肝细胞再生、肝组织病变程度等密切相关,其在肝内血管改建中担当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CHB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慢性肝炎轻度30例,慢性肝炎中度43例,慢性肝炎重度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和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标本中HGF与VEGF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76.7%,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0.0%和10.0%,P<0.05),且在鼻息肉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中2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0,P<0.05;r=0.514,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的表达增强,提示2者可能协同参与鼻息肉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有明显异质性。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内血管病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乙肝)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乙肝患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G1-G4及肝硬变患者各50例)肝活检组织及52只SD大鼠(CCl4诱导模型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不同时间(2,5,8,12周)肝组织,采用:(1)动物实验;(2)肝活检随访观察及体视学分析技术;(3)组织化学(组化)染色:对肝组织中胶原,网状及弹力纤维进行染色;(4)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用纤维连接蛋白(FN),层连蛋白(LN),IV-型胶原(Ⅳ-Co),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VEGF等单克隆抗体对肝组织进行染色;(5)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定量检测75例乙肝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1)CCl4大鼠实验中,在实验不同时间内,其组织肝内血管病变,肝组织病变及VEGF的表达各不相同,早,中期(2-5周),肝组织炎症反应显著,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脂肪变,VEGF阳性肝细胞主要分布在脂肪变区域;晚期(8-12周)则肝组织炎症反应轻微,但肝细胞病变显著,血管破坏,血管及成肌纤维细胞增生更趋明显,并见有局部纤维瘢痕形成,假小叶内肝组织肝窦扩张或毛细血管化,其VEGF示阳性;(2)乙肝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等与肝内血管病变导致的肝血供障碍密切相关,肝内血管病变主要有血管炎症,血管塞,血管破坏,血管增生及肝窦狭窄,阻塞,扩张和肝窦毛细血管化,其贯穿于乙肝的整个病程中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乙肝肝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血清中VEGF含量变化与其肝炎分级(G),分期(S)及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急性乙肝,VEGF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01),在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其血清VEGF含量并无升高,到LC反而下降(P<0.01),肝组织中VEGF散在表达,以扩张肝窦的内皮细胞及周围肝细胞较显著,其表达在血管形成前期最明显,而在肝血管生成期则逐渐降低。结论。肝内血管病变在乙肝的整个病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VEGF与乙肝肝细胞的再生及肝病主的程度有关,在肝内血管增生及改建中担当一最重要的角色,其在肝组织中内增强表达发生于乙肝病变的始发阶段。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因子,几乎参与体内各种疾病过程,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血管生长因子。而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要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起到关键作用。笔者就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的发生、转移、复发、预后及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1 VEGF的组织来源1983年,Senger从癌性腹水和肿瘤细胞培养介质中发现VEGF,当时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989年,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一种糖类蛋白质[1]。研究证明两者是同一蛋白质。它是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9~1991年间84例食管癌术后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84例食管癌中,VEGF蛋白阳性51例(60.7%),VEGF的表达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有关(P<0.01),并且与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CF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王红芳  申建刚  张定国 《海南医学》2013,24(13):1877-1879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VEGF-A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3.1%和68.4%,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6.2%和84.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随着慢性肝病进展,VEGF-A与生成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表达规律.方法:①动物模型制作:将生后7d的健康C57BL/6 J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不做任何处理;高氧组将生后7d小鼠连续放氧箱5d后回到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小鼠均在出生后17 d处死,摘取右眼制作标本,采用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来判断ROP模型的制做是否成功.②将生后7d的健康C57BL/6 J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32只,两组均分别于生后12、14、17、19 d各处死8只,摘取右眼制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切片中突破视网膜内界膜长入玻璃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平均为(1.71±0.472),高氧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5.56±2.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法见VEGF的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内界膜附近,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高氧组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12 d最低,14 d已增高,17 d时达到高峰,19 d下降,对照组12~19 d波动不明显.结论:①本实验采用的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原因相似,可重复性高,可进行定量研究,是研究ROP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②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中的形成过程中,早期高氧使VEGF下调,引起血管退化,而随后的缺氧又使VEGF上调,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因此,VEGF的异常表达,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肿瘤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是确定了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地位与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意义。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营养血管的再生 ,新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通过其受体参与了肺癌营养血管的再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与预后密切相关。针对 VEGF的治疗策略对肺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就 VEGF的结构、功能、与肺癌的临床以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  VEGF的基因结构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 (VPE) ,首先分离自垂体的滤泡细胞 ,为糖基化的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 ,对血管增生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重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刘承利  窦科峰  李冰 《医学争鸣》2000,21(6):770-77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了两株肝癌细胞株及一株正常肝细胞株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并用 Western blot法对 VEGF表达半定量 .结果  VEGF在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及 HHCC中以及正常肝细胞株 QZG中均有表达 ,灰度值分别为 2 18±4,2 15± 4和 2 2 8± 6 ,SMMC 772 1及 HHCC中 VEGF表达强于 QZG,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5 ) ;VEGF受体KDR在 HHCC中呈弱阳性表达 ,在 772 1及 QZG中无表达 ,受体 flt- 1在三株细胞中均无表达 .结论  VEGF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高胆固醇饲料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在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兔主动脉组织中未见VEGF蛋白阳性表达,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区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表达增加,并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波  汪恕萍  蒋涛 《重庆医学》2003,32(3):310-312
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糖尿病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媒介。为探讨VEGF及其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 (VEGFR :Flt 1、Flk 1)是否参与了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DR)的发生。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视网膜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丰度及分布。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分析了Wistar鼠视网膜血管磷酸化Flt 1和Flk 1表达情况。消化铺片和电镜定量分析评估DR。结果 形态观察显示病程 6月的糖尿病动物视网膜病变尚未突破内界膜 ,其血管床无细胞性毛细血管数目仅较正常对照组轻微上升 ,而深层毛细血管基底膜异常则较对照组显著为高 (P <0 .0 5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分布与对照组无异 ,但在血管壁、内核层、外丛状层糖尿病大鼠VEGF表达上调 ,糖尿病组视网膜VEGFmRNA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1.4 2± 0 .0 8任意光密度单位VS 0 .92± 0 .0 5任意光密度单位 ,P <0 .0 1)。另外 ,在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磷酸化Flt 1和Flk 1表达也明显上调。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VEGF VEGFR系统在BDR大鼠视网膜表达上调 ,此可能参与了BDR特征性毛细血管渗漏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1(VEGF 121)在小鼠囊膜组织和体外培养的新生小牛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完整的取下11个月龄的20只DBA/2J高眼压模型小鼠和20只正常BL6小鼠的晶状体囊膜组织,提取蛋白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晶状体囊膜组织VEGF121的表达.体外培养牛眼晶体上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D;VEGF-C,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29例足够量同时提取RNA和制作蜡块的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59.6%(34/57)、29.8%(17/57),RT—PCR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89.6%(26/29)及65.5%(19/29),VEGF-C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N1-N3)、晚期T分期组(T3/T4)以及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的VEGF-C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O)、早期T分期组(T1/T2)或者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Pd0.05),但是不同年龄、性别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VEGF-D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鼻咽癌中VEGF-C可能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病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郭建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570-57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FGF-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大肠癌组织VFGF-D阳性表达率为45.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大肠癌VFGF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uke's分期的C期和D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Duke's分期A期和B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结论VEGF的高表达和大肠癌的Dukes分期、癌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作为指导大肠癌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宫颈癌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③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54.8%(23/42),而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均为阴性表达;肿瘤直径≥4cm或间质浸润≥1/2的宫颈癌病人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或间质浸润<1/2者(X2=4.52、4.00,P<0.05).有宫颈旁浸润或盆腔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宫颈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X2=4.48、7.27,P<0.05).④结论 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组,A组为Ⅱ型1、2期患者,B组为Ⅱ型3期及Ⅲ型患者。另有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正常下鼻甲组织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组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鼻黏膜中VEGF的染色呈弱阳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腺体、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VE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