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参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丹参预防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占主动脉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9.85±11.79%),明显小于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组(37.79±10.80%),P<0.05。丹参有显著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中间产物丙二醛(MDA)的作用。丹参能明显抑制在高脂条件下3H-TdR掺入培养的平滑肌(SMC),抑制SMC、DNA合成。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丹参抑制家兔实验性AS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半个世纪以来,内科治疗收效甚微,病死率仍徘徊于80%~97%。我院在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血浆置换治疗20例重型肝炎,以观察该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虫草地黄活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法组方“虫草地黄活血汤”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纯种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治疗组、虫草地黄活血汤预防组和虫草地黄活血汤治疗组 ,通过生化、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虫草地黄活血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血脂、内皮素水平等 ,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虫草地黄活血汤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虫草地黄活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法组方“虫草地黄活血汤”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纯种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治疗组、虫草地黄活血汤预防组和虫草地黄活血汤治疗组,通过生化、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虫草地黄活血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血脂、内皮素水平等,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虫草地黄活血汤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与新生儿胃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及其所产新生儿胃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其HBsAg、HBeAg进行检测。结果100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100例新生儿共有35例胃液HBsAg或HBeAg阳性,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31.00%,HBeAg总阳性率为14.00%,HBe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胃液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55.56%,与单纯HBsAg阳性组和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与孕妇血清HBV病毒携带状态,尤其是HBeAg密切相关,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尿黄3天,于1998年7月27日收住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发病前3个月曾检测乙肝病毒标志阴性。体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肋下2.0cm,质地韧,脾未触及。肝功能检查:ALT500U/L,AST258U/L,TBIL116.2μmol/L,蛋白定量(ALB):42g/L,碱性磷酸酶(AKP):30U/L;蛋白电泳检测正常;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均正常;抗-HAV-IgM( );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全部阴性;抗-HCV(-);HDAg( );抗-HD(-),以上均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抑癌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S398组(NS组)、SB203580组(SB组)、SB203580和NS398共同作用组(SBNS组)以及溶剂对照组(DMSO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药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应用FCM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P-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药物作用于SGC-7901细胞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抑制细胞增殖.COX-2蛋白表达SB组、NS组和SBNS组明显低于CON组(P<0.01);SBNS组明显低于NS组和SB组(P<0.01或P<0.05).P-P38MAPK蛋白表达SB组明显低于CON组(P<0.05);而NS组和SBNS组明显高于CON组(P<0.05).结论 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P38MAPK是COX-2的上游激酶,可上调COX-2的表达,COX-2可能对P-P38MAPK有负反馈调节作用.P-P38MAPK活化后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的终效应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随机选择的40例健康成年人的VEGF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VEGF水平(16.26±1.98)μg/L显著高于正常成年组(10.87±1.9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随TNM分期进展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低分化NSCLC患者血清VEGF含量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诊断、转移、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是MHC限制性的重要的免疫监视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功能。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之一是通过CTL表面的Fas配体与靶细胞膜上Fas分子相互作用,交叉连接细胞内的“死亡位点(Death Domain),从而激活细胞凋亡的信号,导致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是DNA双链在小体联接子部断裂,形成寡核小体DNA,这一特征可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将生物素化的dUTP标记至3-羟基末端,该生物素与亲合素特异性结合在DNA断裂部位,通过显色剂,标记出凋亡细胞。这是一种简易而准确的识别调亡细胞的形态学方法。本文应用这一方法,对人CTL杀伤胃癌细胞株,使之调亡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临床手术切除43例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COX-2、hMLH1和hMSH2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及三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个位点的MSI状态;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胃癌及正常组织COX-2、hMLH1及hMSH2三种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43例胃癌中MSI总检出率为48.84%(21/43),五个位点的MSI检出率无显著差别。COX-2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43例胃癌中分别有8例和13例,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在MSI-H组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显著高于MSS组(P〈0.01);而在MSI-H和MSI-L组间以及MSI-L和MSS无差别。MSI-H组中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8例,且有7例胃癌同时出现hMLH1和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结论 在MSI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了hMLH1和COX-2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即表型遗传修饰)。MSI胃癌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高于MSS胃癌,提示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对于判断肿瘤类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