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之一,hbsag慢性携带率高达9.57%[1].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特别是hbv dna阳性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率高达26.7%[2].由于基层hbv感染孕妇相关医学知识缺乏,易出现盲目求医、滥用药物等情况,对母婴的健康危害极大.为妥善解决乙型肝炎孕妇围生期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心理问题,我们对189例hbv感染孕妇进行健康指导及各种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学概况因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相关肝病接受肝脏移植 (livertransplantation ,LT)的病人 ,如无恰当的预防措施 ,约 80 %会发生移植肝的HBV再感染[1] 。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继发移植物失去功能 ,是影响LT后生存质量和远期效果的重要因素。LT后发生的乙型肝炎 ,可能是LT前HBV感染的复发 ,或移植物 /血液捐献者的HBV造成的新的感染。可能因为免疫抑制的关系 ,复发感染常进展迅速 ;约半数病人在LT后 6个月内有复发迹象 ;但也可晚至 1年[1] 。其特点是 ,与…  相似文献   

3.
自1967年Starzl成功地施行首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它已成为治疗急慢性终末期肝病的常用方法。对于肝移植的适应证,理论上可以这样认为:一切肝脏疾病若用目前其它所有疗法不能治愈,而预计在短期内无法避免死亡者,都是肝移植的适应证。原发性疾病按病变性质可分为2类:肝脏的恶性肿瘤和终末期良性肝病。终末期良性肝病中争论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以前许多移植中心都将其视为禁忌证,原因主要为肝移植术后近80%于半年后复发。由于近年来乙型肝炎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进展,逐渐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增加肾移植后致病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是否进行肾移植尚有争议.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移植指征.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增加肾移植后致病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是否进行肾移植尚有争议.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移植指征.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因素之一。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BV宿主范围狭窄,且有明显的嗜肝性,因而建立合适的HBV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非常困难。目前缺乏合适的感染模型是限制HBV药物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出现,有关HBV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相继建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建立一种方便有效的且与人类近似的感染模型。本文从细胞和动物两方面就乙型肝炎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著名肝病专家Keeffe教授和Schiff等其他一些教授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处理中的检测方法、治疗对象、治疗时机、疗程和方法、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病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越来越明确,肾脏移植术前和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非常多见,而HBV感染对肾脏移植术后病人的存活率有严重的影响。随着肾移植术的不断开展,国外学者对肾移植术中的HBV感染也愈加重视,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肾移植术后的HBV感染由于肾移植术受者大多有免疫功能减退,且在移植术前、后均需使用火量的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所以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因此易受  相似文献   

9.
肾脏移植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尤其是与IgA肾病(IgAN)、狼疮肾炎(LN)间的关系,并初步观察α干扰素(αIFN)对成人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157例肾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BAg,配对比较32例IgAN,30例LN中HBAg阳性组与阴性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和42例GN中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并随访3例HBVGN经αIFN治疗的临床演变。结果IgA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程度均较阴性组严重(P<005);L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症程度较阴性组显著(P<005);HBcAg阳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阴性组差(P<005);3例HBVGN经αIFN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例起病与HBV感染有关,IgAN、LN与HBV感染有相关性,αIFN对成人HBVGN可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测75例各类乙型炎病人的抗-HCV,结果12例阳性,表现为HBV感染后HCV重叠感染,发生率占16%,与单纯HBV感染组对照,前者低蛋白血症占33.3%,慢性肝病患病率为9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慢性化趋势,重叠感染组中无丙肝病毒对HBV复制抑制现象,多数人有输血史,因此,本文认为,输注血制品为乙肝病人重叠感HCV的危险因素,HBV,HCV重叠感染在加重原有肝病及引起  相似文献   

12.
Delgado—Borrego A,Liu YS,Jordan SH等对乙肝患者与胰岛素耐受的相关性进行了一项为期1年的肝移植术后队列研究。14例乙肝阳性肝移植患者与20例乙肝阴性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肝移植术后1个月,  相似文献   

13.
<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是指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血清HBV DNA阳性或者阴性),同时目前已有的检测手段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 g)阴性的临床状况[1-2]。对OBI的研究历史已有近40年[3],目前临床已经认识到OBI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2,4],特别是在HBV中高流行地区,OBI在流行病学、肿瘤学、器官及组织移植学等多方面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近些年,肝移植在我国临  相似文献   

14.
马黎君  徐伟琴  姚旭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54-85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经注射、输血、针刺、创伤及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染,近年发现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而精神病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HBV感染。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中的感染情况,提供防治依据,减少住院精神病病人HBV的传播。对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619例精神病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其HBV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肝硬化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外科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1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HBV感染和肝硬化对肝转移发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有和无HBV感染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8%(10/114)和23.9%(254/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和不伴肝硬化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8%(1/26)和22.9%(263/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和肝硬化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所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于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311例HBV感染孕妇病历资料。根据孕妇肝功能情况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肝功能正常,慢性HBV携带或非活动HBsAg携带)5264例,B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慢性乙型肝炎)1047例。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和GDM发病率。比较两组中确诊GDM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以及所分娩新生儿的体重、窒息和畸形情况。结果 A组孕妇年龄(29.08±4.29)岁,B组孕妇年龄(29.73±3.6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89、P0.001)。两组病例中诊断为GDM孕妇共1 906例,其中A组孕妇GDM发病率为1548/5 264(29.41%),B组孕妇GDM发病率为358/1047(3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88、P=0.002)。对肝功能和年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功能和年龄是GDM发病的高风险因素(P=0.009、0.001)。两组GDM孕妇的年龄、早产情况、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3、x~2=15.930、4.613、22.114和38.992;P=0.007、0.000、0.032、0.000和0.000)。两组GDM孕妇的羊水情况、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死胎/死产、胎膜早破、助产和产后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DM孕妇所娩新生儿的体重和窒息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8、P0.0001,x~2=4.923、P=0.027)。新生儿畸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状态和年龄是GDM发生的高风险因素。HBV感染孕妇肝功能异常增加了GDM的发病率,增加了早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分娩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几率,亦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几率。监测HBV感染GDM孕妇肝功能并维持其基本正常,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研究的方法构建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27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1例作为集束化组,采取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集束化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健康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新发的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运用循证研究的方法构建和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可预防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本透析中心6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变化情况,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预防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措施.方法 检测所有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RNA,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04年155例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率为10.3%.2009年228例患者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8.8%.2010年300例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7.3%.其中111例患者在我中心透析6年以上,累计透析85100余次,没有新发丙型肝炎感染.显示输血次数和肾移植病史是并发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近6年来我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通过减少输血,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操作规程,能够减少丙型肝炎在透析患者之间的传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intained hemodialysis for 6 years in the hemodialysis center of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nd to analyse the risk factor of HCV infection. Methods HCV RNA , the serum virus antibody were detected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virus and the dialysis time, blood infusion and hepatic function was analysed.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HCV infection patients was 10.3% ,8.8%, and 7.3% in 2004,2009,2010 respectively. 111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r center for more than 6 years. There was no new HCV infection in these group patients during 6 years. Blood infusion and the history of kidney implantation were th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The percentage of HCV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reduced in our dialysis center. Avoidance blood transfusion and infection control of blood purific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are the major ways to prevent transmit HCV in patient with MH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移植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病理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56例出现HBV感染患者肝穿活检病理和临床资料以及HBV标志物和HBV DNA情况。结果 56例肝移植术后HBV感染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42~67岁,平均52.6岁;肝穿刺活检时间为术后96~2 432天,共行活检78例次。本组病例术后HBV感染时间术后1年、1~2年、2~3年和3年分别为32.15%、57.14%、7.14%和3.57%,其中≤2年感染率为89.29%。HBV DNA拷贝数103 U/ml、103~104 U/ml和104 U/ml分别为21.43%、73.21%和5.36%,其中2例104 U/ml的患者均发生于术后≤2年。血清学HBs Ag(-)、HBs Ag(+)、HBs Ag、HBe Ag(+)、HBs Ag、HBe Ag、HBc Ab(+)分别为19.64%、57.14%、14.29%和8.93%,78例次肝穿刺活检的病理表现包括汇管区中等量单个核细胞浸润、界面性炎症、肝细胞灶性坏死及凋亡、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肝组织淤胆和汇管区纤维化,其发生率分别为83.33%、48.72%、92.31%、15.38%、41.03%和15.38%。Batts-Ludwig肝炎活动分级0、1、2、3、4级分别为15.38%、29.49%、24.36%、19.23%和11.54%,肝炎纤维化分期0、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58.97%、16.67%、15.54%、7.69%和5.13%。肝炎活动度分级与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与时间无相关性。纤维化分期与感染时间、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移植术后HB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以肝细胞损伤、汇管区炎症为主,病理学检查可以对HBV感染的活动程度及纤维化分期进行准确评估,并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结合HBV血清学标志物及和HBV DNA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定HBV病变进展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用拉米夫定或与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对乙肝相关肝病病人肝移植术后预防乙肝复发的效果。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IA)检测HBsAg、抗鄄HBs、HBeAg、抗鄄HBe及抗鄄HBc;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乙肝病毒(HBV)DNA。26例单用拉米夫定15例,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HBIG11例。结果:26例乙肝相关肝病病人于肝移植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死亡,4例出现乙肝复发,其余20例病人HBsAg持续阴性。结论:肝移植是治疗乙肝终末期病人的有效方法,拉米夫定与HBIG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