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7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链素和链霉素对肺巨shi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临床中使用钙制剂抢救链霉素过敏休克病人有良好效果的原因,由被动血凝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ELISA法证实,Ca~( )可以抑制链霉素抗原-抗体的反应。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Ca~( )链霉素抗原结合,封闭链霉素抗原决定簇来加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川芎嗪(tetraethylplyrazine,TMP)拮抗链霉素耳毒性作用及其对耳蜗外毛细胞外向K^+通道的影响,寻求两者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川芎嗪拮抗耳中毒作用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 选取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链霉素组、川芎嗪低浓度组、川芎嗪高浓度组、川芎嗪低浓度+链霉素组和川芎嗪高浓度+链霉素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5ml/kg)、链霉素(450mg/kg)、川芎嗪(12mg/kg)、川芎嗪(60ms/ks)、川芎嗪(12mg/kg)+链霉素(450mg/kg)、川芎嗪(60mg/kg)+链霉素(450mg/kg),用药10天后检测各组豚鼠ABR反应阈,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川芎嗪对耳蜗外毛细胞Ca^2+敏感K^+电流和延迟外向K^+电流的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川芎嗪明显降低链霉素所致的豚鼠ABR反应阈升高,提示川芎嗪具有明显的拮抗链霉素耳毒性作用;川芎嗪能明显增大豚鼠耳蜗外毛细胞Ca^2+敏感K^+电流和延迟外向K^+电流,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大K^+通道电流而发挥其降低链霉素耳毒性作用,推测这是其抗耳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补髓益脑开窍汤是笔者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时,在谢海州教授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制成的方剂。用此方治疗30例链霉素中毒引起的耳聋症,取得良好效果。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收治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0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30年。2 方药组成:茺蔚子12克,菊花9克,蔓荆子9克,沙蒺藜12克,藁本9克,女贞子15克,浮小麦30克,枸杞子15克,生地15克,车前子9克,五味子9克,桃仁6克,甘草9克,冰片0.4克(研末冲服)。伴头重头胀,加升麻6克;头鸣如雷,加蝉衣6克;耳中发痛,加地肤子30克;口苦咽  相似文献   
5.
6.
7.
结核分支杆菌链霉素耐药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方法快速诊断结核分支杆菌链霉素 (Sm)耐药的临床意义。【方法】用PCR SSCP技术检测了 30株Sm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30株Sm耐药的临床分离株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作对照。先用PCR方法扩增rpsL基因 ,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其扩增产物有无突变。【结果】所有临床分离株均观察到rpsL基因PCR扩增产物。 30株Sm敏感的临床分离株与H37RV标准株呈现一样SSCP泳动条带 ,30株Sm耐药株中 19株有rpsL基因泳动异常 ,提示约有 6 3 %Sm耐药菌株有rpsL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提示用SSCP方法容易鉴定出rpsL基因的点突变 ,PCR SSCP技术可作为快速鉴定结核分支杆菌Sm敏感性的有用工具 ,对结核分支杆菌Sm耐药的快速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线性变温法对硫酸链霉素粉针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得出25℃时的降解反应速度常数 k_(25)为1.744×10~(-6)h~(-1)、化学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7.9kJ/mol,25℃时贮存的 t_(0.9)为6.9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的耐药分子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同时检测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SSCP技术对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同时进行检测,即首先用PCR方法同时扩增RFP、SM的rpoB基因和rpsL基因,然后进行SSCP分析。结果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48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基因、rpoB基因均未见SSCP图谱异常。特异性为100.0%,74株同时耐链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株中,59株(79.7%)有rpsL基因图谱异常;69株(93.2%)有ropB基因图谱异常。结论 ropB基因突变和rpsL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和链霉素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PCR-SSCP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和利福平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朱传金 《家庭健康》2005,(11):41-41
小时候,我体质很差,打针吃药如家常便饭。由于那时候青霉素类药物相对较贵而且很难买到。所以就靠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氧基甙类药物来治疗。但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的听力也随着药物的使用每况愈下。等到发觉时已经晚了。而12年前那场车祸的创伤又让我一下子从轻度耳聋跌入了几乎无声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