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1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503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417篇
基础医学   976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1546篇
内科学   984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5417篇
预防医学   3366篇
眼科学   154篇
药学   2309篇
  22篇
中国医学   1525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883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54篇
  2008年   1143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了解柳州市婚检未婚已孕女性叶酸服用情况,为宣传叶酸相关知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12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婚育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免费婚检的已孕女性696名进行孕妇服用叶酸情况、未服、规范服用叶酸原因的调查。结果696名参加免费婚检已孕女性孕前及孕后开始服用叶酸、未服用叶酸的比率分别为5骀.17%(36/696)、72.27%(503/696)、22.56%(157/696),其中能在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规范服用叶酸的为1.72%,婚前无计划或意外妊娠为未规范服用叶酸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免费婚检前对育龄女性进行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知识宣传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规范服用叶酸率,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及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对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孕妇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6间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52例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的孕妇,均要求引产并有引产指征。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结果观察组成功引产25例(96.15%),急诊B超引导下清宫1例;对照组分别为24例(92.31%)和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引产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妊娠16周内的孕妇,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少、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注射胰岛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据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患者在孕周<32周时注射胰岛素,对照组患者在孕周>32周时注射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剖宫产、早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畸形、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32周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模型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定。方法:将24 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 =12)及病毒感染组(n =12),病毒感染组腹腔注射1.0×106 PFU(200 μL)MCMV悬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同时进行肝组织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及MCMV IE和M55基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匀浆病毒分离均为阳性,肝炎发生率为100%。在感染后第3天即发生肝炎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组血清ALT及AST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病毒感染组肝脏HE染色第3天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脏点灶状坏死,持续至第7天,Ishak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在感染后第3天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内可检测到MCMV IE及M55基因,且在感染后第7天仍可测得IE基因;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病毒感染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成功建立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动物肝炎模型,其感染表现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前期。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治疗的10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米索前列醇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组采取卡孕栓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情况、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6.79±0.83)mm、手术时间(36.35±12.07)min、术中出血量(39.67±12.24)ml相比,观察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7.65±0.96)mm相对较宽,手术时间(27.96±8.43)min、术中出血量(22.58±13.19)ml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提升宫颈扩张效果,减轻手术损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莲  杨崇康  罗启鹏  刘佳  陈严平  沈勇 《中草药》2020,51(3):588-593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药用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乌头干燥的茎叶用甲醇回流提取,所得的浸膏用1.5%HCl溶解,醋酸乙酯萃取得总粗提取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乌头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羧基-吲哚(1)、corchoionol C(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3)、松脂素(4)、(+)-N-formylnorglaucine(5)、oxoglaucidaline(6)、海罂粟碱(7)、(+)-cataline(8)、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9)、山柰酚-3-O-β-(2″-乙酰基)-半乳糖苷(10)、megastigmane(11)、山柰酚-7-O-α-L-阿拉伯糖苷(1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苷(1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5、6、8~15为首次从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