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国产聚—DL—乳酸棒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建立尺桡骨骨折固定模型。右侧尺桡骨中外1/4双骨折用PDLLA棒髓内固定,对侧用克氏针固定作为对照。动物术后2、4、6、8、12周处死。作组织切片光镜观察以及骨折断端纵剖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学光镜观察示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现象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同时存在。12周时都已顺利愈合。但在同时间点,实验组成骨进程要比对照组的慢。电镜观察显示胶原纤维的生成,钙盐的沉积实验组较对照组慢。然而组织学及电镜所见到骨愈合过程中各阶段的细胞形态、钙盐沉积过程表现正常。说明成骨过程是正常的。PDLLA材料对骨折愈合过程有一定的延迟作用,临床上应用于血供丰富部位骨折固定。  相似文献   

2.
循环应力促进骨折愈合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循环应力对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影响,应用设定标准的循环应力刺激仪,对86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促进挠骨骨折愈合的动物模型,兔自身对侧挠骨作为对照组,定期取大体标本做“三点弯曲应力”等生物力学测定,同时取切片行组织学观察,并在光镜下对骨痂做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复合材料骨内植入界面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骨结合和刺成骨能力。方法:在兔股骨髁松质骨部作横行截骨后用一枚HA/PDLLA棒内固定,3,6,12,24,36周取材。结果:组织学检查见材料周围明显新骨形成,在髁部材料与骨组织直接接触。扫描电镜见新骨表面有活跃的成骨细胞,HA与新骨直接结合。推出试验见材料-骨组织界面剪切强度逐渐增加。结论HA与PDLLA复合,使材料 定程度的骨结能力  相似文献   

4.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全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Ames实验,微核实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凝血试验和肌肉、骨内长期植入实验。结果表明,HA/PDLLA材料无毒,无致突变性,不引起民血和凝血,结论:HA/PDLLA复全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骨折后48h给予单次放疗预防异位骨化的同时对骨折愈合造成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创伤骨折初期预防异位骨化的可能性。方法取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制成双侧股骨骨折模型,实验侧骨折后48h予放疗,对侧为对照侧。分别于骨折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取双侧股骨,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实验还采取实验侧伤口旁皮毛和部分股四头肌组织作组织学观察。结果骨折后4周时实验侧骨痂厚度明显小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骨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骨折2周组中实验侧的股骨愈合的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生物力学测试,4周组大鼠的实验侧股骨最大弯曲载荷显著低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于预防异位骨化的单次小剂量放疗的确在早期抑制了骨折修复,骨折都是会逐步愈合,只是愈合的时间相对延长。这种放疗对皮肤伤口愈合,毛发生长,骨周围软组织无明显损害。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制作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淫羊藿煎液口服,对照组给自来水,通过X光片及组织形态学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的差异,并作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淫羊藿实验组的骨痂生长、骨质重建、髓腔再通均早于对照组;骨折后24天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显色实验组均明显深于对照组,骨折后34天TGF-β1实验组显色更深,而VEGF两组显色无明显差异,骨折后42天,TGF—β1及VEGF免疫组化显色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淫羊藿通过促进VEGF、及TGF—β1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的再生、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破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从而最终促进了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将同一规格的自制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置于缓冲液,肌肉和骨组织中,进行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评价材料在不同植入部位的降解过程及细胞反应。结果:材料在体外降解最慢,肌肉内居中,骨内最快,骨组织内细胞反应更严重,早期材料表层与内层降解速度不一致,出现分层现象,这种现象在三种环境下均可出现,只是形态改变程度不一,最后,体外降解时形迈空心壳状结构;骨内植入时大量降解物不能及时清除,在壳外堆积,迫使壳层塌陷内移,自催化作用更强,肌肉内植入时后期残留降解慢的高结晶度颗粒,结论:材料在不同植入部位降解速度和降解机制不同,这对揭示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制及其与生物相容性的关系有一定目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性。方法:体外降解实验是把相同分子量的HA/PDLLA和单纯PDLLA试件分别置于PBS缓冲液中,于2、4、6、8、10、12周取材,测试生物降解率、吸水率、失重率、机械强度及降解液pH值,并作扫描电镜(SEM)观察;体内实验是用一枚HA/PDLLA棒内固定兔股骨髁松质骨部横形截骨,作X线摄片、组织学、机械强度及材料——骨界面SEM观察。结果:HA/PDLLA复合材料较单纯PDLLA材料降解速度减慢,机械强度提高,骨折正常愈合。结论:HD/PDLLA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实验性松质骨骨折正常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横形骨折、斜形骨折在同一部位、相同条件下骨折愈合的速度,为临床判断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肱骨中段横形、斜形骨折在骨痂同样充满断端且骨痂力学性能相同条件下,分别在肢体远端纵轴、水平轴和矢状轴方向上施加相同载荷,比较两种骨折断端间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位移量,及肢体远端的最大位移量。结果在肢体远端各种加载条件下横形骨折的断端在同一平面上受力和位移相差不多,要使之破坏加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值。而斜形骨折因骨折断端不在同一平面上,所受应力和位移相差较大,近端受力大、位移小,远端受力小、位移大,要使之破坏只要较小的加载力,骨折近端即可首先出现断裂,继之因应力集中而波及整条骨折线,使骨骼再次骨折。纵轴加压或拉伸对肢体远端的位移影响少,而水平轴和矢状轴方向尽管加载力较小,仍能产生肢体远端的较大位移。结论在相同部位、相同力学条件下,横形骨折比斜形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11.
骨科聚乳酸内固定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骨科可吸收固定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聚乳酸材料的一般理化特性、生物降解吸收性能、机械性能、对骨折愈合影响及临床应用研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逆行植入髋臼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采用逆行植入髋臼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19例,共置入螺钉20枚。术后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者恢复情况,评估螺钉的位置、骨折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所有螺钉均位于前柱骨性结构内,无螺钉穿出,未出现断钉、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9例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逆行植入髋臼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便于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促进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骨形成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于颌骨制造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给药组手术次日给予10mg/(kg·d)洛伐他汀灌胃,疗程为28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给药组和对照组骨折后3、7、10、14、21和28天骨痂中BMP-2的表达,同时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BMP-2的含量。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BMP-2基因表达高峰出现在第7天,对照组出现在第14天,且峰值较低。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术后7~14天骨痂中BMP-2蛋白给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1~28天给药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血清学检测两组BMP-2升高,在术后14天含量达到高峰,且给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伐他汀明显促进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的合成与分泌,进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骨折愈合中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将30只青紫蓝家兔建成双侧桡骨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A组)、仙灵骨葆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于术后14d和31d每组各处死动物5只取材,进行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计量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A组骨吸收较对照组强,破骨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破骨细胞形态也有一定影响,但对骨吸收影响不大。相关分析表明:骨吸收主要与破骨细胞数目相关,其次还与破骨细胞形状因子、面积、光密度等相关。实验结果提示,生骨再造散在术后14d和31d均可促进骨吸收,可能是通过早期提高破骨细胞数量,后期则增强其功能实现的,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嵬  张英剑 《医学信息》2018,(24):48-51,81
目前临床医生在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时仍缺乏统一的影像学标准及金标准。患者间的个体、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类型的差异都使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工作变得比较复杂。对骨骼的生物力学的特点及骨折愈合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骨折愈合的评估工作。标准化评分系统的研究和特定影像学标志的识别进一步明确了影像科医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就骨折愈合的评分系统和影像学特征加以综述,了解现有各种评价骨折愈合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局限性以及潜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将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史,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以及开发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意义作一综述。介绍了聚乳酸作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比较了以聚乳酸为基体的各种内固定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机械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复方骨肽超声经皮导入与静脉使用复方骨肽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6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分为超声电导局部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对照组3组。术后在4个时间点﹙按第2、4、6、8周﹚通过X片,光镜下观察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X片半定量、光镜下组织学观察以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表明通过超声组和静脉组骨折愈合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有统计学意义﹙<0.05﹚。超声组结果稍优于静脉组,但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复方骨肽超声经皮导入与静脉使用对于骨折愈合全过程有相似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地介绍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方法.方法应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8例,54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 54例经6~50个月(平均28月)随访,无近晚期并发症,骨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0%.结论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对于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逆行交锁髓内钉是一种比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股骨骨折手术成功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临床上股骨干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9例病人进行分析,包括关节僵硬,感染,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断钉、断板、弯曲松动退出、畸形愈合短缩等,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积极二次治疗。结果 29例病人经二次治疗,临床均获治愈,经过6月~3年的观察,无再次并发症发生。结论 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可靠固定如交锁钉、一期植骨是防止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