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4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奎硫平组为70.8%和87.5%,氯丙嗪组为67.4%和84.8%,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阴性因子、认知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奎硫平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氯丙嗪组低且轻微(P〈0.05)。结论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奎硫平不良反应较氯丙嗪少,是1种有效、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奎硫平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2.
奎硫平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奎硫平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奎硫平组痊愈率为69.7%,对照组为19.2%(x~2=14.85,P<0.01)。两组均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脱落率为8.3%,对照组为18.7%(x~2=1.58,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奎的平、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奎的平或氯氮平治疗6周,采用四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奎的平组有效率87.5%,氯氮平组有效率82.5%。治疗第一周末,奎的平组PANSS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奎的平组副反应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奎的平与氯氮平疗效相似,但奎的平起效较快,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以利培酮为对照 ,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 79例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 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疗效 ,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 8周后的疗效近似 (P >0 0 5 ) ;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奎硫平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均明显高于奎硫平组 (P <0 0 5 )。结论 奎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的平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奎的平。观察时间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自治疗2周末始,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8周末痊愈率11.54%,有效率50.00%,无效率38.46%,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小剂量奎的平可作为增效剂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奎硫平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奎硫平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奎硫平口服,100~ 500 mg·d-1,同时给予氯硝西泮肌内注射,2~4 mg·d-1;对照组80例给予氟哌啶醇肌内注射,10~20 mg·d-1。疗程均为7 d。治疗期间每日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条目和不良反应量表。结果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控制有效率为78.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眩晕、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结论奎硫平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喹硫平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泌乳素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经氯氮平治疗出现代谢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氯氮平治疗,治疗后首日将氯氮平日量减少1/4~1/3,此后每周氯氮平日量减1/2,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替换用喹硫平片0.2~0.4 g,分2次服用,一般每隔3 d调整剂量1次,4周加至0.6 g,最大日量不超过1.2 g,疗程为3个月。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病情严重程度(SI)进行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包括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及血糖与泌乳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从第2周开始,观察组CGI-SI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与第2周末比较,第12周末与第6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治疗时间越长,观察组社会功能改善越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血清胰岛素、血糖及泌乳素第12周末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胰岛素从第2周末开始升高比对照组快,血糖从第2周末开始降低比对照组快,泌乳素从第6周末开始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眠、焦虑激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头晕、便秘、肝功能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氮平治疗出现代谢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喹硫平替换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且提高了社会功能,更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喹硫平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阿立哌唑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组间差距不明显;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但组间差距不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都有较好疗效,但是相对于喹硫平,阿立哌唑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poor responses to standard antidepressants. Several reports have suggested that quetiapine also may have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quetiapine augmentation in depressed elderly patients previously unresponsive to a full course of treatment. Medical charts of elderly depressed inpatients treated at a tertiary care psychiatric center during a 3-year period were reviewed.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computerized records and analyzed.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change on the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 scale for improvement (CGI-I). Twenty depressed elderly inpatients received quetiapine augmentation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Prior to augmentation all had been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s. Baseline mean severity of depression was 6.40; severity after augmen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 3.25; the change in CGI-I was 2.10 (p < 0.03). Mean quetiapine dose was 70 mg; mean duration of augmentation was 3.9 weeks. Five patients complained of somnolence. One patient discontinued psycho-tropics and switched to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due to life-threatening suicidal tendencies. We tentatively conclude that quetiapine augmentation for elderly depressed patients unresponsive to standar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may be a safe and efficacious option.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need be carried out to support our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双相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1、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IL-1、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