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间型和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相关血液,生化变化。方法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6种β地贫点突变基因,常规进行血细胞分析及其他地贫筛查试验。结果 27例中重型β地贫患者中10例为纯合子,17例为双重杂合子,10例纯合子中5例CD41-42纯合子,占50%,3例TATAnt-28纯合子,占30%;CD17纯合子和IVS-nt654纯合子各1例,各占10%,17例双重杂合子中5例为IVS-nt654/CD41-42占29.4%,3例为CD17/CD41-42,占17.6%;3例为TATAnt-28/CD41-42,占17.6%;2例为βE/IVS-nt654,占11.6%;CD17/TATAnt-28,IVS-nt654/CD17,IVS-nt654/CD1-1,1CD71-72/IVS-nt654各1例,各占5.9%。27例患者血红蛋白均低于90.0g/L。平均为58.8g/L;平均MCV为65.0fl。脆性均少于60%。结论 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多样,组合类型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呈中重度贫血,血液,生化均有明显改变,多需输血维持生命,故应做好产前诊断,预防其出生。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1例罕见的桥粒蛋白斑菲素蛋白1遗传异常导致的外胚层发育不良-皮肤脆性综合征。患者为1例6岁男孩,出生时皮肤发红,随后出现皮肤脆性增加、进行性跖部角化、甲营养不良和脱发。皮肤活检示表皮细胞间隙增宽和桥粒小、结构不完整、数量少。斑菲素蛋白1基因PK P1突变分析示  相似文献   
3.
继青海、甘肃、新疆、河南等地发现Hb Punjab杂合子后,杂们又在安徽省阜阳地区发现两例HbD纯合子,级一级结构分析,确诊为HbDpunjabβ121(CH4)Clu→Gln。这一发现为探讨该地区回族中异常Hb发生率高的原因,研究各民族的亲缘关系以及Hb变对人类健康与的影响提供了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HLA、PRA情况以及其中1例PRA65的HLA纯合子患者肾移植效果进行分析。HLA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技术,PRA、抗体强度及抗体特异性分析采用ELISA技术,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结果:438例患者中有HLA纯合子12例,杂合子426例;12例纯合子中PRA阳性者6例,阳性率50,平均HLA抗体强度为55,广泛致敏率达100;426例杂合子中PRA阳性者65例,阳性率15.26,平均HLA抗体强度为28,广泛致敏率为40;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的PRA阳性率、平均HLA抗体强度和广泛致敏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合子高PRA的风险大(OR=5.29,95CI:1.67~16.70);1例PRA65的纯合子患者术前经血浆置换、蛋白免疫吸附、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使PRA降低至阴性,在舒莱免疫诱导下行尸体肾移植术,供受者HLA抗原2个错配,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第3天开始PRA呈阳性并逐渐升高,伴随临床逐渐出现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区疼痛等排斥反应征象,血清肌酐逐渐升高,移植肾B超见动脉阻力指数逐渐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术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所有方法再次治疗无效,于术后第36天因移植物失功行移植肾切除。结论:HLA纯合子产生高PRA的风险大;文中1例PRA阳性的HLA纯合子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随后出现不可逆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的情况,提示近年来随着各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治疗方法不断用于临床导致了抗体介导的延迟性超急排斥反应(AMDR)的出现从而使移植肾失功;高PRA患者行肾移植术需高度慎重,应尽可能避开受者PRA峰值时的全部抗体谱来选择供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型糖蛋白A(GPA)背景突变水平,观察照射近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正常人和肿瘤放疗病人中进行GPA突变分析,结合单克隆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N杂合子个体中罕见的变异细胞NO和NN,确定变异率。结果对28个正常成人的初步测定,NO/NN变异率(Variantfrequency,Vf)(8.3±4.13)/(5.50±3.77)×10-6;NN变异率与年龄相关性接近显著意义(P=0.057),男女之间、吸烟与不吸烟者均无显著差异。随访肿瘤病人,6例治疗前GPA变异率NO(12.9±6.60)×10-6,NN(7.7±5.01)×10-6,与同年龄者无显著差异。连续盆腔照射1月Vf已有升高,照射2个月的病人NNVf(17.5±8.95)×10-6,显著高于未照病人(P=0.0468)。结论正常人GPA变异率基本与文献相符,年龄等因素可影响背景水平;病人照射后Vf变化不一,表明个体对辐射敏感性不同,照射近期主要是NN的变化,是较晚造血周期细胞突变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其机制是编码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载脂蛋白B(ApoB)或PCSK9(一种参与LDL受体降解的酶)的基因发生突变[1-3]。FH分为杂合子FH和纯合子FH,在美国,杂合子FH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贵州天麻野生与栽培品种的简单序列重复标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标记鉴定贵州天麻4个居群的野生和栽培品种.方法:合成8对SSR引物用于天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除引物对16外均能很好地区分野生天麻、无性繁殖天麻及有性繁殖天麻,其中有性繁殖天麻均扩增出2条带,为杂合子;野生天麻及无性繁殖天麻只扩增出1条带,为纯合子.结论:天麻的自交及杂交是形成纯合与杂合的原因.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地区分纯合子及杂合子,从而使其能够在分子水平鉴定野生和栽培天麻.  相似文献   
8.
三、调脂疗效强 通常剂量下(10- 80mg/d),阿托伐他汀可使 LDL-C降低40%-60%,甘 油三酯(TG)降低23%- 45%,HDL-C升高5%-9%。 所以,该药适用范围广,不仅 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 型高脂血症,也可用于轻至 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而且 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也有疗效。 阿托伐他汀降胆固醇疗效和安全性研究(ACCESS)对 比了5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 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起始推荐剂量范围的疗效和安全性。结 果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初始剂量使患者达到LDL-C目 标值的比例高于其他他汀治疗组。在第6周到第54周期间,阿 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的血脂可以更好地维持在目标水平。并 且,在初始剂量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较服用其他他 汀类药物更显著地降低各种血脂(HDL-C除外)水平;阿托 伐他汀治疗组有更多的患者在初始剂量即可使各种血脂 (HDL-C除外)水平达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例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探讨该家系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于先证者家中收集该家系3代共47例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和心电图检查;酚氯仿法提取患者基因组DNA并鉴定,PCR扩增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及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和启动、载脂蛋白B(ApoB100)R3500Q位点、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有无点突变;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检测先证者有无LDL-R基因的长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突变;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结果 先证者临床确诊为纯合子FH.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先证者家系47例中16例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其中临床确诊1例纯合子FH,6例杂合子FH;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先证者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LDL-R、ApoB100、PCSK9基因点突变;MLPA法排除了先证者LDL-R基因的长片段缺失.结论 该家系为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通过对该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家系分析排除了已知的致FH基因突变,认为先证者的FH样表型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基因突变,尚需采用进一步的全基因扫描方法寻找其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中药问荷降脂片经动物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后试用于4例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5个月。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平均下降17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本无改变,动脉硬化指数由29降至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