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胰岛素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极为重要,当胰岛功能失调时可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减少及胰岛素抵抗。据统计,全世界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胰岛功能失调相关并发症,在全球主要死亡疾病中排名逐年上升。不幸的是,约超过50%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胰岛素对机体的重要性,导致死亡率也逐年增加。胰岛功能失调对动脉血管影响明显,可以导致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塞、肾功能衰竭等。因此,阐明胰岛素对动脉的影响,积极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内皮调节血管结构、功能和代谢.大多数内皮功能实现是通过内皮旁分泌血管活性物质作为载体.尤其是内皮源舒张因子(endothelial-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机制的认识.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IR是指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受抑,其机制仍未明了.近几年,胰岛素和EDRF的关系研究倍受关注,提示了一种新的IR机制.作者主要综述胰岛素的血管作用、机制以及和IR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异常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在鼠主动脉的舒张功能有其平滑肌钙代谢功能;应用逆转 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主动脉平滑肌Ca^2+-ATP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IRH大鼠主动脉舒张速度减慢;(2)用无钙krebs液灌流后苯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反应显著低于对照大鼠;(3)IRH大鼠主动脉平滑肌Ca^2+-ATP酶mRAN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的血管活性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IRS)又称代谢综合征 (MS) ,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糖耐量下降、血脂紊乱、纤溶活性异常等一组致动脉硬化症群。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IRS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较普通人群增高两倍以上〔1〕,但这种增加的危险性并不能完全用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或血糖升高等来解释 ,提示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 (EC)的功能变化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血管EC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 ,包括主动调控血管张力及血液流动 ,调节单核细胞与EC…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对糖尿病小鼠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糖尿病小鼠是否存在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以及胰岛素治疗对这种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链脲霉素诱导C57BL/6 雄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左侧股动脉高位结扎离断造成单侧后肢缺血模型.ELISA法测定术前及术后(1、3、7及14天)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术前及术后(7、14天)双侧后肢血管新生情况.免疫印迹法测定腓肠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产物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缺血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减少(术后7天7.65±1.74比18.22±3.77, P<0.05),并伴随缺血诱导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释放受抑(P<0.01),靶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上调受抑,蛋白激酶B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减弱(P<0.05),胰岛素治疗明显改善糖尿病动物组织缺血后血管新生程度(15.36±2.14比7.65±1.74,P<0.05),提高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释放水平(P<0.01),并增强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与活化(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有效改善糖尿病动物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其可能是通过恢复受损的SDF-1/VEGF/Akt/eNOS信号通路活化而介导.  相似文献   

6.
内皮调节血管结构、功能和代谢。大多数内皮功能实现是通过内皮旁分泌血管活性物质作为载体。尤其是内皮源舒张因子 ( endothelial- derivedrelaxing factor EDRF)的发现 ,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机制的认识。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有胰岛素抵抗 ( insulinresistance,IR)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IR是指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受抑 ,其机制仍未明了。近几年 ,胰岛素和 EDRF的关系研究倍受关注 ,提示了一种新的 IR机制。作者主要综述胰岛素的血管作用、机制以及和 IR的关系。1  EDRF的生化特性1 980年 ,Fu…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IR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合并IR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3例。治疗组基础治疗+依达拉奉,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空腹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第7、14天NIHSS评分、FINS、HOMA-IR(除治疗第7天)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第14天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第14天FINS、HOMA-IR明显升高(P<0.01)。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IR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降低患者的IR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脑梗死灶周围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方法应用9例因脑梗死而死亡尸检全脑标本,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微血管标记物(CD31),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规律。结果以梗死灶为中心,由内到外可分4个区(0~3区);GFAP在0区和1区表达很少,在2区和3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持续升高;CD31在0区无表达,在1区可见少量表达,在2区和3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持续升高。结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反应性增生,在缺血后期GFAP、CD31广泛表达,两者在组织损伤修复重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对胰岛素介导的血管反应性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存在或去除血管内皮后,大鼠主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信号的变化,以明确高浓度胰岛素调控血管反应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专用血管槽及生理多导仪测定血管张力,及比率荧光倒置显微镜测定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变化。结果:在存在血管内皮时,增加胰岛素浓度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缩血管反应,而在去除血管内皮后,胰岛素的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减弱,AnglI介导的缩血管反应明显增强。高胰岛素抑制AngⅡ作用与其抑制AngⅡ所致细胞内钙信号增加有关。结论:高浓度胰岛素抑制血管反应性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管内皮受损可致胰岛素扩血管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皮质梗死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 VPN)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 CathB)的表达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后者进一步分为术后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和8周组.电凝法闭塞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制作大脑皮质梗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各时间点丘脑VPN CathB蛋白表达和细胞定位.结果 大脑皮质梗死后丘脑VPN CathB表达水平逐渐增高,4周时达高峰,8周时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CathB从溶酶体释放到细胞质.此外,在大脑皮质梗死后3周时,活化星形胶质细胞CathB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 大脑皮质梗死后1~8周期间,丘脑VPN CathB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提示其可能在大脑皮质梗死后继发丘脑变性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 roencep halograp hy,qEEG)对大面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larg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LMCA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在脑梗死发病后72 h内记录患者的常规脑电图、qEEG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结果,在发病1个月后评价近期预后(死亡或存活),在发病3个月后评价远期预后,对各预后组各项观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105例患者,近期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边界[上边界:(19.11±7.80)μV对(11.87±6.41) μV;t=2.392,P=0.019;下边界:(11.90±4.78)μV对(7.58 ±4.15)μV;t =3.327,P=0.022]、Synek分级(x2=48.114,P =0.000)存在显著性差异;左侧LMCAI患者β活动绝对功率[(13.16±12.66) μV2对(19.20±17.96)μV2;t=-2.781,P=0.039]和频谱边缘频率95%(spectral edge frequency 95%,SEF95%)[(9.17±3.24)Hz对(10.36±3.76)Hz;t=- 5.614,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远期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 (59.33±13.67)岁对(68.87±10.473)岁;t=-3.215,P=0.002]、GCS评分[(10.86±2.80)分对(9.21±2.51)分;t=2.511,P=0.015]、SEF95%[(13.80±5.40)Hz对(10.93±4.68)Hz;t =2.311,P=0.024]和梗死侧别(x2=4.737,p=0.030)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qEEG可作为预测LMCAI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识别阿司匹林抵抗与阿司匹林敏感,探讨阿司匹林抵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评价其90天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阿司匹林敏感者与阿司匹林抵抗者比较,治疗90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常规凝血与TEG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糖尿病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P<0.01).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其神经功能恢复有关,血栓弹力图有助于评价患者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3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2h血糖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胰岛素及糖负荷后2h血胰岛素浓度;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采用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浓度;酶法测定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由公式求出;采用免疫法测定载脂蛋白A和B的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的浓度;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指数;采用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浓度乘积的倒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6.58±3.16mmolL和6.34±2.30mmolL)、空腹血胰岛素(13.6±9.1mIUL和13.4±8.1mIUL)、糖负荷后2h血糖浓度(9.2±2.3mmolL和9.2±2.5mmolL)、糖负荷后2h血胰岛素浓度(99.0±54.3mIUL和98.4±53.9mIUL,)、收缩压(150.2±18.2mmHg和152.4±13.6mmHg)、舒张压(96.2±12.7mmHg和97.4±18.6mmHg)、甘油三酯(1.71±0.68mmolL和1.68±0.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6±0.29mmolL和3.01±0.40mmolL)、总胆固醇(5.11±0.35mmolL和4.98±0.34mmolL)、脂蛋白(a)(238±202mgL和234±217mgL)、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880±350AUL和870±150AUL)和体质指数(26.5±1.1kgm2和26.3±2.0kgm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4.20±0.24和4.19±1.02)、高密度脂蛋白(1.24±0.48mmolL和1.23±0.18mmolL)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280±160IUL和250±180IU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体质指数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不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脑的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CEI)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方法:测定35例CLI患者与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空腹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CLI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抑制 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和海马细胞色素 c(cytochrome c, CytC)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 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 compound C 组,每组12只。 compound C 组在缺血时腹腔注射 AMPK 特异性抑制剂 compound C(20 mg/kg)。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缺血侧皮质和海马 AMPK、磷酸化 AMPA(phosphorylated-AMPK, p-AMPK)和细胞质 CytC 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 compound C 组皮质 p-AMPK/AMPK 分别为0.701±0.197、1.408±0.322和0.930±0.229(F =12.000,P =0.001),海马分别为0.685±0.228、1.507±0.418和0.964±0.378( F =8.530,P =0.003),缺血再灌注组皮质( P <0.001)和海马(P =0.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compound C 组皮质(P =0.005)和海马(P =0.017)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 compound C 组皮质 CytC 水平分别为0.496±0.278、1.461±0.321和1.018±0.175( F =19.915,P <0.001),海马分别为0.511±0.257、1.610±0.441和0.921±0.228(F =17.795,P <0.001),缺血再灌注组皮质(P <0.001)和海马(P <0.001) CytC 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 compound C 组皮质(P =0.011)和海马(P =0.002)细胞质 CytC水平均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结论抑制 AMPK 活性能下调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皮质和海马细胞质 CytC 表达。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卒中后,与原发梗死灶有突触联系的远隔非缺血部位可发生如神经元脱失、胶质增生、轴突变性等继发性损害,并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一些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已被用于检测这些继发性损害.文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2种缺血相关性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小鼠深低温低流量(deep hypothermic low flow , DHLF)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变化。方法3周龄健康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DHLF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再按照再灌注2、6、12和24 h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 DHLF模型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DHLF模型,而假手术组不阻断颈总动脉,在各时间点处死小鼠取脑组织,提取总RN A,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 iRN 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DHLF 模型组9种miRNA表达上调,2种表达下调,1种无明显改变。结论11种miRNA表达水平在DHLF后明显发生改变,可能对DHLF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I)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保守治疗时的病死率高达41%~78%,恶性脑水肿引起的小脑幕切迹疝形成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一些证据支持偏侧颅骨切除术用于mMCAI患者的治疗.在做出手术治疗决策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和辅助性治疗,因此,mMCAI的预测和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mMCAJ的预测因素和重症监护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