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2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311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581篇
口腔科学   334篇
临床医学   1999篇
内科学   44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5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107篇
综合类   5967篇
预防医学   850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2219篇
  29篇
中国医学   2019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234篇
  2010年   1348篇
  2009年   1243篇
  2008年   1344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258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922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脑血管介入术穿刺点压迫方法(包括人工压迫、弹力带加压、压迫器加压、血管闭合装置压迫、止血敷料压迫、气囊加压6种)、止血压力以及压迫时间,提出由于穿刺点和压迫方法的不同,其压迫时间、减压时间和压力大小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固定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优良率分别为73.9%和92.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防感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抬高患肢以促进消肿。术后第2天可行髋关节屈伸锻炼,患肢8周内不负重,术后8周复查,依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结果:36例评为优,7例评为良,3例评为可,优良率为93.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可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康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多重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眼睛护理程序护理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92例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眼睛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将其余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对眼睑闭合不全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眼睛护理程序,有助于大大降低患者眼部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比分析弹性髓内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3例AO分型A型新鲜闭合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以上。根据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标准,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手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钢板组的优良率89.58%,弹性髓内针的优良率89.2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钢板组和弹性髓内针在手术时间(P<0.003)和骨折愈合时间(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掌骨AO分型A型新鲜闭合骨折患者,微型钢板和弹性髓内针都能获得较好的术后手功能恢复,但在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弹性髓内针优于微型钢板。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比较闭合与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厦 门市儿童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41 例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闭合组和切 开组,闭合组 21 例给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切开组 20 例给予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 组治疗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 结果:闭合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24 % 与切开组的 90.00 %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闭合组 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切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闭合组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病例,切开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导致骨髓炎 1 例,经伤口清创、静脉抗感染等治疗后骨折愈合, 但术后随访 28 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仍差,伸直受限约 20 °,屈曲受限约 10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鱼尾状畸形。 结论: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与切开复位相同, 同时创伤更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2):1057-1062
[目的]研究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维持关节复位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依托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DE组)或锁骨钩板(HP组)固定,每组各15例,并跟踪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记录患者的X线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肩锁关节复位。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的VAS评分(P=0.886 9,0.580 3,0.8228,0.100 3,0.706 2)及Constant-Murley评分(P=0.458 1,0.379 4,0.151 2,0.165 0,0.813 4)均没有明显差异。HP组的手术时间与DE组相比明显较短(P0.000 1),但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却较高(P=0.017 6)。[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在治疗急性肩锁关节全脱位上具有与锁骨钩板相似的疗效,而这项新技术的优点是允许患者术后早期锻炼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