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宇 《继续医学教育》2013,(11):106-106
目的降低新兵膝部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新训期间膝部损伤从文化程度、参训科目、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膝部损伤在新训期间发生率7.00%,3km、5km越野、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及投弹训练是致伤的主要原因。结论新兵军事训练膝部损伤发生率较高,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 yolysis,RM)是一种内科急症,而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是指过度运动后所致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破坏,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物质释放入外周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则预后较差。临床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尿肌红蛋白呈阳性,尿中有棕褐色颗粒管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肿胀,肌肉酸痛、肌无力、棕色尿。其发病的主要诱因是肌肉运动过度,环境温度过高〔1〕。本科2013年7月13日同时收治7例因消防演练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官兵,由于早期明确诊断,经过2∽3周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后陆续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损伤骨骼肌细胞微区Ca2+变化,探讨它在电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其右后肢胫骨前肌为研究对象。以电压600V,电击时间9ms,累积电击3次,造成单束骨骼肌电损伤。分别于处理后2h、8h、24h、48h、72h、5d每组随机抽取3只兔,留取肌组织标本。EPMA法检测肌细胞微区Ca^2+含量。结果实验组细胞浆Ca^2+快速升高,肌浆网Ca2+降低,而线粒体Ca^2+含量8h才明显上升,三微区Ca^2+含量至5d仍未恢复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细胞浆和肌浆网Ca^2+呈反向性变化,细胞浆和线粒体则呈同向性变化。结论电击后骨骼肌细胞三微区Ca^2+发生再分布,并存在长时间的细胞钙超载,它可能是电损伤骨骼肌进行性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急性骨骼肌损伤是专业运动员的主要运动损伤之一,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很大,急性骨骼肌损伤又分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和急性骨骼肌拉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从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13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3只作为造模组。采用改良的大鼠下坡跑离心收缩模型建立慢性骨骼肌损伤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从空白组和造模组中各随机抽取3只进行模型评价,然后将剩余40只造模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刮痧组、推拿组、针刺组4组,每组10只。针刺组采用大鼠固定器固定大鼠10 min,针刺双侧足三里及环跳穴,进针后留针10 min;刮痧组采用大鼠固定器固定大鼠10 min后,予股四头肌局部刮痧治疗;推拿组采用大鼠固定器固定大鼠10 min后,予股四头肌局部小指扌衮法治疗,每次5~10 min。3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7 d。模型组和空白组均不进行治疗,先用大鼠固定器固定大鼠10 min后,于笼内自由活动,共持续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K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刮痧组、推拿组及针刺组大鼠血清CK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皓 《上海医学》1998,21(4):246-248,F003
  相似文献   

7.
8.
膝关节的急慢性损伤是临床上常见、多发性损伤,也是影响广大官兵训练质量、训练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通过阐述膝关节急慢性损伤的病因、病理、及干预和治疗的策略,以期提高专业人员对军事训练在膝关节急慢性损伤中的认识,强化科学训练意识,减少膝关节急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广大官兵的军事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肌损伤生化标物与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是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就此目的而言 ,“早期”、“确认”是必需的 ,而且检验过程应在 1h或 <1h完成 ,这些已达成共识。综合分析认为 ,肌红蛋白 (Mb)是最符合“早期”需要的标志物 ,而肌钙蛋白 (Tn)则符合“确认”要求 ,其敏感性足以检测到微小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ESW治疗骨肌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将实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损伤后第2天进行ESW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第1、4、7天取损伤区域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生肌决定因子(Myod)、Mst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组肌纤维萎缩逐渐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期间可见大量新生肌细胞,治疗后肌纤维排列整齐。(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Mstn(第1天:0.158±0.015,t=3.229,P=0.032;第4天:0.203±0.004,t=6.069,P=0.004;第7天:0.149±0.009,t=2.821,P=0.048)表达低于对照组(第1天:0.190±0.006;第4天:0.242±0.189;第7天:0.171±0.011);...  相似文献   

11.
海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明海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驻粤海军某部参加1998年度基础训练的新兵592人,对训练中受伤的战士进行病学调查。结果在90d的训练中,军训伤的累积发生主为28.2%,开训后第8周为发生高峰,各部位损伤中以下肢的发生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用HE及组织学特染方法对大鼠皮肤、骨骼肌生前和死后损伤的特异形态结构变化进行对照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前伤组皮肤HE及特染光镜下出现较特异的生活反应,死后伤组弱或不明显;生前及死后损伤骨骼肌的特异性染色明显,研究结果为法医学在确定生前与死后伤方面提供了可靠、敏感、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骨科及显微外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创伤、断肢再植术、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筋膜间隙综合征、动脉栓塞等,都有可能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截肢或其他器官继发损伤。故对于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防止的研究目前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艳彬 《中外医疗》2014,(21):23-25
目的:对骨骼肌疾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测定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整理分析2012年9月1日-2013年9月1日该院经检测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含量升高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4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以上163例临床标本可分为骨骼肌损伤组(41例)、心肌损伤组(42例)、肝细胞损伤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四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结果心肌损伤引起的AST变化最大,阳性率为73.16%,明显高于另外骨三组的阳性率,39.02%、45.00%、0.00%;肝损伤组的ALT含量变化最大,其阳性率为80.0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的31.70%、28.57%、0.00%;而骨骼肌损伤组引起的AST、ALT、CK含量变化都较为中等,其中CK的阳性率为80.95%高于其他各组的36.59%、5.00%、0.00%。轻度、中度、重度骨骼肌损伤可使得CK的含量达(876±572)、(9875±3420)、(20341±4597)U/L明显高于无损伤的正常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损伤、心肌、及肝细胞损伤性疾病都能导致血清中转氨酸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兵体能训练期间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变化,为科学实施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14名新兵,于训练1、4、12和20周时检测空腹血清肌酸激酶和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水平。结果训练4周和12周时血清CK及CK-MB均明显高于训练1周时(P〈0.05),训练20周时血清CK及CK-MB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血清CK和CK-MB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临床各种疾病广泛涉及骨骼肌肉系统感染 ,如何正确选择有效抗生素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影响细菌DNA合成及抑制细菌合成生长等作用机制 ,及各类抗生素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提出在骨骼肌肉系统感染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用量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7.
应用骨骼肌辅助心脏功能的研究已40年。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骨骼肌辅助心脏(包括动力性心肌成形术,骨骼肌心室,骨骼肌驱动的反搏装置,动力性主动脉成形术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为慢性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鼠断肢再植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断肢再植后离断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的断肢再植模型 ,再植前应用灌注液对实验组离断肢体进行灌注 ,然后进行再植。缺血再灌注组不进行灌注直接通血 ,于通血后 6h取材 ,测定骨骼肌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线粒体ATP酶活性以及胫前肌含水量 ,观察骨骼肌损伤情况。结果 :灌注液处理组胫前肌含水量为( 77.86± 0 .75 ) %,ATP为 ( 0 .2 1± 0 .0 5 ) mmol· g-1· h-1 ,MDA为 ( 5 .62± 0 .35 ) μmol· g-1 ,SOD为 ( 2 7.41± 3.77) NU·mg-1 ,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断肢再植前应用灌注液对离断肢体进行灌注 ,可以减轻再植肢体中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海军舰艇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干预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海军舰艇部队施加干预措施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变化。方法:每个参试支队各抽2艘舰艇为干预试验单位,并设同期对照组,以前一年的参试单位为历史对照。结果:在9个月的试验中,干预试验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8.96%,同期对照组为12.21%,两组比较P<0.05,历史对照组为14.62%,两组比较P<0.01,时间分布与对照组相似,但数值显著降低,急性创伤性伤减少。结论:施加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舰艇部队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裸鼹鼠与C57BL/6J小鼠的骨骼肌结构和摄氧能力。方法采集裸鼹鼠与小鼠的腓肠肌经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经冰冻超薄切片和染色后,然后用光学显微镜和投射电镜观察两个物种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同时对骨骼肌组织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将骨骼肌匀浆后取上清用分光光度法对肌红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观察两个分析两个物种摄氧能力的高低。结果裸鼹鼠骨骼肌肌原纤维比C57BL/6J小鼠粗大,而且肌块、肌束甚至肌原纤维外围都有较多结缔组织;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明显大于C57BL/6J小鼠,而体积则较小,其线粒体的表面积大于C57BL/6J小鼠;骨骼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大于C57BL/6J小鼠;骨骼肌中肌红蛋白的含量是C57BL/6J小鼠的1.5倍。结论裸鼹鼠骨骼肌比C57BL/6J小鼠发达和粗壮,结缔组织较C57BL/6J小鼠丰富,肌肉更为柔软和灵活;线粒体总表面积、微血管密度和肌红蛋白含量都较C57BL/6J小鼠高,其摄氧能力比后者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