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苷酸合酶是抗肿瘤药物作用的主要酶。常见的胸苷酸合酶抑制剂培美曲塞二钠和爱斯万因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广泛应用。笔者就胸苷酸合酶及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新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治疗前后的变化能否成为评价疗效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选择99例新发确诊肺癌患者,以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肺癌患者治疗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金标法测定D-dimer在血浆中的水平,部分晚期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再次测定二指标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 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浆VEGF、D-dime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浆VEGF水平与有无肺外器官转移、临床分期及原发肿瘤大小相关,D-dimer水平与有无肺外器官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有肺外器官转移组血浆VEGF、D-dimer水平显著高于无远隔转移组;Ⅲ、Ⅳ期患者血浆VEGF、D-dimer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行化疗组化疗后疗效为(CR+PR)组两指标明显下降,较化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化疗前肺癌患者血浆VEGF、D-dimer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患者血浆VEGF、D-dimer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肺癌恶性行为和对化疗反应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对比免疫单药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NSCLC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寻找合适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免疫单药治疗与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38例,其中免疫单药治疗(单药组)患者20例,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联合组)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84个月(95%CI=3.50个月~6.18个月)和8.13个月(95%CI=5.65个月~10.6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用药方案较单药方案在男性、吸烟、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1%的患者中的PFS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水平是影响联合治疗PFS的独立因素。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ORR分别为10.00%(2/20)和27.78%(5/18),联合组患者ORR较单药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抑素(ES)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176例患者胸腔积液中MMP-9和ES的含量,其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9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42例,心衰所致漏出性胸腔积液39例。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中MMP-9和ES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年龄70岁以上,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平均确诊时间9.2个月;痰集抗酸杆菌阳性仅14例(12.5%),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杆菌阳性51例(45.5%),内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结核表现61例(54.5%),其中在组织中找到抗酸杆菌21例(34.4%);误诊为呼吸道感染27例(24.2%),误诊为肺癌19例(16.9%);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规律的抗结核治疗,有32例还进行了经纤支镜局部注药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高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纤维支气管镜下行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及组织学活检阳性率高;绝大部分患者还应进行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PC)方案一线治疗年龄大于70岁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高龄肺腺癌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Pc)方案化疗。恩度15mg/d静滴,第1-14天;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卡铂取AUC为5,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记录治疗的有效率(RR)、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1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1例。有效率(CR+PR)为36.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2%,中位PFS为7.9个月,中位OS为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级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Ⅲ~Ⅳ级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缺乏4例,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PC方案一线治疗高龄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继发耐药后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65岁及以上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EGFR-TKI继发耐药后应用PD-1抑制剂免疫治疗患者3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等情况。按照年龄是否小于或大于等于70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耐受性,并评价其与患者年龄分组以及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7例老年患者中疗效评价显示客观缓解率为27.0%,疾病控制率达到86.5%。患者接受免疫治疗1~30个周期,免疫治疗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波动于...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是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是临床实践中,疗效差异较大。本项实验拟研究治疗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s, CYFAR21-1)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的水平是否与EGFR-TKIs疗效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且接受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治疗前的血清CYFAR21-1和CEA水平与EGFR-TKIs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水平CYFAR21-1增高和正常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7.0个月和11.9个月(P<0.001);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12.6个月和28.0个月(P<0.001)。腺癌中,血清水平增高和正常的PFS分别为7.0个月和12.0个月(P<0.001),OS分别为13.1个月和28.1个月(P<0.001)。鳞癌中,血清CYFRA21-1水平高低与生存时间无关。治疗前血清CEA水平高低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在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水平CYFAR21-1增高组EGFR-TKIs治疗的PFS和OS均较正常组短。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YFAR21-1水平可以作为预测EGFR-TKIs治疗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胸膜转移后胸腔积液的形成较常见.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示预后不良[1].肿瘤细胞对胸膜的浸润是导致胸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为标志物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前瞻性随访研究,用qRT-PCR对50例初治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及拷贝数进行检测,来评价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CTCs的拷贝数及变化与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EpCAM+-CTCs的拷贝数为130.89~10 971.43 copies/μL。治疗前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分期的患者CTCs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不同性别、吸烟状态的患者EpCAM+-CTCs拷贝数有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CTCs拷贝数以及治疗前后CTCs减少比例均不能预测1年生存率。拷贝数及治疗后减少比例高低与总生存(OS)无关(P>0.05)。结论:以EpCAM为标志物的qRT-PCR检测SCLC患者外周血CTCs拷贝数的临床意义有限,仍需继续探索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s捕获的最佳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