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适应性训练,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并早期进行渐进式的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均在术后12~15d出院。随防6个月至3年,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56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周进行6min步行测试(观察组:平均最大的步行距离为(371.96±32.13)m;对照组:平均最大的步行距离为(282.49±43.11)和25m步行测试(观察组:步频(92.12±7.29)步/min,步速(0.91±0.19)m/s;对照组:步频(78.59±5.42)步/min,步速(0.59±0.1)m/s,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快速地恢复髋关节的基本功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靳丽萍 《现代保健》2010,(18):106-107
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其他髋关节疾病的最终治疗方法,可以重建关节,维持关节稳定,解除髋部疼痛,恢复病变关节的正常功能。方法对7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脱位、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对手术效果评价满意,生活能自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髋关节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资料.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恢复.结论 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术后积极观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27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龚启玉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51-455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随访至少半年,最多两年以上,经X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假体位置均变现为正常。其中包括3例高龄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在术后1月内均有发生脱位的情况,但经复位处理并特别嘱咐其注意事项后均再未见复发,未出现局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平均为(46±11.7)分,而术后为(88±7.9)分。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科学制定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正确的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江华 《现代保健》2010,(3):92-9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避免手术并发症,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方法对49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9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系统、科学、有计划的护理能减少髋关节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优28例(占62.2%),良13例(占28.9%),可3例(占6.7%),差1例(占2.2%),优良率为91.1%。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张雅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86-1886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患者43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康复锻炼等.结果 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中38例患者术后第4天可下地活动,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为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护理措施,不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秀芝 《现代保健》2010,(32):107-107
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多为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9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年随访69例,关节功能评分90~100分43例,80~89分23例,70—79分3例,随访表明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94%,效果满意。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疗效显著,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好适合的假体,则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老年病人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总结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l例:无手术失败的病例;无死亡;无因护理不当造成其它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老年病人顺利度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老年病人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总结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l例;无手术失败的病例;无死亡;无因护理不当造成其它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老年病人顺利度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降低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在临床护理难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2009年12月共7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1例发生早期感染。结论全髋修整术较首次置换术难度高、创面大、无菌要求高、患者对再次手术顾虑多,因此对术中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2009年12月共7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1例发生早期感染。结论全髋修整术较首次置换术难度高、创面大、无菌要求高、患者对再次手术顾虑多,因此对术中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是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症状和活动受限,重建髋关节生理结构,恢复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春菊  王轶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40-134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应用人工全膝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共39例(52膝)患者采用术前急性期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定体系(HSS)评分60~82分,平均75.3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82~90分,平均87.5分。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Value in health》2013,16(6):942-952
BackgroundMetal-on-me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MoM HRA)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for younger active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A). Birmingham hip resurfacing is the most common MoM HRA in Alberta, and is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A.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expected cost-utility of MoM HRA versus THA, in younger patients with OA, using a decision analytic model with a 15-year time horizon.MethodsA probabilistic Markov decision analyt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the expected cost per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 (QALY) of MoM HRA versus THA from a health care payer perspective. The base case considered patients with OA aged 50 years; men comprised 65.9% of the cohort. Sensitivity analyses evaluated cohort age, utility values, failure probabilities, and treatment costs. Data were derived from the Hip Improvement Project and the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 Pilot databases in Alberta, the 2010 National Joint Replacement Registry of the Australi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and the literature.ResultsIn the base case, THA was dominated by MoM HRA (incremental mean costs of −$583 and incremental mean QALYs of 0.079). In subgroup analyses, THA remained dominated when cohort age was 40 years instead of 50 years or when only men were assessed. THA dominated when the cohort age was 60 years or when only women were assessed. Results were sensitive to utilities, surgery costs, and MoM HRA revision and conversion probabilities. At a willingness-to-pay of Can $50,000/QALY, there was a 58% probability that MoM HRA is cost-effective.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verage, MoM HRA was preferred to THA for younger and male patients, but THA is still a reasonable option if the patient or clinician prefers given the small absolut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ptions and the confidence ellipses arou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estim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