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51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2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U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在大鼠10种脏器组织中含量,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小肠、脂质、肌肉组织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鼠给药后分别于0.33,0.67,1,4,8 h的5个时间点,分别摘取以上10种脏器组织,测定脏器组织及血液中效应组分的质量浓度,采用DAS(V 2.0)药动学软件对各样本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拟合,并计算不同组织效应组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平均滞留时间(MRT)。结果:所建立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下限均符合有关规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血液中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除肾脏及脑组织外,其余脏器中提取物效应组分的房室特征多为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柚皮苷在肾脏中的拟合结果为非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新橙皮苷在脑组织拟合结果为静脉注射的三室模型,给药后8 h各组织中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AUC值大小顺序均为小肠 > 胃 > 肾 > 脂质 ≈ 脾脏 > 肺 > 肌肉 > 肝 > 心 > 脑,效应组分在各脏器中均无明显蓄积;效应组分在血液、肾脏、肝脏中的滞留时间较长,MRT均大于2 h,脂质最短,MRT不足1 h;各脏器中新橙皮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是柚皮苷的3倍,而心、肝、肾中则是3.5,2.1和3.4倍。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达峰时间早于血液;效应组分在肠道内消除缓慢,给药8 h后在各脏器中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且无特异的蓄积部位。研究结果揭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基因组Survey分析对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进行估计,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在甘草属Glycyrrhiza L.中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研究。方法 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刺果甘草进行测序,采用K-mer方法对测序reads进行分析,估算刺果甘草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组装、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Survey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约为577.82 Mb,杂合度约为0.31%,重复序列比例约为53.72%。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27,267 bp,不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4.32%,包含110个基因,其中7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刺果甘草与圆果甘草G. squamulosa Franch.亲缘较接近。结论 刺果甘草存在低杂合和重复序列较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拼接和组装,可尝试采用三代测序结合二代测序的分析策略进行基因组组装;刺果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为后续开展甘草属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鉴定标记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南五味子伪品火棘果的鉴别@李静$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胡晓炜$杭州市药品检验所!浙江杭州310014 @宋旭峰$杭州市药品检验所!浙江杭州310014  相似文献   
5.
豆腐果甙提取工艺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提醇沉淀法从豆腐果提取昆明神衰果素,其得率高于醇提法。  相似文献   
6.
7.
[赏析] 这是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回归的途中所写的抒发思家之情的诗。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一种离家越近越忧心忡忡的复杂细腻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药槌果藤治疗硬皮病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柠檬果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部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苦参中有效成分槐果碱在大鼠体内血、组织和脏器中的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大鼠静注槐果碱(20 mg/kg)后的药时曲线、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房室模型及药动学参数通过3p87软件拟合计算.结果槐果碱的相对回收率100.7%~108.7%,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血药浓度在0.625~20.0μg/mL、组织浓度在2.5~80.0μg/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8、0.9964).大鼠静注槐果碱后,药代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组织分布以肾最高,多数脏器给药后15 h仍能测到.结论槐果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且与组织有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