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8篇
  免费   1066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1960篇
口腔科学   997篇
临床医学   2910篇
内科学   1310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446篇
特种医学   7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885篇
综合类   6445篇
预防医学   1982篇
眼科学   1175篇
药学   2262篇
  21篇
中国医学   2217篇
肿瘤学   536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1031篇
  2012年   1422篇
  2011年   1595篇
  2010年   1299篇
  2009年   1240篇
  2008年   2136篇
  2007年   1645篇
  2006年   1344篇
  2005年   1538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774篇
  2001年   783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67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因左眼瘙痒、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既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全身体检:阴部瘙痒且内裤内可见虫体尸体,请皮肤科医师会诊,虫体为耻阴虱。眼部检查:左眼上睑睫毛棕色半透明颗粒状椭圆形物质附着,睑缘充血,睑板腺口阻塞;其余眼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检查拔出的睫毛,可见大量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未孵化的虫卵呈棕黑色颗粒状(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阴虱病;左眼睫虱病;左眼螨虫性睑缘炎。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9年6月,共165例单睑患者采用了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沿术前标记线将三点处皮肤切开,剪刀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适当去除,同时将切口与切口在皮下层打通,剪除切口与切口之间的眼轮匝肌,6-0可吸收线挂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下唇皮下组织缝合,三点切口各缝1针。再用6-0单丝尼龙线按照常规重睑线缝合方法挂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打结,三点切口各缝1针。伴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1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重睑,睁眼重睑流畅、自然,闭眼刀口痕迹不明显。2例患者出现内侧重睑线变浅,1例患者出现外侧重睑线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睑消失。5例患者双侧重睑线有轻度不对称。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4.7%(144/152)。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逼真、不易脱落、手术痕迹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治疗项目患者管理的患病特点,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区1 330例确诊患者进行排查,按照疾病特征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该区共排查1 3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患病率为3.71‰,其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高,患病率为2.15‰;男性705人,患病率为4.01‰,女性625人,患病率为3.4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623,P<0.05);患者以20岁以下多见,患病率为13.9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857.107,P<0.05)。结论:中山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为精神分裂症,防治重点人群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测定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负离子条件下采用Halo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Scan模式和MRM模式,检测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紫草中成分7种、土木香中成分3种、人工牛黄中成分4种、栀子中成分7种、瞿麦中成分7种、甘草中成分12种。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清血八味片的质量控制研究,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经汤在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肾阴虚型DO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经汤,两组均连续用药28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生成蛋白-10(BMP-10)。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GDF-9及BM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汤在肾阴虚型DOR患者治疗中获得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提升GDF-9及BMP-10水平,有助于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唐明 《山东医药》2015,(9):125-126
黄飞鸿是中国电影当中一个常见的题材,而对于黄飞鸿这个人物的艺术塑造一直都是很多武术电影关注的话题。《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对黄飞鸿这个英雄人物重新进行建构,在这一部电影当中,武术场面相对不是十分密集,但是武术文化底蕴是非常浓郁的,在内容上十分丰富,极为耐人寻味。整部电影将时代背景设置在清代末年的乱世之中,并且让黄飞鸿错身在整个故事的矛盾之中,让黄飞鸿凭借自身的武术文化解决矛盾和问题。这在想法上是非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44-46+50+封三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结膜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北仑分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50例(150眼)结膜增生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结膜正常者80例(80眼)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睑裂斑,翼状胬肉及鳞状上皮瘤等结膜增生性疾病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观察分析睑裂斑,翼状胬肉及鳞状上皮瘤等结膜增生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150例(150眼)结膜增生患者临床诊断为睑裂斑患者30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以及眼表鳞状细胞瘤的患者20例(20眼)。与病理学诊断相比,UHR-OCT诊断睑裂斑诊断符合率为100.00%(30/30),翼状胬肉诊断符合率100.00%(98/98),眼表鳞状细胞瘤诊断符合率为90.91%(20/2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睑裂斑患者图像特征:生长在角巩膜缘处停止,且角膜上未见隆起,与前弹力层间未见高反射信号,与巩膜间未见明显分界。翼状胬肉患者图像特征:结膜上皮厚度轻度增厚,上皮层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高反射,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间表现为较高程度的高反射信号。OSSN患者图像特征:结膜上皮增厚,呈高反射,结膜正常上皮与异常上皮转变突然,无过渡区域,深部组织间上皮内可见瘤变。结论 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结膜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影像特征明显,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