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不同种的金银花中微量生物元素的分布规律:不同种的金银花中微量生物元素含量的对数与其元素的原子序数成线性关系,并呈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守国 《齐鲁药事》2009,28(8):487-489
依据文献报道,对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其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郭霞  吴庆娜  宫钦红 《齐鲁药事》2005,24(5):283-28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抗感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4~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1.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银花抗感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活性筛选为活性追踪体系,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银花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5-O-咖啡酰基奎尼酸丁酯(1)、4-O-咖啡酰基奎尼酸(2)、绿原酸(3)和芦丁(4),其中化合物2和3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提取物成型干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通过对金银花提取物的浓缩液在流化床干燥制粒机中的干燥制粒实验,得出了进风温度、进风量、喷雾空气压力、喷雾速度等主要参数的优化值;通过对FL-5型沸腾制粒机的改造,达到了改善颗粒的均匀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金银花体外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效果。方法用细胞病变法和MTT法检测金叶败毒及金银花的最大无毒浓度和最小有效浓度,计算其治疗指数。结果金银花和金叶败毒的最大无毒浓度均为3×10-3mg/ml,金银花和金叶败毒的最小有效浓度分别为3×10-4mg/ml和3×10-5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00和10。结论金银花具有体外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作用,但抗病毒作用低于金叶败毒。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银菊散结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林 《齐鲁药事》2006,25(9):532-53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菊散结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05mg.ml-1(r=0.9994),回收率(n=6)为102.2%,RSD=0.98%。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可靠,是控制银菊散结口服液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值为0.028g.mL-1,其含有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 6,1.707,2.411,0.026,0.328,0.539g.L-1。结论: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类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用金银花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方法患者分成五组,第一组服用异维甲酸和外用氯柳酊;第二组服用强力霉素和外用氯柳酊;第三组服用附方一和外用氯柳酊;第四组服用异维甲酸和附方一并外用氯柳酊;第五组服用强力霉素和附方一并外用氯柳酊。疗程共6周,每两周随访一次,分别计录患者的愈显率和自觉满意率。结果组A、B、C患者的愈显率分别为65.00%、58.33%和83.33%。与组A、B相比,组C患者的愈显率显著增大(P<0.05);组A、B、C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78.33%、71.67%和96.67%。与组A、B相比,组C患者的满意率明显增大(P<0.05)。结论重用金银花等中草药单用或和西药联用,均能取得比单用西药较好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沟通,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鉴别要点.方法 以表格的形式从来源、性状和显微结构方面对金银花与山银花做对比.结果 通过肉眼观察初步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再通过显微进一步鉴定.结论 金银花与山银花都属于忍冬科,其几个原植物是近缘植物,形态特征相似,但如果仔细观察对比,便能发现其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从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