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临床医学   658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98篇
综合类   1394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4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上,经电子胃镜(以下简称胃镜)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三种:经胃镜通道置管法、胃镜导丝置管法、胃镜旁抓持置管法。经胃镜通道置管法需要鼻空肠管能够通过胃镜通道,稍粗一些不能被胃镜通道容纳的鼻空肠管则不符合要求,且鼻空肠管长度至少是胃镜长度(110 cm)的2倍以上,还需硅胶引导管将经口的空肠管近端从鼻腔引出,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胃镜导丝法需要用的导丝长度是胃镜长度(110 cm)的2倍以上,也需要引导管,亦不常被采用;胃镜旁抓持置管法,克服了上述二种方法的缺点,不需要空肠营养管的长度至  相似文献   
2.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8岁,因反复黑便5个月伴全身乏力1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已不能切除的胃远端晚期癌发生幽门梗阻的病人18例,行胃癌旷置、胃空肠Braun法吻合术,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本组共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32~74岁,平均49.7岁。临床诊断:壶腹癌8例,胆管下端癌7例,十二指肠癌2例,胰头癌5例。施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例,非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手术方法:本组均按Child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均经小肠系膜根部后方十二指肠水平段切除后坠道提取空脑进行胰腺空肠套人式吻合,套入深度2cm。胰空肠后壁吻合3层.保证空肠壁与胰腺紧密贴合.不留腔隙。选择一根约30cm长的细硅胶管,与胰管口径匹配.该管一端剪2~3个侧孔,插入胰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深插胃镜对十二指肠乳头以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镜检查[深插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屈氏韧带附近)]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操作方法及检查结果。结果 320例患者中,深插至十二指肠升部成功率为93.12%,其中最多可以观察到十二指肠空肠以下8~10cm,所用时间约3~15min,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及以下病变85例。结论 深插胃镜对十二指肠乳头以下部位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向坤 《护理学杂志》2007,22(12):66-66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可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降低医药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2岁,因腹部外伤在我院急症手术。术中见空肠上段两处破裂,胰腺挫裂伤,未见明显胰管断裂,行空肠修补,胰下置管引流术,术后自引流管处引流出胰液,最多每日1200ml,两次更换引流管,经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及善宁等肌注治疗无效,30天后给病人恢复饮食,半年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但引流胰管液每日仍达700ml。B  相似文献   
10.
一层套袖式胰空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 ,其中胰肠吻合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2年 3月实施一层套袖式胰空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5 4例 ,未发生 1例胰瘘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中男 33例 ,女 2 1例 ;年龄 2 3~ 6 9岁 ,平均 5 3 9岁。临床诊断 :壶腹癌 2 8例 ,胆总管下端癌 15例 ,胰头癌 7例 ,十二指肠癌 2例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1例 ,胰头部巨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1例。2 .手术方法 :主要在于胰空肠吻合时手术方法的改进。先采用常规的胰十二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