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9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58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91篇
内科学   482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4505篇
预防医学   100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5120篇
  9篇
中国医学   7176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864篇
  2002年   1007篇
  2001年   1134篇
  2000年   1191篇
  1999年   1076篇
  1998年   943篇
  1997年   662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791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454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379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3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两组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简称预防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标准化处理。从Genecards数据库中以“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为关键词搜索获取COVID-19的靶标,构建相交靶点韦恩图。通过cytoscape3.7.2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寻找富集数目最多的靶点。通过R语言对预防方治疗COVID-19的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绘制气泡图。结果 预防方与新冠肺炎相关靶点涉IL-6、TNF、CXCL8、VEGFA、MMP9;GO功能富集分析分别获得53、57条通路;27、29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植物甾醇等,可能通过作用于IL-6、TNF、CXCL8、VEGFA、MMP9、CXCL8、IL10、CCL2、IL1B等靶点和介导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菌防御反应,预防COVID-19。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54-156
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苦木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分析苦木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苦木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桂枝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桂枝是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常用药材。桂枝具有解热镇静、平喘以及抗过敏等功效,其补中作用十分突出,临床主要用于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胁痛及湿阻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关键病因。芪归药对作为自古以来的经典配伍之一,能够气血同调,发挥益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文章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的功效、相关药理研究等方面来探讨芪归药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二。  相似文献   
5.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所在,辨证论治后偏离的代谢网络功能呈现回归趋势。基于"证治代谢组学"假说开展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这将为阐释中药(单体/复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疾病个体的整合调节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冠心病为研究载体、气阴虚血瘀证为切入点、活血保心丸为干预措施,就该研究思路的内涵与总体模式、提出的背景与依据、实践的方式与可行性、创新与特色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四物汤(Siwu tang,SWT)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调理一切血证"的"妇女之圣药"。现代医家普遍使用SWT作为基础方,配合其他中药共同治疗相关疾病,并可见有诸多药理及临床相关文献报道,但因所用方剂中还包含其他药材,因此并不能准确判断SWT所含4味药材配伍使用后的具体疗效及机制。为探究SWT具体的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SWT目前的研究进展,笔者搜寻了近5年针对SWT的临床及药理研究,并作此综述。  相似文献   
7.
单方治疗糖尿病为中医药重要特色之一。其有用法简单,药专力宏,用之得当可收到较佳效果的优点,深受患者推崇。今举要如下:人参方 人参益气生津,善治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多用单味人参或配伍它药治疗糖尿病。可根据情况选用下方: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如果过了这个有效期,按《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就成了劣药。过期的药物不仅药效降低甚至无效,有些稳定性较差的药品毒性还会增高,如果图侥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药品有效期的识别国产药品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按照我国医药法规规定,药品标注的批号指某年某月生产的第几批。如标有“生产批号0306304,三年有效期”,那么就表明是2003年6月生产,而304可能表示是第304批,也可能是某一个时段或车间,那么它将在2006年5月30日后失…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0.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3):351-351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新上市药品层出不穷。为引导医药学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学的最新动态,准确掌握新药信息及合理使用新药的方法。经中国药理学会研究,决定于2006年8月中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了解新药动态,倡导科学用药。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和《医药导报》杂志社共同承办,参加者可获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并颁发论文证书。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知名医、药学专家作专题讲座。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