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n vivo fate of poly(2-(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pDMAEMA)-based polyplexe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nto mice. Circulation 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plasmid localization 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ere assessed. To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observed biodistribu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the interaction of pDMAEMA-based polyplexes with blood components (erythrocytes and albumin) was investigated in vitro. In the case of i.v. injection of positively charged polyplexes at a dose of 30 microg DNA most of the radioa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lungs and the liver 60 min after injection. In the case of pDMAEMA/DNA polyplexes with a negative charge, uptake occurred mainly by the liver. Administration of positively charged complexes at a 30 microg DNA dose resulted in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 primarily in the lungs. Injection of negatively charged complexes and naked plasmid did not result in luciferase expression in any of the organs examined. In vitro turbidity experiments showed the induction of a charge dependent aggregation process upon addition of albumin to the polyplexes pointing out to the involvement of aggregate formation in the dominant lung uptake of the positively charged polyplexes. Also, incubations of polyplexes after pre-incubation with a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 of albumin with washed erythrocytes confirmed that polyplexes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extremely large structures. This paper underlines the need for the design of systems with reduced interaction with blood components to promote the delivery of DNA to target tissues outside the lungs.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利用质脂体转染法在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导入端粒酶突变体,并与维甲酸和人参皂甙对照,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不同时期肝癌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并观察各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加入端粒酶突变体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其作用效果与维甲酸基本相同。结论 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修饰的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成骨能力及基因转染对ADSCs成骨分化的生物学调控。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将ADSCs转染hBMP+2基因,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MP-2表达,确定hBMP-2表达量及表达稳定性,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分析hBMP-2基因转染对AD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调控,并将转基因细胞注入裸鼠股部肌内,通过X线及组织学检查观察体内成骨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证实从脂肪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转基因后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ELISA法显示转染hBMP-2的ADSCs具有较高且稳定的hBMP-2的表达,转染21d后表达量无明显降低。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发现转基因AD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发生分化。裸鼠肌内注射转基因细胞后2周即显示有异位骨形成,4周明显增多,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 转染hBMP-2基因的ADSCs在持续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同时,自身向成骨细胞发生分化,并在裸鼠体内形成异位骨。因此,ADSCs有望作为新的基因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调节相关基因TRAP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TRAP基因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作用相关性,探讨其在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原核表达TRAP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TRAP及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通过构建TRAP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观察TRAP对细胞hTERT转录、端粒酶活性和癌细胞生长及成瘤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TRAP蛋白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m blot鉴定与TRAP具有特异结合性;免疫组化显示247例恶性肿瘤中有213例TRAP阳性,表达率为86.2%,而在所有癌旁组织中TRAP为阴性。另外,交界性及癌前病变与良性病变组织中TRAP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进一步检测卵巢生发上皮肿瘤、乳腺癌、肝癌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hTERT表达,显示hTERT与TRAP表达的结果相一致。TRAP正义转染使hTERT及端粒酶活性升高,细胞增殖加快;而反义转染时,两者均下降,细胞增殖受抑。裸鼠成瘤性实验表明:正义TRAP使癌细胞成瘤性增强,而反义则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结论:TRAP表达存在于人癌组织及部分癌前病变,与癌细胞恶性表型相关,并与hTERT表达一致。TRAP基因参与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可能与人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转移小鼠肺癌株细胞导入人基因组DNA后的转移表型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从正常人细胞基因组DNA中寻找、分离并鉴定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或相应DNA序列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体内转移灶体外再培养再硬琼脂集落克隆化筛选,获体内90%以上高转移率小鼠肺腺癌LM2细胞株;使用磷酸钙共沉淀DNA转染技术,将正常细胞人基因组DNA随机片段,导入高转移小鼠肺癌细胞株LM2后,使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其中形态扁平的回复突变株。为证实细胞确实含有外源人DNA序列,设计人特异性Alu引物  相似文献   
7.
用玻璃纤维处理BALB/C3T3细胞,使细胞发生转化,从转化细胞中抽提DNA用以转染NIH3T3细胞,结果被转染的细胞亦发生转化。用~(32)P标记的Ha-ras癌基因作探针,通过斑点杂交,征明玻璃纤维诱发的BALB/3T3转化细胞中,Ha—ras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染可溶性CD40(sCD40)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鼠CD40胞外区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的质粒pEGFP-N1/sCD40转染小鼠DC细胞株(DC 2.4)。以Balb/c小鼠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分别以转染组DC、空载体转染组(空载体组)DC和未行转染处理的DC(空白DC)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四唑氮化合物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CTL细胞毒活性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同种细胞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对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转染组DC可诱导CTL凋亡(P<0.05)。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白的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CTL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前基因组RNA在458nt~1308nt(nt,核苷酸)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相应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方法对1株分离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亚基因组HBVDNA(2366bp)进行测序并以Vector NT16.0软件进行分析。将全基因组HBVDNA(3215bp)理论上可能的剪接供体及受体内的核苷酸进行定点突变并将突变株转染HepG2细胞,以位于HBVDNA458nt及1308nt两侧的特异引物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HBV核心颗粒DNA,并以相同引物检测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 DNA在不同病程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存在情况。结果23661bp HBV DNA在458nt~1308nt之间发生缺失并符合GT-AG剪接模式。3215bp全基因组HBV DNA在459nt及1306nt分别发生G→A及A→C突变后均不能产生458nt~1308nt缺失。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D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80%、75%及70%,显著高于HBV无症状携带者10%的检出率。结论HBV前基因组RNA在458m~1308nt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长度为2366bp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该类型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基因结构特点及在HBV相关性肝病中广泛存在提示它与HBV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AFP为靶点,构建AFP-DC肝癌瘤苗及其抗肝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脂质体将A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未成熟 BMDC,构建 AFP-DC肝癌瘤苗,以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3H-TdR法和 MTT法等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AFP-DC瘤苗不仅能产生和分泌AFP,而且能上调自身的B7分子和MHC分子,明显刺激T细胞增殖及提高CTL的杀伤作用。结论:提示肝癌相关基因AFP可作为抗肝癌基因治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