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9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719篇
内科学   406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1788篇
预防医学   685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1445篇
  4篇
中国医学   812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2.
3.
4.
MTT比色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TT比色法由于具有简便、快速、经济、不使用同位素等优点,现已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该方法的原理、基本方法,应用及其方法的改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采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nHA-PA66)作用下的成骨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研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以该材料的细胞培养基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对照组采用培养基本身。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周期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新型纳米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无不良影响。提示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的成骨细胞相容性较好,具有用作根充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比色法测定高铁血红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纳米锶磷灰石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其生物安全性,为将其应用于骨折临床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纳米锶磷灰石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体外共培养2d、4d、7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用六级毒性分类法进行评级。结果培养期细胞贴壁生长,形态良好,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细胞大量增殖,毒级为0~1级。相同时间点不同浓度的纳米锶磷灰石浸提液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初步证实纳米锶磷灰石具有人体应用的生物安全基础,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兔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和胞外基质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取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由光镜对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测。通过对各代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得出其各自的群体倍增时间;MTT法比较各代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RT-PCR和Western杂交检测各代细胞中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的改变;爱茜蓝法检测糖胺聚糖(GAG)的含量。结果 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随着传代的进程,逐渐显现衰老的形态特征。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由第7代起显著延长(P<0.01);MTT比色法的结果亦显示,第7代细胞的增殖能力开始大幅下降(P<0.01)。第9-11代时,Ⅰ、Ⅲ型胶原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有明显减少(P<0.01),降至第1代细胞的30%左右;GAG的含量也降至40%左右。结论 兔角膜基质细胞经历长期体外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和胞外基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逐渐丧失原有的功能。但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种子细胞,在它的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改变之前,经3次传代培养,获取的细胞量达到组织块消化所得细胞的240倍左右,已足以用于构建之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蟾酥制剂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2种临床常用牙髓失活剂的细胞毒性。方法实验用细胞为1929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观测。结果多聚甲醛制剂的细胞毒性最强,其次为蟾酥制剂,三氧化二砷制剂较弱。结论蟾酥制剂的细胞毒性介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