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三叶青提取物抗肿瘤机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三叶青提取物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评价,初步确定其抗肿瘤作用的基本机制。方法: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攻击作用4个方面观察三叶青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三叶青提取物5.0、15.0、2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小鼠左后足跖部厚度差24 h测量值;2.5、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2.5、5.0、15.0和2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碳廓清的能力;15.0 g/kg.BW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国产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瑞香科(Thymeleaceae)植物]的挥发油中,经硅胶柱层析和离心薄层层析分离得到一新的倍半萜,命名为异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根据光谱(IR,1HNMR,13CNMR,2 D-NMR和MS)分析确定其结构式为(Ⅰ)所示,并用X-光衍射晶体解析进一步确定了其立体化学。同时,也从该植物挥发油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得到四个已知化合物: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和β-沉香呋喃。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自国产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瑞香科(Thymeleaceae)植物]的挥发油中,经硅胶柱层析和离心薄层层析分离得到一新的倍半萜,命名为异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根据光谱(IR,~1HNMR,~(13)CNMR,2 D-NMR和MS)分析确定其结构式为(Ⅰ)所示,并用X-光衍射晶体解析进一步确定了其立体化学。同时,也从该植物挥发油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得到四个已知化合物: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和β-沉香呋喃。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三叶青抗肿瘤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拟对民间常用中草药三叶青抗恶性肿瘤作用机制做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以三叶青为主,配以药食同用的黄芪、人参皂苷制成制剂金芪片经过临床验证研制成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三叶青进行抗肿瘤功能实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实验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证实三叶青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且长期服用安全无毒。以三叶青为主配以黄芪、人参皂苷制成的制剂金芪片经临床验证,证实疗效确切无毒副反应。结果各项实验结果证实三叶青及金芪片提取物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活性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小鼠HepG2细胞的端粒酶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又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三叶青提取物经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实验证实安全无毒。金芪片临床验证:120例恶性肿瘤病人服用90天,完全缓解52例,部分缓解42例,稳定18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78.33%。结论表明三叶青及其制剂金芪片对恶性肿瘤病人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并可期盼做进一步研究开发成抗恶性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5.
何欣  叶伟  高晓霞  王磊  章卫民 《中草药》2015,46(5):733-739
目的基于前期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转录组测序结果,从白木香总RNA中克隆白木香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 TPS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白木香总RNA中获得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 TPS1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序列进行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白木香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得到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 TPS1,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671 bp,编码556个氨基酸,其与多条倍半萜合成酶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并含有RRx8W和DDxx D的保守序列;该基因在白木香的沉香样品中高表达。结论 As-Ses TPS1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和在白木香不同部位表达差异性分析,为白木香倍半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叶青水提物抑制小鼠痛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叶青水提物对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灌胃给药后,观察三叶青水提物对缩宫素诱发的小鼠离体子宫体平滑肌收缩及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 发现三叶青水提物对缩宫素诱发的小白鼠扭体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作用(P<0.01);对正常小白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在浴槽终质量浓度为(50~200 m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在质量浓度为1~625μg/ml范围内,随着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增大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P<0.01);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在1~5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抑制有增加趋势;而在25~625μg/ml时,对A375细胞有一定毒性。结论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625μg/ml)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白木香离体根培养体系。方法:考察生长素处理、MS培养基浓度以及初始接种量等因素对白木香离体根培养的影响;用GC-MS技术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白木香离体根的色酮类物质成分。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IBA 1.5 mg/L诱导7 d可生成大量生长良好的侧根;MS培养基减量浓度(1/4、1/2、3/4MS)有利于侧根诱导,正常浓度MS有利于侧根生长;每瓶接种15条根为最佳初始接种量。白木香离体根经IBA诱导6 d后开始形成侧根原基,撤去激素后侧根原基迅速增多,18 d后再无新原基生成,最终主根段上可稳定形成12~15条侧根。GC-MS检测结果表明,白木香离体根经过10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不同时间可产生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且产生色酮类物质的种类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白木香离体根培养技术体系,为深入探讨色酮类有效物质的次生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国产沉香[系瑞香料(Thymelaceae)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lnensuis(Lour.)Gilg.)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质部]的挥发油中经硅胶柱层析和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得到两个新的沉香呋喃类倍半萜,分别命名为白木香醇(baimuxinol)和去氢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经光谱IR,~1H NMR,MS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式(Ⅰ)和(Ⅱ)。  相似文献   
10.
孙佩文  唐小琳  吕菲菲  徐艳红  魏建和 《中草药》2019,50(11):2675-2682
目的对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AsWRKY62转录因子进行分子克隆、原核表达,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特性分析,为深入研究AsWRKY62在白木香生长发育、沉香形成等方面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PCR技术克隆基因编码序列(CDS)全长;构建pET-21a-AsWRKY62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进行原核诱导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等特性;用软件DNAMAN和MEGA5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通过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 AsWRKY62(GenBank注册号MH925301)基因CDS全长为1 581bp,编码一条由5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结构域分析表明其属于WRKY group I类蛋白;密码子优化后的pET-21a-AsWRKY6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诱导的较适条件为0.5mmol/LIPTG37℃连续培养4h;As WRKY62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在根、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沉香层和花中。结论本研究首次在白木香中克隆AsWRKY62,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生物特性分析,表明其可能与沉香的形成有关,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