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56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9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2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天麻素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天麻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抗癫痫、抑制肿瘤、保护神经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随着市场对天麻素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获取方法固有的问题,导致急需新的方法来解决天麻素生产实际中面临的各项困难。生物合成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获取法的新方法,已在天麻素获取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成果,故现阶段有必要从天麻素生物合成途径、植物转化法和微生物转化法3个方面,对天麻素生物合成进行系统地阐述,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天麻素生产方法,以满足人们对其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IL-1、NO及组织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及广龙昊膏药的治疗效果,将60只大鼠造模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造模组(B组)、广龙昊膏药组(C组)和奇正止痛膏组(D组),观察其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结果显示,B组中的IL-1、NO及组织胺较A组显著升高(P〈0.01)。C组、D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中细胞因子IL-1、NO及组织胺明显增加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中的潜在始动或促进因素,而C组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局部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说明广龙昊膏药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p27^kipl、p53、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l、p5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l、p5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l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 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l、cyclin 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同位数前体参入法及透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_5)对HeLa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平阳霉素能抑制HeLa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DNA的抑制作用强,ID_(50DNA)为42.77μg/ml。表现为:染色质减少,核内电子密度低,核仁分离及“核仁帽”形成,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或变形,最终导致质膜破裂等。作者认为,细胞膜是否为此类药物作用的靶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6—04/2007—04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增生病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均为女性)32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病变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并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探讨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在原有微血管的基础上通过出芽或其它方式形成新血管的过程,在机体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血小板也参与了血管生成。文中就血小板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式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荆(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法检测51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中的uPA与PAI-1的表达,结合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预后的作用。结果:uPA和PAI-1的染色阳性率分别为64.7%(33/51)和70.6%(36/51)。uPA和PAI-1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状况相关,与肿瘤大小、T分期和病理学分级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uPA和PAI-1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相似预后作用;多因素分析显示,uPA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uPA和PAI-1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uPA阳性表达者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酪氨酰肼对大鼠黄体细胞孕酮合成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酪氨氨酸类似的物酪氨酰肼对离体培养大鼠黄体细胞3β-羟-甾体脱氢酶(3β-HSD)活性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酪氨酰肼在拮抗hCG诱导孕酮生成作用中对3β-HS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2mmol/L酪氨酰肼明显抑制大鼠黄体细胞3β-HSD活性,(2)底物浓度较低时,酪氨酰肼对3β-HSD活性具有显著增强作用,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它的作用渐弱且转为抑制。(3)酪氨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