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有效方法,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方法:我院从2015.7月取消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采用汇日WAYMLN-2000灭菌器进行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每次灭菌时间为40min。结果:每月对灭菌物品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效果均合格。结论:汇日灭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保证病人安全,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了解某院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各种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方法 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内镜消毒和灭菌的相关数据进行登记、比较分析.结果 内镜中心成立后,内镜的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内镜室的建筑布局、清洗消毒设施的配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蕲春县人民医院自从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手术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电切镜等内镜手术也日益增加。鉴于腔镜手术量大,接台手术多,过去广泛用于内镜消毒的2%戊二醛浸泡时间长(10h以上),且对皮肤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前需要用大量的无菌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现状,查找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107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组织制度及消毒设备设置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进行调查,并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太完善,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使用不符合要求,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结论加强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以小型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村卫生所为重点的卫生监督,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陈婧 《家庭医药》2016,(8):95-9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消毒灭菌知识的情况,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内科、外科、医技及手术室中选取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100名医护人员中,对消毒灭菌定义的掌握优秀率为50%,合格率为70%;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优秀率为34%,合格率为66%;医护人员职称越高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并且显著高于职称较低的医护人员,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仍然较缺乏对消毒灭菌的认知,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加强,以提升其消毒灭菌知识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我院感染管理科自成立3年来坚持每月对全院各科进行消毒灭菌质量抽查及监测.发现导致某些消毒灭菌工作失败的原因,并制定了具体管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方法以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依据,对涉及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规范。结果应重视并做好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工作,这将会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结论医院供应室应针对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积极落实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下送管理工作,如此才能保障和促进医院供应室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8.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无菌医疗用品的重要科室,院内感染的高低和供应室工作质量有直接关系,物品灭菌合格达标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为防止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消毒供应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制度,从高压灭菌间空气细菌含量的监测,实行全面质量监测,才能保证灭菌物品合格供应。我院自2005~2007年不定期抽查,以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不规范操作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医院消毒灭菌基本情况进行检查.统一填调查表。结果 共检查16所医院,有5所未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占31.3%(5/16);内窥镜消毒灭菌不规范操作4家,占66.7%(4/6);针灸针有个别医院发现在不同病人身上交叉使用,占50%的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能坚持每日做一次B—D试验;盛装器械浸泡液的容器有87.5%(14/16)的医院不进行消毒处理;门诊部换药室使用的刀片、缝针等器械50%(4/8)仍在用低效化学消毒剂浸泡。结论 基层医院消毒灭菌不规范操作较普遍,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保证内镜清洁与灭菌标准前提下,提高内镜消毒灭菌效率的方式。方法随机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16台内镜手术器械分组灭菌,每组108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A组使用环氧乙烷,B组使用氧化氢高效医用内镜灭菌器。对每组中每台器械随机选择三项内镜器械部件进行无菌物品取样和枯草茅孢培养,比较效果检测。结果两种灭菌方法灭菌效果检测均符合要求,使用环氧乙烷组需要12h,使用高效医用内镜灭菌器55min可以达到灭菌要求。结论使用过氧化氢高效医用内镜灭菌器,可以缩短内镜的灭菌时间,满足临床手术台次周转的需要,能够保证内镜生物的安全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晶 《北方药学》2014,(2):139-139
目的:熟悉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效果实验的检测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要求,用标准消毒灭菌的检测方法对常用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指示菌杀灭率≥99.9%。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常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和紫外线消毒的检测方法效果理想,消毒合格。  相似文献   

12.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双手或口腔器械直接与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其中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消毒不彻底,会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牙钻高速涡轮机的使用,也会使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而污染空气。患者、医务人员成为易感人群和交叉感染的传播者。因此,必须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或阻断治疗中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一种快速内镜灭菌器(汇日医用内镜灭菌器)对内窥镜灭菌性能。方法采用电脑监控检测、生物指示剂方法和内镜灭菌临床试验,对其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经过该灭菌器常规灭菌程序696次灭菌处理,684次电脑监控检测达到灭菌条件,有12次电脑监控灭菌失败,需重新灭菌;生物指示剂检测60次,灭菌后的生物指示剂经细菌培养,全部无菌生长,即生物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内镜灭菌试验,抽检灭菌内镜经细菌培养58次,全部达到灭菌要求。结论汇日医用内镜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灭菌过程故障可自动检出。  相似文献   

14.
陈凤  杨美云  蒋泓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38-2939
目的比较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擦拭、戊二醛溶液浸泡、高压蒸汽灭菌三种消毒方法用于牙科手机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使用过的牙科手机20支,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支,A组为对照组,只清洗不采用任何消毒方法,B组采用l%聚维酮碘溶液擦拭,C组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D组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每支手机采样后均接种于细菌培养皿中,比较四组细菌培养监测情况。结果A组细菌培养为细菌密集生长,B组细菌培养生长为(+-+++),均有细菌生长;C组细菌堵养生长为(+-++),均有细菌生长;D组细菌培养生长为(-),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是牙科手机消毒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染病医院口腔器械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对口腔器械的消毒效果,预防交叉感染。方法 配置HBsAg悬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将人工污染后的口腔器械完全浸入不同的消毒液中或放入压力蒸气灭菌器中进行消毒处理,进行无菌检查。结果 高压蒸汽消毒灭菌器可使人工污染过的口腔器械全部达到无菌,对HBsAg抗原性灭活达100%,高压蒸汽消毒灭菌器效果比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好。结论 使用恰当的消毒药水可提高口腔器械消毒效果,高压蒸汽消毒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传染病医院要注意加强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部队医院消毒工作状况,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2所军队医院消毒灭菌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所医院手术室、1所医院供应室的建筑布局与流程、设备、质量控制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消毒效果监测共采样本207份,总合格率82.13%。其中,使用中消毒液、灭菌物品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达100.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物监测合格率90.00%;工作人员手合格率76.67%;物体表面合格率75.00%;医院室内空气合格率72.73%;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水检测合格率50.00%。结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严格消毒管理并定期进行消毒效果自测,部分科室护士长消毒意识不强,科室消毒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总结本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现状、各种方法灭菌时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资料、查看医院灭菌器械使用说明等,发现本院现用的灭菌方法虽能保证医院制剂微生物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急需找出适合本院的新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方法按卫生部餐(食)具消毒标准采集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实验组大肠菌群阳性率为4.24%,与对照组比较,x2=2.64,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定点监测单位阳性率为6.22%,与实验组比较,x2=0.16,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日常监测阳性率为16.25%,与实验组比较,x2=38.37,P<0.001,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日常监测的餐具消毒效果比跟踪调查时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室感染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比医院内镜室整体搬迁及更换全新清洗消毒中心前后各项细菌检测结果,制定减少内镜室感染的有效措施。结果2013年内镜室整体搬迁、更换全新清洗中心前、后操作间空气细菌检测分别为47.14%、87.50%,消毒后内镜细菌检测分别为88.75%、88.33%,工作人员手细菌检测为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内镜室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整体搬迁,采用全新清洗消毒中心,标准、规范化清洗消毒内镜,认真组织学习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能提高内镜室感染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