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8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有12例出现FDGE,发生率6.59%,均发生于术后3~12天.12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0~28天胃排空功能恢复,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4年间136例行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检查方法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结果:136例中并发术后胃排空障碍28例,发生率为20.6%。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与胆红素水平、血糖、十二指肠梗阻、胰瘘及腹腔感染相关。所有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恢复胃动力时间为14~42d,平均28d。结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糖尿病、合并十二指肠梗阻及术后并发胰瘘、腹腔感染者易发生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9~2007年我科15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共发生FDGE 10例,发生率为6.4%,均发生于术后3~12 d.于1 w内治愈1例(10%),2 w内治愈5例(50%),3周内治愈4例(40%).所有患者于32 d之内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FDGE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的重要方法 ,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理采用促胃肠动力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24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8%,均发生于术后3~14d。所有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姚伟  王博智  陈春来 《河北医学》2011,17(3):372-37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有流出道梗阻、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方式是发生PGS的高危因素,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钡餐和纤维胃镜检查。本组24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4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32例病人进行病因及临床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8%,均发生于手术3~14 d.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2~5周内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至2008年收治的10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0例,发生9.2%,均发生于术后3~12天。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出院,均于35天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θ���г�����θ�ſ��ϰ�����Ϻ�����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2001年5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中有2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4.4%。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28天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03-40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13-28d内治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度治疗。方法:对1996年7月-2004年6月诊治的28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姑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4~12d。27例(96.4%)经非手术治疗后12-42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4周内治愈25例(89.3%),6周内治愈2例(7.1%),1例(3.6%)术后半年仍恢复不理想,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多因素所致,消化道造影度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压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用综合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必要时手术治疗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