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29例32个瘤体。超声检出率为90.6%,定位准确率93.8%。肿瘤声像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肿瘤较难鉴别。同时讨论了良性、恶性肿瘤鉴别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分析3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超声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为该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31例2005-2011年于本院手术前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9~70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4例.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月有  郑克立  戴宇平  丘少鹏 《新医学》2001,32(12):730-731
目的:总结对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的24小时尿儿茶酚胺均有不同程度升高(690nmol/24h-1023nmol/24h),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单行B超或CT检查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分别为6例和5例;B超结合CT检查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7例。9例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平均存活期为8.5个月至38个月,中位数16个月;3例经儿茶酚胺检测,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因一般情况差或广泛远处转移未行手术,其中1例行化学治疗,均于9个月内死亡,结论:检测24小时尿儿茶酚胺,并行B超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超声定位定性诊断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23例,术前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将术前的超声定位定性诊断与手术进路的选择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5.7%(22/23),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19例手术进路选择肋缘下切口,4例选择经腹“人”字形切口。结论:肾上腺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在手术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较罕见,国内外报告较少。我院自1984年以来先后发现5例,报告如下。 患者分别系同胞姐、弟、妹三人之子,患者互为表兄、弟、妹,其中4例是胞兄弟2例,胞兄妹2例。 仪器为Aloka SSD-256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作肋间斜切,冠状切和背部纵切扫查。用135相机摄片记录。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泌尿外科并不少见,病情危重,手术风险大。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本院收治嗜铬细胞瘤2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患儿 ,男 ,7岁。以发热 2天 ,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 1天入院。查体 :患儿一般情况差 ,极度消瘦 ,T:38.5℃ ,P10 0次 /分。R2 5次 /分 ,BP2 1/ 15 k Pa。脑电图提示 :轻度广泛脑膜受损伴水肿样改变——病毒性脑炎。经抗感染、抗病毒 ,治疗一周病情仍未好转。超声所见 :右肾上极内上方肾上腺区可见 4.0 cm× 4.0 cm× 3.9cm的类圆形等回声实性肿块 ,肿块轮廓线清晰 ,表面完整 ,包膜回声高而平滑 ,肿块偏心处可探及 1.47cm× 1.3cm类圆形液性暗区 ,是囊性变所致。 CDFI显示肿块周边血流异常丰富 ,阻力指数 <0 .6。右肾挤压变形移向外下方…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24例,腹膜后19例,膀胱5例。 结果腹膜后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肾门及腹主动脉旁,低回声,有包膜,可见无回声区,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观察:肿瘤形态规则,有包膜,切面实性,多见出血及囊变,细胞胞浆丰富,结缔组织分割主细胞呈巢状;膀胱嗜铬细胞瘤位于膀胱黏膜下,呈均匀低回声,局部膀胱黏膜连续,瘤体内血流丰富,临床症状典型;病理观察:肿瘤形态规则,有包膜,切面实性、细腻,瘤细胞胞浆丰富,呈片状细胞球样排列。 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病理结构决定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肿瘤位于腹膜后,结合好发部位及多发囊变,术前应想到本病,肿瘤位于膀胱,临床病史典型,超声图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不难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阵发性高血压.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再次突然发作,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且继之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血压230/110mmHg,肌注降压药后头痛减轻,但恶心、呕吐不止,且出现右上腹绞痛,难以缓解,血压进行性下降到80/55mmHg,给予升压药6h后血压回升,情况渐好转.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kPa,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区有叩痛,肾区无叩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1例儿童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体会管一帆①李新民梁春香患儿男,10岁。阵发性血压升高伴腹痛、便秘、出汗及视力模糊4个月。临床检查:血压22/16kPa;化验检查:VMA96.4μmol/d,尿儿茶酚胺3569μmol/L。CT检查左侧肾上腺区低...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性,27岁。1年半前因妊娠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及双下肢浮肿症状,感阵发性心悸,曾以“妊高症”治疗,但产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查体:T36.2℃,P94次/分,BP23.4/19kPa,R23次/分,神志清,心界向左下扩大,脐下3cm处可闻及血管杂音,余(-)。B超检查所见:左肾形态失常,轮廓不清,于肾上极内侧前方探及一大小约 7.2cm×5.3cm×7.0cm之类圆形包块,包膜回声增强,内部为中等偏低回声,中央部可见多个强光点(图1)。诊断为左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血儿茶酚胺检测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性检测中的有效性。方法对27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其中嗜铬细胞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儿茶酚胺的检测,根据2003年度结果调整血儿茶酚胺检测的时机,再进行2004年1季度的血儿茶酚胺的检测。结果2003年度血儿茶酚胺检测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40%;2004年1季度血儿茶酚胺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结论严格控制的血儿茶酚胺检测有助于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性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yctoma,PCCT)90%位于肾上腺髓质,异位PCCT(10%)可发生在颅底至睾丸任何部位。最常见的异位是Zuckerkandle器官(邻近下肠系膜的交感神经丛)[1]。由于其不能合成分泌肾上腺素,因此,临床表现与肾上腺髓质内PCCT不同,且为多发倾向,恶性发作率为23.91%[2]。本文分别概述如下。1胸腔内嗜铬细胞瘤杨华章等[3]报道一男患,因近3个月阵发性心悸、头痛、出汗等症状明显增剧,肿瘤明显增大并侵犯胸格,考虑是良性PCCT发生恶变。患者病初已有阵发性高血压等PCCT临床表现,并发现胸部肿物。但因其父有高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头痛、心慌、胸闷、视物模糊5年来就诊,发作时伴出汗,血压急骤升高,达200mmHg以上。查体血压不稳定,发作时在280~300/130~150mmHg之间波动。CT提示:膀胱前壁实质肿块。超声所见;双侧肾上腺处未见异常回声,肝胆胰脾肾图像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内壁光滑,于膀胱前壁见一大小约 5.2cm×4.1cm增强回声团,包膜光滑,内部回声不均,膀胱前壁受压(图1)。提示:膀胱前壁实质肿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异位)。手术所见:膀胱粘膜光滑,肿物位于膀胱底偏右侧肌层间,呈膨胀型生长,有包膜,在膀胱壁浆膜层下肌间、粘膜外将肿物完整剥出。病理诊断:符合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7.
<正> 嗜铬细胞瘤(简写为 Ph)可发生于从颅内到盆底的各个部位,但95%位于腹部,约90%来自肾上腺,其次来自腰椎旁的交感神经节或腹主动脉分叉附近的 Zuckerkandl氏体,10%~20%为恶性,它分泌儿茶酚胺(CA),对机体产生广泛的影响,可引起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塞,心衰,肺水肿及卒中,轻者致残,重则致命,延误诊断的危险是很明显的,但若能及时诊断,90%以上的病人可手术治愈,手术死亡率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年下降,高血压患者中约有0.1~00.2%由 Ph 所致,每百万人中估计每年患此病者为1.55~2.10人,尸检病人中该病占.50%~0.81%,故并非十分罕见,应予重视。一、Ph 的诊断(一)、定性诊断 Ph 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以毫无症状,也可以严重到发生昏厥或有死亡将至的恐惧感,该病常见的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12例嗜铬细胞瘤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平扫后行动态增强双期或多期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结果:共13个病灶,平均直径5.6cm。平扫12个病灶为低密度个为略高密度,动脉期10个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而坏死和囊变分析无强化。3个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仍有8个病灶持续强化,其余病灶为低密度。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显示嗜铬细胞瘤的血供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前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们对2004-2006年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7例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落实术前护理计划,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肿块可分为非肿瘤性肿块和肿瘤性肿块。非肿瘤性肿块常见有: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出血、肾上腺结核、肾上腺囊肿等。肿瘤性肿块按其组织起源一般为三大类:(1)皮质常见肿瘤有:醛固酮瘤、库欣瘤、皮质腺瘤和皮质癌等;(2)髓质常见肿瘤有: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