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隋唐及之前,宋元时期与明清及近代的虚劳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R语言数据挖掘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词典精选本》中的方剂药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药物药类及药物性味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3个历史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与熟地黄,使用药类居前的均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累计频率均高于62.40%,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都以甘、辛、苦为主,药物归经中归肾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共得出45个药对与药组,27个聚类方。结论:虚劳病的治疗在隋唐及之前取法经方以调和气血,宋元时期以补阳与补土为特点,明清及近代则重视阴精补益,呈现由气血并治,到倾向阴阳分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从《金匮要略》的诊疗思维体系出发,探讨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诊治思路。肿瘤恶病质可按"虚劳病"论治,治疗上立足"虚劳"的处理原则,运用形气神同调、病证症同治的思维方法,注重气血津液精的整体提升,提倡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同时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恶病质的经方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探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和疾病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48%、89.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71.7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5.39,4.42;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其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8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0d。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尿RBC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可减少其24h尿蛋白量,改善其尿RBC计数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病理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选择86例患者,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型,分别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并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损害为Ⅱ级至Ⅲ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8.14%,气阴两虚型占比9.30%,脾肾气虚型占比24.4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损害为Ⅳ级至Ⅴ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27.91%,气阴两虚型占比13.95%,脾肾气虚型病理占比16.2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肾小球损伤积分、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肾血管损伤积分均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比较,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理损害最轻,而肝肾阴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最严重,但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4)
目的 探究健脾益气补肾汤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疫功能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HIV/AIDS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补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免疫学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计数、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T)计数]以及CD4+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 67%(P 0. 05); 2组IL-17、IL-23、Th1、Th17水平、CD4+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CRP、Treg水平、中医证候积分、CD8+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健脾益气补肾汤治疗HIV/AIDS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维持Th17/Treg平衡,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regs比例、B型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Tregs比例、NT-proBNP水平和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Tregs比例和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Tregs比例,改善免疫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清利化瘀汤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9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增加清利化瘀汤治疗,评价2组治疗效果,测定肾功能指标变化,记录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5.74%与78.72%,试验组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内BUN、Scr、U-mALB、UAl/Cr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试验组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的主症及次症积分试验组降低程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采取中药方剂清利化瘀汤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损害修复,促进肾功能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