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p53和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鼻咽癌40例、慢性鼻咽炎22例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与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慢性鼻咽炎组p53及nm23-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27.2%,而鼻咽癌组为92.5%、55.0%.在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鼻咽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9例(40.9%),在nm23-H1表达阴性的18例中p53蛋白阳性表达17例(94.4%).鼻咽癌组织中p53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nm23-H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T分级无关.结论 抑癌基因p53和nm23-H1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调控作用,可成为临床诊断和评价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杨安奎  曾宗渊  陈福进 《癌症》1999,18(4):432-434
目的:探讨声门上喉癌隐性颈淋巴结转移更好的预测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m23-H1基因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回顾性分析129例声门上喉癌的病例资料。结果:nm23-H1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颈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nm23-H1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可用于指导临床对声门上型喉癌N0病例应用选择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微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采用SP法检测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巢式RT-PCR方法检测进入外周静脉血的大肠癌微转移灶(CK20mRNA),并与同一患者大肠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nm23-H1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7%(74/120),低分化腺癌中nm23-H1阳性表达率(41.0%)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70.3%)(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m23-H1阳性表达率为53.7%,无淋巴结转移者为7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0例大肠癌患者术后3年随访中,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为41.5%,nm23-H1阳性表达率与CK2OmRNA阳性率呈显著负相关(P<0.001);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60.8%(45/74),阴性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21.7%(10/4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nm23-H1与大肠癌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及外周静脉血中微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nm23-H1基因表达与鼻咽癌的早发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与鼻咽癌早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5例鼻咽癌组织蜡块进行nm23-H1检测.结果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为47.4%(45/95),早发转移组nm23-H1阳性率(26.7%)低于无转移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nm23-H1阴性表达与鼻咽癌早发转移有关,nm23-H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中晚期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nm23-H1基因是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但关于nm23-H1基因抑制肿瘤转移的生化机理目前并不清楚.该实验目的就是构建nm23-H1野生型和P96S、H118F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野生型和突变型nm23-H1目的片断,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28a-nm23-H1野生型和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鉴定正确克隆转化BL21(DE3)溶源菌,进行蛋白表达及可溶性分析,同时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纯化后蛋白进行鉴定检测.结果 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pET28a-nm23-H1野生型和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编码框正确.转化溶源菌后能够表达目的蛋白,蛋白表达量高,且均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野生型和突变型nm23-H1蛋白分子量为20 kDa,与预计值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pET28a-nm23-H1野生型和P96S、H118F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所表达蛋白可用于下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Huang HQ  Pan ZH  Lin XB  Wang BF  Hou JH  Zhang Y  Wu QL 《癌症》2006,25(12):1517-1523
背景与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T-celllymphoma,PTCL)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临床侵袭性较强,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IPI)在PTCL中的价值尚未确定,有必要寻找一些分子指标来协助预测PTCL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nm23-H1和MUC-1对PTCL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初治PTCL患者组织中nm23-H1和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nm23-H1和MUC-1的阳性率分别为81.2%(78/96)和58.3%(56/96);两者表达强度均与病理亚型无明显相关(P>0.05)。nm23-H1高表达与Ⅲ/Ⅳ期、PS状态≥2分、结外侵犯和结外病变数≥2等有关(P﹤0.05);而MUC-1高表达仅与分期Ⅲ/Ⅳ期、结外病变数≥2有关(P<0.05)。89例患者可评价化疗的客观疗效,全组有效率87.8%,完全缓解(CR)率56.7%。nm23-H1阴性者CR率高于阳性者(66.7%vs.55.4%,P<0.05),低表达组CR率高于高表达组(79.9%vs.44.0%,P<0.05);MUC-1阴性和低表达组的CR率分别高于阳性和高表达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2~98个月),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CI26~34个月);nm23-H1阴性组5年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明显高于阳性组(86.7%vs.24.9%,P=0.001),低表达组5年OS明显高于高表达组(52.3%vs.21.7%,P=0.000);MUC-1阴性组5年OS稍高于阳性组(47.9%vs.28.5%,P=0.260),低表达组5年OS稍高于高表达组(46.2%vs.22.2%,P=0.33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和nm23-H1表达水平是PTCL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nm23-H1在PTCL中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PTCL预后的独立指标;MUC-1在PTCL中阳性及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具一定的相关性,但对预后判断的价值尚不能确定。nm23-H1结合IPI评分等临床指标可能有助于更精确判断PTCL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The nm 23 gene products/nucleoside diphosphate (NDP) kinase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rcinomas and benign hyperplasias was evalua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nm 23-H1 and nm 23-H2 protein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s fused with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s immunogens. Of the 80 cases of nonmetastatic prostate carcinoma examined, 74% (59/80) and 60% (48/80) were immunoreactive for nm 23-H1 or nm 23-H2 protein, respectively. Negative staining for nm 23-H1 occurred in 83% of metastatic lesions, while 34% were negative for nm 23-H2. All primary tumors corresponding to the metastases examined showed positive immunostaining for nm 23-H1, indicating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this protein and metastatic status. nm 23-H2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83% of primary tumors and its expression appeared to h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 contrast, all case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showed elevated levels of both nm 23-H1 and nm 23-H2 expres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nm 23/NDP kinase may play a role in sup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malignant potential in prostate carcinoma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杂合性丢失 (LOH)及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nm2 3 H1基因内部及附近 5个微卫星多态标记 ,对 72例喉癌标本进行杂合性丢失和微卫星序列不稳定性检测 ,同时以RT PCR方法分析 38例配对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中nm2 3 H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LOH涉及至少 1个位点的频率高达 76 .39% ,5个位点均有LOH ,以D17S16 6 5处频率最高 ,达 38.10 %。 3个位点出现MI ,最高为 12 .70 %。nm2 3 H1基因杂合性丢失及微卫星不稳定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但D17S16 6 5位点高LOH频率与低分化相关 (P <0 .0 5 )。癌、癌旁及转移淋巴结中nm2 3 H1表达不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nm2 3 H1基因可能在喉鳞癌发生中起作用 ,杂合性丢失可能是影响基因功能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基因nm23-H1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刘彦  金志军  丰有吉  黄腊梅  陈静 《肿瘤》2006,26(1):74-77
目的研究人类新基因nm23-H1B与卵巢肿瘤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4月~2004年2月手术切除各种卵巢肿瘤标本48例,正常卵巢组织8例。采用RT-PCR、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检测nm23-H1BmRNA的表达。结果用RT-PCR在所有的标本中均检测到nm23-H1B基因mRNA的表达,其在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较低,而在所有的卵巢肿瘤中表达均出现明显上调,在早期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晚期。Northern杂交显示nm23-H1B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量较低,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则与正常组织中相似,而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在早期卵巢癌中在分化好的组织中(Ⅰ级)表达量明显高于分化较差(Ⅱ、Ⅲ级)者。原位杂交显示nm23-H1B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和交界性肿瘤的表达量极低,而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mRNA表达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质内;早期卵巢癌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晚期卵巢癌。结论nm23-H1B基因与卵巢癌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nm23-H1基因产物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与NPC的转移及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NPC初治患者癌组织中nm23-H1基因产物表达,并对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nm23-H1基因蛋白表达率为61.5%(40/65).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m23-H1表达率为51.2%(21/41),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9.2%(19/2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99,P<0.05).随访中有15例发生远处转移,其nm23-H1表达率为33.3%(5/15),无转移者为70.0%(35/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7.56,P<0.01).nm23-H1表达水平与T分期无关.nm23-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显著高于阴性者(t=5.566,P<0.001).结论 nm23-H1基因不仅在抑制NPC的转移中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低毒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该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株L9981,从基因及蛋白水平鉴定nm23-H1基因转染肺癌细胞的建立。方法:以JM109为宿主菌,转化质粒载体PCMV-neo-Bam-nm23-H1,制备nm23-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nm23-H1基因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后的L9981细胞株中可检测到nm23-H1 mRNA及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建立表达nm23-H1基因的肺癌细胞株L9981,为研究nm23-H1对肺癌恶性转移表型的逆转作用作基础准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睑板腺癌组织中nm23-H1及Tiam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睑板腺癌标本34例及癌旁正常组织34例,应用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检测nm23-H1和Ti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其蛋白水平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观察其与睑板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nm23-H1蛋白及mRNA在睑板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Tiam1蛋白及mRNA在睑板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 及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nm23-H1 及Tiam1与睑板腺癌术后复发率具有相关性,在复发的睑板腺癌中nm23-H1及 Tiam1表达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nm23-H1和Tiam1表达水平与睑板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nm23-H1和Tiam1高表达提示睑板腺癌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nm23-H1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3-H1基因是否具有逆转肺癌恶性表型的功能。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Boyden小室法等方法研究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黏附、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后的L9981细胞株中有nm23-H1基因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转染后细胞株体外增殖速度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黏附性以及侵袭性均降低。结论:nm23-H1基因对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生长、侵袭、转移具有负调控作用,表明nm23-H1基因具有逆转肺大细胞癌恶性转移表型的能力,为应用nm23-H1基因治疗肺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 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鼻咽癌及3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分析DMBT1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MBT1蛋白在鼻咽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23/69) 和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BT1表达与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23例DMBT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60.0个月,而46例DMBT1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4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MBT1表达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DMBT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BRCA1和nm23-H1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RCA1、nm2 3 H1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 10 6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 P法 )技术标记BRCA1、nm2 3 H1。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RCA1、nm2 3 H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与生存期呈正相关 ,与复发呈负相关 (P <0 0 5 )。BRCA1与nm2 3 H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BRCA1、nm2 3 H1在乳腺癌组织内共同参与癌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PTEN及nm23-H1基因均被证实是肿瘤转移的抑制基因,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基础研究上,本研究通过检测PTEN及nm23-H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及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无淋巴结转移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9.31%,高于NSCLC伴有淋巴结转移组41.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76%,高于NSCLC伴有淋巴结转移组45.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nm23-H1蛋白表达在NSCLC中一致性较好(Kappa=0.4366,Z=3.3905,P<0.01),两基因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PTEN及nm23-H1蛋白表达均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TEN和nm23-H1蛋白均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重要指标,对两种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利于肺癌预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膀胱癌中突变及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nm23-H1基因在25例膀胱癌组织及15例对照组织中突变和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粘膜中未检测出nm23-H1基因突变,而在25例膀胱癌组织中发现6例出现PCR产物单链泳动状态异常,异常率为24%。癌组织和对照组织均有nm23-H1基因mRNA的表达,88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68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nm23-H1蛋白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m23-H1蛋白在癌旁肝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肝细胞癌组织中38/68(56%)例呈阳性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nm23-H1蛋白表达与HCC肿瘤体积、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分级无关,而与肝内或肝外转移呈负相关。结果表明nm23-H1在抑制HCC肝内或肝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价HCC病人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nm23-H1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志坚  王小平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381-382,372,494
目的:探讨nm23-H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无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76%(24/29),高于NSCLC伴有淋巴结转移组45.16%(14/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中nm23-H1蛋白低表达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检测nm23-H1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NSCLC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